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扶名福

双月刊

1006-4869

361288@163.com;nit@nit.edu.cn

0791-8125956

330099

南昌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天祥大道289号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工程、环境工程、机电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及应用、工程管理及基础科学等领域内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工程实例等,旨在及时、准确地反映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最新进展及新技术应用,促进学术交流,为国家经济建设和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战"疫"中疫情防控舆论引导的责任与担当

    胡显
    1-4页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自我心理安全维护

    陈红
    5-8页

    重大疫情舆情引导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王诚德
    8-10页

    中国社会公共信任问题的伦理道德影响因子分析

    卞桂平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社会公共信任问题肇因有四:其一,是公职人员失职渎职、知行不一对权力公共性的僭越;其二,是从业者道德式微、唯利是图对市场公共性的僭越;其三,是文化发展产业化、媚俗化对文化公共性的僭越;其四,是社会风尚的物质化、人情化对社会公共性的僭越.中国社会公共信任问题生成的多元交叉复合性,决定其解决方案既要重视伦理规范的科学预制,更要夯实道德教化的实践基础,关键在于立足先进群体的引领示范,启蒙大众的道德主体性.

    中国社会公共信任公共性伦理道德

    五行与五德——管窥儒家人文思想之自然观内涵

    辛翀武立乾许旭峰
    17-2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常以目属木,鼻属金,耳为水性而口为土,舌为火性.然《说卦》传则以"离为木,兑为口."离卦为火性,兑卦属金性,如此则是眼为火,口为金.似与中医相悖,细究其矛盾背后实乃体用之异,眼兼木火,木为体而火为用;口兼金土,土为体而金为用.体用之说乃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核心所在.以易学自然观综合二者,可为儒家人文学说寻一天地自然之本体依据,以体用关系出发探究五德之自然观内涵,则可管窥中国传统思想天人合一之路向进程.

    五德五行自然观体用

    论道德与自由的关系——基于哲学史的分析

    姚云张睿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由和道德同为人必须拥有的两种对象,人有自由才可能进行选择,才能行动,才能生存于社会中,有道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因此,人同时拥有自由和道德才拥有了完整的人格.就它们之间的关系而言,总结中西方哲学史,主要有三种观点:自由受制于道德;自由等同于道德;自由与道德相统一.弄清二者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道德自由道德规范

    以水比德:中国古代核心价值观探究

    肖冬华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代核心价值观,受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水文化浸润,彰显出以水比德的鲜明特征:对于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古代先贤以水为枢,构筑起了"菽粟如水"的经济富足观与"源清流清"的政治生态观;对于社会层面的价值观,古代先贤以水为鉴,构筑起了"德流天下"与"平之法水"的"海晏河清"社会治理之道;对于个人层面的价值观,古代先贤以水为师,形成了奋进如水、谦虚如水、廉洁如水、容大如水的价值准则.

    水文化中国古代核心价值观

    阶层分化视域中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中国进路

    于波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阶层分化背景下,强化对阶层分化的整合、促进不同阶层之间的和谐,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从理论整合、利益整合、信仰整合、文化整合和话语整合等多个维度,探索主流意识形态对阶层分化的具体整合途径,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各个不同阶层中的说服力与吸引力,是新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提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途径.

    阶层分化主流意识形态中国进路

    中国科学现代化进程中政治与科技交互关系探析——以戊戌时期为考察对象

    尹晶晶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戊戌时期是中国政治发生转型时期,也是中国科技现代化进程发生转折的重要时期.维新派将西方现代科学揭示的自然规律作为政治改革的理论依据,并从中寻找现实途径.现代科技促使维新派认识到实现政治理想的渠道是建立学会以成群、用科技开民智,"群"与"智"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奠定社会基础.戊戌时期建立学会孕育中国科技体制化的萌芽,开启民智要求改革教育体制、废止科举制度、推动科技向民间传播.科技助力政治改革,政治理想推动科技发展新趋势,政治与科技在这个短暂的时期交互促进,折射中国科技发展的特殊路径.

    戊戌时期科技现代化政治交互关系

    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政工作融合的几点思考

    刘丽徐丰新周雅露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着红色文化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形态的永恒价值,其蕴含着崇高的理想信仰和革命精神、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价值追求、优良的革命传统和革命纪律等,是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和价值内核.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它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了原本性政治文化资源、本源性价值导向、文化自信的历史底蕴,增强了高校思政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路径体现在充分利用红色文化生动鲜活史实,打牢高校思政课堂主阵地,加强红色文化实践活动,着力红色校园文化建设,牢记革命初心使命和心路历程,扎实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等方面.

    红色文化资源高校思政工作创新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