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农业科学
现代农业科学

陈东明

月刊

1005-4650

ljn129@163.com

027-62066519 87287364

430070

武汉市狮子山华中农业大学内

现代农业科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Bt和锐劲特复配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作用研究

    程治国丁咏梅李青陈振民...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稻二化螟初孵幼虫对锐劲特较敏感(b值>2,LC 50约为0.04~0.06 mg/kg),对Bt的敏感性则较差(b在1.4~2.0;LC50约为5~8 mg/kg),通过一系列的室内实验筛选出Bt和锐劲特不同组合对二化螟联合毒力效应在1:1至1:3的配比范围内具有较强的增效作用,且随着Bt所占份额的提高,共毒系数值有增加的趋势.结合田间药效和经济效益,选用Bt:锐劲特=1:1的配方,经田间小区实验结果表明:2%锐劲特·Bt制剂田间用量60 g/667m2、75 g/667m2、90 g/667m2处理22 d后的防效分别为:60.34%、67.73%、71.32%,高于对照药剂16 000单位Bt 50g/667m2处理样.对复配药剂进行毒性测定表明:2%锐劲特·Bt制剂属低毒类农药.

    Bt和锐劲特复配防治效果毒性测定水稻二化螟

    40%烟嘧·莠去津WG防除玉米田1年生杂草的效果

    周素香戴家平刘福海张永红...
    93-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0%烟嘧·莠去津WG2375-2875 g/hm2能有效防除玉米田1年生杂草.药后28 d,对狗尾草、稗草、马唐、青葙和鸭跖草的株防效达88.70%~92.3%,鲜重防效达92.9%~96.2%,对玉米安全性好,且增产效果显著.

    烟嘧·莠去津1年生杂草防效

    苏州地区食用菌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张青谢立群邓金花顾俊荣...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调查了苏州地区食用菌主要病虫害种类,其中害虫主要有多菌蚊、蘑菇黔虼蚤蝇等,病害主要有湿泡病、胡桃肉状菌、细菌性斑点病、蘑菇病毒病,生理性病害包括菌丝徒长、地雷菇等,并提出了苏州地区食用菌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综合控制技术.

    食用菌病虫害综合控制

    主要病害及倒伏对夏玉米产量影响的研究

    乔宏伟武月莲宋凤波张振东...
    100-101,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某省某地区198个玉米杂交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及病害的研究,并采用DPS软件对重要病害、倒伏率、倒折率与产量(小区干重)进行了相关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玉米品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黑粉病、小斑病、倒折率,其中倒折率是最主要的.

    玉米玉米病害倒伏产量

    水稻条纹叶枯病近年大发生原因浅析及防治研究应用

    朱训永
    102-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为媒介传播的病毒病.近年来在六合区连年大发生,其主要原因是与灰飞虱冬后基数大、带毒率高、感病品种面积大、栽培方式不同及防治方法不正确等因素有关;生产上制定了选用抗病品种、科学用药、加强预测预报、治虫控病和栽培避虫等防治策略.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原因防治

    永寿县小麦叶锈病的发生因素与防治对策

    张翠梅李剑锋
    104-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永寿县地处陕西省中西部,近年来小麦叶锈病有加重发生的趋势,造成小麦减产.通过对小麦叶锈病的系统调查,初步摸清了小麦叶锈病加重发生的原因.

    小麦叶锈病发生防治

    棉花立枯病防治

    古丽拜克热木·吾斯曼
    105-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枯病俗称棉花黑根病或腰折病,主要危害棉花苗.立枯病菌主要是寄生生活,也可腐生.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在土壤中形成的菌核可存活数月至几年.因此对棉花立枯病的防治是提高棉花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棉花立枯病真菌防治

    大规格罗非鱼养殖技术

    朱华平黄樟翰卢迈新高风英...
    107-109,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要从养殖条件、品种的选择、苗种培育、成鱼养殖模式以及饲料投喂、水质调控、日常管理和病害防治等综合技术方面总结了大规格罗非鱼养殖的方法和经验,供罗非鱼养殖者参考.

    罗非鱼大规格养殖技术

    论绿色畜禽产品养殖技术研究

    彭祖鹏柴瑞奎
    110-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人们对绿色畜禽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生产绿色畜禽产品将是今后畜牧业生产的主攻方向.因此,对绿色畜禽的养殖技术研究也至关重要.

    绿色畜禽产品养殖技术技术研究

    寒地桑蚕饲养技术

    沈毛弟王立志杨立军范娟...
    112-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寒地饲养桑蚕关键性技术进行了阐述.蚕卵催青温度保持在22℃、干温差2.5℃,到第5 d至孵化期,蚕卵保护温度为25~26 ℃,干湿差1~1.5 ℃;小蚕期饲养温度1龄适宜温度为28℃,干湿度为1℃,2~3龄适宜温度为26~27℃,干湿差1~1.5℃;大蚕饲养适宜温度23~25 ℃,干湿差2.5~3℃,室内空气流通、防止室内高温、多湿.在各龄期要精选良叶,稀放饱食,严格消毒防病,控制病原.该项技术的形成与应用,推动了寒地桑蚕业的发展.

    桑蚕收蚁饲养上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