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农业科学
现代农业科学

陈东明

月刊

1005-4650

ljn129@163.com

027-62066519 87287364

430070

武汉市狮子山华中农业大学内

现代农业科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麦秸全量还田旱育无盘抛秧单产700 kg/667m2群体指标及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李明安张德兵步学林陆瑞平...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麦秸全量还田旱育无盘抛秧的产量和效益表现,研究了扬粳4038采用麦秸全量还田旱育无盘抛秧技术实现单产700 kg/667m2的产量构成指标和群体控制指标,并集成了配套的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为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麦秸还田旱育无盘抛秧群体指标精确定量栽培

    玉米丰产节水灌溉技术研究

    王兰芸姜红霞王鑫
    87-88,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水资源贫乏.尤其是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水资源更少.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实施丰产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玉米产量,增加经济效应,试验玉米在盆栽试验条件下,采用回归旋转正交组合设计,建立了各生育期土壤水分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各生育期土壤水分影响玉米产量大小的顺序是灌浆期孕穗期拔节期开花期苗期,指出灌浆、孕穗期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关键期,其田间持水量分别不能低于49%、52%.通过计算机优选出高产玉米各生育期土壤水分条件的组合.

    土壤水分田间持水量节水灌溉

    晚茬小麦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葛胜童小云余媛
    8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早熟晚粳面积的扩大及后期用肥的增加,特别是直播稻、机插秧等稻作方式的迅速发展,扬州市水稻成熟期推迟、收获腾茬越来越晚,小麦迟播面积不断增大,给小麦生产带来一定影响.近几年来,通过对晚茬小麦进行跟踪田间调查和研究.初步形成450kg/667m2的高产栽培技术.

    晚茬小麦生育特性450kg/667m2高产栽培技术

    兴垦3号玉米在土右旗覆膜制种技术

    王学义张久英
    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了兴垦3号玉米在包头市土右旗覆膜制种技术措施及注意事项.

    兴垦3号制种父本母本隔离去杂去雄

    南方地区娃娃菜无公害栽培技术

    金雪荣宋泉华
    93,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要介绍了娃娃菜在南方地区的无公害栽培技术.

    娃娃菜无公害栽培技术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及其应用

    陆英燕
    9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常规施肥模式下磷、钾用量基础上的氮肥用量试验;氮、磷用量基础上的钾肥试验;氮、钾和密度的3个因素试验及优化施肥模式与常规施肥模式的对比研究,提出了优化施肥模式对提高氮肥肥效、增加玉米产量具有显著作用.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配方肥

    花生新品种连花6号的施肥与密度优化试验研究

    李敏吴占鹏
    9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正交回归旋转试验设计,对花生新品种连花6号开展密度和施肥试验,建立回归方程.利用计算机对回归方程寻优,得到密度、氮肥、磷肥和有机肥最佳效益实施方案,用来指导生产.

    连花6号施肥优化组合方案

    大豆大垄密适宜密度试验

    金立军
    9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大垄密不同品种、不同密度对大豆产量性状的影响,对今年选用的大垄密品种合丰47号、合丰50号(合99-718)、红丰11号进行密度试验,通过方程模拟得出红丰11最适合栽培密度为30.5株/m2,合丰47和合丰50的最适合栽培密度都是31株/m2.

    大豆大垄密密度产量

    生菜立体水培技术

    刘慧超卢钦灿
    100-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菜立体化的无土栽培即立柱栽培,是在不影响平面栽培情况下,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和太阳能,通过竖立起来的柱形栽培向空间发展,可提高土地利用率3~5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3倍,同时也提高了设施利用率,立柱栽培有基质培和水培两种形式,着重介绍了立体水培技术.

    生菜水培技术立体化

    早稻肥床旱育技术不同播种期试验

    黄柳色
    10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行早稻肥床旱育技术不同播种期试验,以探讨不同播种期对早稻的影响状况,从而进一步掌握适时播种期.

    早稻肥床旱育技术播种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