首页期刊导航|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蔡道基

双月刊

1673-4831

ere@vip.163.com;bjb@nies.org

025-85287052;85287053;85287036

210042

南京市蒋王庙街8号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Ecology and Rural Environment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原《农村生态环境》)系环境保护部主管、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5年,主要报道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动态与方向、理论与方法、科研成果与进展。是中文核心期刊(GCJ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CA、CABI、BA、BP、BD、UPD、GeoBase、ZR、EM、Scopus、AGRIS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两种四环素类抗生素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李影徐赵虎肖雪霞曹颖...
    691-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数农业用地土壤中抗生素含量在μg·kg-1水平,而μg·kg-1水平抗生素对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较少,因此开展 0(CK)、10、100 和 500 μg·kg-1土霉素(OTC)和四环素(TC)的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与CK相比,两种抗生素单一处理土壤pH均显著增加,速效磷(OP)含量均显著降低,且TC处理对pH的增长率和对OP的抑制率均显著高于OTC处理,仅 500 μg·kg-1 TC处理可溶性盐显著降低;单一OTC处理OP含量显著降低,有机质(OM)含量增加,多酚氧化酶(PPO)、脲酶(URE)和蔗糖酶(SUC)活性均显著降低;单一TC处理OP、OM和有效氮(AN)含量均显著降低,PPO和SUC活性均显著下降。(2)在单一OTC处理中加入低含量TC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OTC对土壤的毒害,以 10 μg·kg-1 TC+10 μg·kg-1 OTC处理综合缓解效果为最佳;而加入较高含量TC则增大OTC对土壤的毒性,且毒性随着OTC含量增加呈上升趋势,以500 μg·kg-1 TC+500 μg·kg-1 OTC处理毒性最大;各复合处理组PPO活性均被显著抑制,仅 500 μg·kg-1 TC+OTC复合处理URE活性被显著抑制。(3)土壤理化因子与土壤酶活性密切相关,pH是抑制土壤酶活性的关键因子。综上所述,在μg·kg-1含量水平,单一抗生素处理TC毒性整体高于OTC;低、高含量TC与OTC复合处理分别表现为拮抗作用和协同抑制效应。

    四环素类抗生素单一污染复合污染土壤理化因子土壤酶活性

    V5+和V4+在不同生物炭柱中淋溶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盛米雪闵祺王丽丽司友斌...
    700-7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炭对重金属离子有良好滞留作用,被广泛用作吸附剂来去除地表径流及地下水中的重金属。选用粒径为 0。80 mm的木炭和竹炭,通过柱淋溶试验探究V5+和V4+在两种生物炭柱中的淋溶特性,并分别研究钒价态、初始钒浓度、溶液pH以及有机酸种类和浓度等因素对钒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木炭和竹炭颗粒对V5+吸附较弱,而对V4+吸附较强。当淋溶液体积为 3 PV(PV为孔隙体积,60 mL)时,不同初始浓度V5+出流比(出流液与注入液浓度的比值)在两种生物炭柱中均达到 0。90 以上,表明V5+迁移性强,初始浓度对生物炭吸附V5+影响不显著。当淋溶液体积为 8PV时,初始质量浓度为5 mg·L-1的V4+溶液出流比约为0。90,而40 mg·L-1的V4+溶液出流比降低到 0。63 以下,表明随着初始V4+浓度增大,生物炭对V4+的吸附量显著增加。随着淋溶液pH升高,两种生物炭对V5+和V4+的吸附量降低,进而V5+和V4+溶液出流比增大,pH为 5。5 时V5+和V4+溶液出流比在木炭柱中分别为 0。88 和 0。58,在竹炭柱中分别为 0。83 和 0。53。当淋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草酸和柠檬酸时,高浓度有机酸能促进V5+淋溶,低浓度则会抑制淋溶。与草酸相比,柠檬酸对V5+在两种生物炭柱中淋溶的抑制效果更明显。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显示,生物炭表面主要为酸性含氧官能团,如羧基、羰基和羟基等,易与V5+和V4+络合沉淀。当溶液pH降低,生物炭表面酸性含氧官能团数量增加,从而显著促进生物炭对V5+和V4+的吸附固定作用。

    V5+V4+柱淋溶穿透曲线生物炭有机酸

    黄河干流甘肃白银-宁夏沙坡头段水体污染现状评价及源解析

    雷红平赵琳兴夏发长刘福田...
    710-7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查明黄河干流甘肃白银-宁夏沙坡头段水体污染现状,系统采集代表性水体样品 69 组,测定As、Cu、Cd、Zn、Pb和Mn浓度,分别采用重金属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估模型对 6 种元素污染特征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并结合研究区工农业分布现状,基于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解析主要污染源。结果表明,研究区水体中Mn超标,As、Cu、Cd、Zn和Pb达Ⅱ类水质标准;在空间分布上,各元素浓度从上游至下游呈逐渐上升趋势,且高浓度点位大都位于入河交汇处及下游邻近河段。重金属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水体属非常轻微污染水平,内梅罗综合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水体介于尚清洁状态到重度污染状态之间;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单元素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和多元素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属于轻微生态风险。As、Cu和Mn主要为工业源和自然源的复合污染源,Cd和Pb主要受农业源和工业源的复合影响,Zn主要来源于交通污染,人类活动是影响研究区水质的关键因素。

    黄河水体污染污染评价来源解析

    两种从场地调查数据中分离土壤环境背景数据方法的比较

    吴运金夏菲洋杨敏胡洁...
    718-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块土壤环境背景值在我国土壤环境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土壤环境背景含量数据可采用间接方法从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中分离获得。采用稳健正态概率Q-Q图法和标准阈值法两种间接方法,从研究案例数据和模拟数据中分离土壤环境背景数据,并对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进行比较分析。案例地块土壤钴(Co)含量数据呈现双峰分布,来源于两个不同总体。模拟数据M1 和M2 来源于背景数据(B)和非背景数据(N1 或N2),M1由B和N1 组成,两者之间重叠较多,M2 由B和N2 组成,两者之间重叠较少。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案例地块数据,利用稳健正态Q-Q图法和标准阈值法分离出的土壤环境背景数据之间差异较小,且与采用背景参考区法获得的土壤环境背景数据具有相似的统计特征。对于模拟数据,采用标准阈值法和稳健Q-Q图法都可以有效地从模拟数据M1 和M2 中分离出背景数据,两种方法分离出的背景数据之间及其与B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且模拟数据的不同重叠程度对分离背景数据的影响较小。但是由于采用标准阈值法分离出的背景数据与B更相近,且方法简单易操作,更适用于土壤环境背景数据的分离。该研究可为地块土壤环境背景数据的获取提供方法上的借鉴。

    土壤环境背景稳健正态概率Q-Q图法标准阈值法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