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扶名福

双月刊

1006-4869

361288@163.com;nit@nit.edu.cn

0791-8125956

330099

南昌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天祥大道289号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工程、环境工程、机电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及应用、工程管理及基础科学等领域内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工程实例等,旨在及时、准确地反映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最新进展及新技术应用,促进学术交流,为国家经济建设和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面向可变设计域的并行协同拓扑优化方法

    肖人彬吴紫俊张彪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子结构法的自由度凝聚与反求,提高了模型的计算效率,也拓宽了结构设计的计算途径.本文基于子结构方法提出了可变设计域的并行协同拓扑优化方法.详细介绍了子结构自由度的凝聚与反求计算理论以及节点拼接方法,分析了设计域在规则与不规则的子结构划分下的自由度协调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子结构方法的设计域并行设计模型,提出了基于可变设计域的协同拓扑优化方法,并给出了宏观结构与子结构内各单元的灵敏度计算方法和变量更新策略.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子结构可变设计域协同拓扑优化设计框架,实现结构快速设计的同时,扩展了优化设计空间.通过悬臂梁结构的设计,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拓扑优化并行设计子结构

    鄱阳湖碟形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健康状况评价

    吴强朱志刚陈宇炜邹文翔...
    12-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鄱阳湖碟形湖浮游植物结构特征与水质健康状况,于2021 年3 月对鄱阳湖8 个碟形湖采集水样,分析鄱阳湖的水质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并对浮游植物进行功能群划分.研究区域内共检出6 门35 种浮游植物,优势种为鱼腥藻(Anabaena spp.)和栅藻(Scenedesmus spp.).研究区浮游植物可划分为 17 个功能群,其中A、D、J、MP、N、P、X1、X2 和X3 功能群出现频率较高,MP为优势功能群.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ORP、TDS、pH值、DO和NO3-N是影响鄱阳湖碟形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关键环境因子.基于传统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得出,各碟形湖TLI(∑)介于3~39.8 之间,平均值为17,说明碟形湖水质整体为贫营养状态;基于浮游植物功能群计算Q指数得出,各碟形湖生态指数值介于 1.24~4.44 之间,平均值为 3.79,说明鄱阳湖碟形湖水生态状况整体处于"好"状态.

    鄱阳湖碟形湖Q指数浮游植物功能群水质健康状况评价

    鄱阳湖流域河流营养元素和重金属来源及健康风险评价

    赵兰芝郭晓娟唐春戴云龙...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在鄱阳湖流域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采集的 678 个河水样品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内河流水体存在总氮(TN)、总磷(TP)和氨氮(NH4+-N)超标现象,高于Ⅲ类地表水标准.水体重金属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铜(Cu)、锌(Zn)、铬(Cr)、砷(As),均优于Ⅲ类地表水标准.主成分和相关性分析显示NH4+-N、TN、TP和Cr主要来源于农业和市政活动;As主要来源于自然风化;Cu和Zn主要来源于矿业开采和金属冶炼等工业活动,部分来源于农业和市政.5 条河流水质总体达到优良,水质指数(WQI)平均值均小于 50.成人和儿童的非致癌健康风险指数(HI值)均小于1,表明非致癌健康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内.成人和儿童的致癌健康风险指数(CR值)均低于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1×10-4),表明流域内河流不存在人体致癌性风险.

    鄱阳湖流域营养元素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来源分析

    鄱阳湖流域气象水文干旱时空变化及传播特征

    王萍根肖丽英宋世强凌铭...
    28-3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不同类型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传播性,对于面临严峻干旱形势的鄱阳湖流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标准化蒸散发指数(SPEI)以及标准化径流指数(SRI),结合游程理论和皮尔逊相关分析,研究了鄱阳湖流域气象、水文干旱事件的时空变化及其传播特征.结果表明,SPI与SPEI两种气象干旱指数在空间识别上具有相似性,均呈现东北部较旱的空间特征;从干旱年代变化上看,气象与水文干旱指数识别结果一致,均表现为1960s干旱程度较严重,1980s-1990s有所缓解,而 2000s又出现反弹,旱情加剧;水文干旱在干旱频次上少于气象干旱识别频次,但在平均历时和烈度上,水文干旱表现强于气象干旱;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的传播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春、夏传播时间短,秋、冬传播时间较长,干旱传播时间约为1~5 个月.

