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扶名福

双月刊

1006-4869

361288@163.com;nit@nit.edu.cn

0791-8125956

330099

南昌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天祥大道289号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工程、环境工程、机电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及应用、工程管理及基础科学等领域内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工程实例等,旨在及时、准确地反映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最新进展及新技术应用,促进学术交流,为国家经济建设和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制度优势转化为制度自信的实践路径分析

    汪荣有朱毅
    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制度自信的实践路径是,通过推动制度细化、加强政策评估,实现制度优势向政策优势的转化;通过构建制度执行机制,提升执行主体素质,培育制度执行文化实现政策优势向治理效能的转化;通过效能比较和效能反馈,推进治理效能向制度自信的转化.

    制度优势治理效能制度自信实践路径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三维逻辑分析

    龙溪虎周建文周卫平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了完整清晰的共同富裕思想,蕴含着无比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共同富裕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本文深入分析了共同富裕的三维逻辑,有助于理解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路径,进一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三维逻辑

    英雄精神的主要内涵及培育路径

    韩桥生代玉玲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民族英雄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育时代新人具有深刻价值意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呼唤英雄、造就英雄、尊重英雄的时代.英雄精神的培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应引导广大学生认识英雄,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崇尚英雄,推崇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和伟大精神;捍卫英雄,揭露历史虚无主义的丑恶行径;学习英雄,运用典型教育法讲好英雄故事.培育英雄精神,有利于推动学生筑牢文化自信,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树立正确英雄观.

    英雄精神培育青年新时代

    劳动正义何以可能——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思想的考察

    唐土红陈文娟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对资本批判的最初尝试,初步形成从劳动解析人及其生活世界的深刻洞见.《手稿》中马克思以解构资本主义社会下异化劳动的非正义性,以严密的逻辑探究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劳动正义的可能性.深入探讨《手稿》中马克思的劳动正义思想,结合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现实,超越资本主义非正义的话语霸权,为实现美好生活提供理论支撑,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正义异化劳动

    新时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原则把握探析

    于波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提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实践效力,必须找准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在尊重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的同时,坚持科学真理与人文价值相统一、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相统一、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理性批判与现实建构相统一的原则.

    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原则

    积极逆境信念在大学生生活事件和手机成瘾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巢传宣徐婷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大学生生活事件与手机成瘾的关系,以及该关系是否受积极逆境信念的调节,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及积极逆境信念量表对374名大学二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手机成瘾检出率为24.87%,男生的手机成瘾倾向较女生高;大学生手机成瘾与生活事件呈中等程度的相关;大学生生活事件和手机成瘾的关系受积极逆境信念的调节.

    积极逆境信念生活事件手机成瘾调节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中国问题的理论价值及方法论启示

    胡显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在担任《纽约每日论坛报》海外撰稿人期间撰写的关于中国的十篇新闻通信稿,表明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处于西方列强压迫奴役下的近代中国的基本态度.十篇新闻通信稿中马克思恩格斯运用民族殖民地理论客观地分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近代中国革命形势和社会状况及中英关系和中英贸易等问题,驳斥了西方报刊传播的虚假信息.十篇新闻通信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前提和逻辑起点,其中所蕴含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对于中华民族坚定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闻通讯稿历史唯物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代国家意识的内容特征及其培育

    赵岳娜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意识作为国家和个人的精神纽带,是国家动员力、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基础.新时代国家意识包括主权意识、安全意识、利益意识、责任意识等基本内容,彰显出阶级性、政治性、民族性、发展性等主要特征.立足新时代,必须厚植"三爱"情怀树立国家意识,构建"三力"机制培育国家意识,利用"三化"实践强化国家意识,借助"三新"载体提升国家意识,从而全面增强国家意识,实现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

    新时代国家意识国家认同培育路径

    思政课隐性教育及其实践路径探析

    许金华
    43-4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隐性教育作为思政课显性教育的有效补充和有效支撑,具有教育目的隐匿性、教育手段柔和性、教学效果持久性等特征,有利于思政课亲和力的提升,有利于思政课教育本质的回归,也有利于思政课育人功能的实现.思政课隐性教育的实现,需要思政课教师树立思政课隐性教育意识,挖掘思政课隐性教育资源,拓展思政课隐性教育载体.

    思政课隐性教育思政课隐性教育

    奋斗幸福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重逻辑

    杨艳张赛清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奋斗幸福观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中国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奋斗幸福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引领力、统摄力;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促进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蕴含着价值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奋斗幸福观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