    干旱指数游程理论传播时间鄱阳湖流域

    基于核密度分析的江西省水库时空分布研究

    王旭磊刘惠英罗丽萍孙维坤...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江西省1950-2010 年水库数量数据,运用核密度分析法对水库工程的时空演变规律进行研究,建立不同时期水库空间动态数据库并对其进行功能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水库数量众多,总库容为335 亿m3,其中小型水库数量占比高达97.14%,大部分建于20 世纪50 至70 年代,新世纪建设的大部分为大中型水库;在空间分布上,位于赣江流域的占总数量的41%,位于赣北宜春市、上饶市和九江市的占比接近50%;水库早期主要用于防洪和除涝;80 至90 年代灌溉功能日趋显著.近年来,除防洪、灌溉和除涝等传统功能外,水库的城镇供水作用逐渐增强.研究结果可为江西省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利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并可为其他地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江西省水库时空演变规律核密度分析法空间动态数据库功能分析

    矮林作业的伐桩时间和留桩高度对芳樟生长及精油产量的影响

    肖祖飞陈中则李振魏希...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 年生芳樟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矮林作业的伐桩时间和留桩高度对其萌芽数、萌枝数、地径、萌枝长度、生物量、出油率等的影响.不同伐桩时间,芳樟萌芽数、地径生长量有显著差异,萌枝数、萌枝长度、冠幅、单株总鲜重、单株叶鲜重、单株小枝鲜重、单株主枝鲜重差异不显著;不同伐桩时间,叶片、小枝、主枝出油率差异不显著,但单株精油产量有显著差异,1 月底伐桩单株精油产量最高.留桩高度对芳樟生长和精油产量有显著影响.芳樟的萌芽数随留桩高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留桩20 cm萌芽数最多,各处理之间萌枝数差异不显著;地径随留桩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而萌枝长度和冠幅随留桩高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留桩 20 cm萌枝长度和冠幅最大;单株总鲜重、单株叶鲜重、单株小枝鲜重和单株主枝鲜重随留桩高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留桩20 cm生物量最大.各处理之间叶片出油率差异不显著,但单株精油产量差异显著,留桩20 cm单株精油产量最高.

    芳樟伐桩时间留桩高度生长精油产量

    5S rDNA在百合染色体上的定位及其联会特点研究

    肖孔钟李慧杨丽洁雷蕾...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FISH技术追踪不同倍性百合中5S rDNA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发现5S rDNA位点稳定位于3 号染色体长臂近端部.通过观察铁炮百合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联会配对特点,发现不同染色体联会特点不同,以5S rDNA重复序列为探针的FISH结果可发现铁炮百合3 号染色体上5S rDNA区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联会,这是5S rDNA能稳定在3 号染色体遗传的主要原因.

    百合减数分裂染色体5SrDNAFISH

    风化砂岩公路隧道渗流-应力耦合数值模拟

    黄春富曾开华骆禹锦李斯磊...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江西省宜春市宜遂高速公路风化砂岩高且隧道工程为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TS三维模拟了高且隧道的施工和开挖过程,将所得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比较,研究了渗流-应力耦合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比较了耦合与非耦合条件下隧道稳定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渗流-应力作用下,隧道稳定性受到明显影响,渗流主要发生在隧道仰拱和边墙处,各施工阶段断面孔隙水压力在拱底处最大,在拱顶处最小;对比非耦合条件,在耦合条件下隧道拱顶、拱底和水平收敛值均有所增加,孔隙水压力对不同岩性的隧道拱顶沉降有很大影响.

    山岭隧道风化砂岩渗流-应力耦合数值模拟

    CityGML三维语义模型的扩展及其在传统民居建模中的应用

    周俊国刘媛张金牡
    57-60,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CityGML3.0 对传统民居建筑进行三维建模时,在空间层次细节表达与关联属性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本文针对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把CityGML3.0 标准的LOD4 层语义模型扩展为LOD16 层语义分类模型,以增强对建筑部件细节的描述,并借助CGA语义规则实现中国传统民居的高精度语义分类建模.以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庙前镇中田村的一栋传统民居为实验,验证了扩展的LOD16 层模型在传统民居三维实体语义建模应用的效果.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LOD16 语义模型建模过程高效、便捷、代码重复率高,且细节分类可以无限延伸,层次之间具有可追溯性,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建筑三维建模过程中语义缺失的问题.

    民居建筑多尺度CityGML3.0语义分类三维建模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的研究进展

    唐刚周颖徐芳袁丹丹...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绿色储能器件被广泛研究,其储能性能主要依赖于电极材料.金属有机框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材料因其结构优势,被广泛用作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本文介绍了MOFs基电极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应用的最新进展,总结了MOFs基电极材料的优势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分析了MOFs基电极材料在超级电容器应用方面会面临的挑战,并对此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对近年来MOFs在超级电容器电极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综述,旨在为MOFs材料在超级电容器电极中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思路和方向.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金属有机框架电化学性能能量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