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扶名福

双月刊

1006-4869

361288@163.com;nit@nit.edu.cn

0791-8125956

330099

南昌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天祥大道289号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工程、环境工程、机电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及应用、工程管理及基础科学等领域内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工程实例等,旨在及时、准确地反映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最新进展及新技术应用,促进学术交流,为国家经济建设和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古代劳动教育思想研究

    贺超海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传统文化蕴含丰富而深刻的劳动教育思想.先秦时期,墨家奠定了古代劳动教育的基本架构,儒家开启了劳动道德化进程,道家主张道法自然、反对劳动异化,法家主张劳动是国家富强、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中国形成了以崇尚劳动、乐于劳动、勤劳勇敢和集体劳动为教育内容;以以人为本、有教无类、身体力行和教化渗透为教育原则;以耕读结合的学校教育、家风家训的家庭教育和言传身教的师徒教育为教育形式的传统劳动教育文化体系.通过梳理中国古代劳动教育思想,推动传统文化中劳动教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五育"融合,对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古代劳动教育文化体系当代价值

    "变"与"不变":中国式现代化的变迁历程与不变内核

    杨浩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历时性、共时性与即时性有机统一的过程,体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从历时性向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经历了与时俱进的变迁历程;从共时性向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呈现出一脉相承的演进特征;从即时性向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正确认识"变"与"不变"的关系,于"变"中锁定"不变",于"不变"中积极应"变".

    中国式现代化变与不变历时性共时性即时性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准化研究

    夏志红涂雪仁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准化成为其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必然.在大数据技术的助推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精准化育人能力欠缺、大数据平台建设滞后及数据安全和伦理困境等问题.为此,通过着力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数据中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大数据素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准化方法等,不断推动大数据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准化走深走实.

    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路径

    "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建设探析

    周银杏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建设对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其建设工作的重要性需要得到高校的充分认识.本文解读了"课程思政"的内涵及功能,并在分析"课程思政"建设中专业课教师如何处理好教书与育人之间的关系、专业课程如何融入育人元素、"课程思政"如何打破学科壁垒等难题基础上,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思政"相关教学建设、推进"课程思政"育人主体、平台与评价协同创新等方面提出了"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

    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业态开发适宜度评价研究

    许飞进徐海星彭雅慧熊子霖...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消费水平逐渐提升的当下,商业功能的植入已成为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与保护的基本手段,但在商业化开发过程中难免会导致发展模式趋同、商业业态相似的窘境.本文以南昌市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业态现状及社会媒体满意度评价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与大数据统计的方式对该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业态的开发现状进行分析,对其商业发展模式和商业化程度进行适宜度评价,并对其商业业态开发的适宜度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业态适宜度评价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水文化景观设计探究

    周卫平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何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打造乡村居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日益引发社会关注.由此,探析了乡村水文化景观设计的意义和价值,分析了乡村水文化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乡村水文化景观设计的方向建议.并基于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黄家村乡村水文化景观设计的成功案例,提出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提升中加强水文化景观设计,利用科学的景观设计方法,形成乡村水文化景观设计创新发展新态势.

    乡村振兴水文化景观设计

    网络社会中青年娱乐性偶像崇拜及其信仰娱乐化风险

    刘又嘉刘剑锋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网络社会中,娱乐性偶像崇拜取得了很好的信仰传播效果.一方面,从青年的心理需求及其满足变迁来看,网络社会中的娱乐性偶像崇拜使青年的多种需求(包括"自我意识"矛盾冲突缓解的需求、认同与归属的需求、责任感与使命感的需求、话语权与社会参与的需求)得到了更深层次满足.另一方面,从信仰机制方面来看,网络社会中的娱乐性偶像崇拜实现了三个重要环节(即信仰的理论确证、情感体验、行为追求)的全面公开化、群体化和规模化,且具有强大的传播效应.与之相伴,青年信仰娱乐化风险不断凸显,需要基于青年需求适当调节,并以有效引导为出发点与着力点寻求其风险问题的对症解决之道.

    网络社会青年群体偶像崇拜信仰风险

    媒介系统嵌入社会治理:源流、实践与媒介化取径

    陈华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社会信息系统的基础和文化生产的重要路径,媒介在社会结构中的功能角色和价值定位受社会思想、文化体系及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之相应的是,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中社会治理的主要面向及结构呈现出不同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媒介系统始终是国家与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大众传播到网络传播再到数字时代的智能传播,技术变迁视域下媒介与社会治理的关系大致经历了"意识形态层面的政治动员——思想文化层面的社会启蒙——社会结构层面的媒介化治理取向"三重演进.本文从媒介与社会治理关系的源流与实践过程出发,以媒介化为现实面向,强调媒介化治理需要充分整合媒介与社会诸系统的互动结构,将技术、媒介融合、文化变迁等多重现实因素纳入社会治理结构转型的现实考量,建构系统性、整体性的媒介化治理体系.

    媒介化媒介化治理社会治理媒介动员

    青年流动务工者的媒介使用与身份认同研究

    李镓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数字原住民的青年流动务工者将媒介嵌入陌生城市环境的适应行动,以媒介化互动和数字化交往对抗流动性风险及身份认同困境.研究通过对23 位流动务工者的深度访谈及"三和青年"线上群的非参与式观察,发现青年流动务工者多基于媒介技术赋予其身份构建的自主性,建构媒介化为导向的社会关系网络作为其在城市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本.媒介使用帮助其维护原有的强关系、开拓新的弱关系,通过抱团取暖找寻"共同体".在借助多元自我呈现增强现实认同感的过程中,部分青年流动务工者的宣泄型"伪社交"、唯利价值观加剧了其身份认同困境.

    青年群体流动务工者媒介使用身份认同

    南非小说《小太阳》中的"跨语际性"特征探究

    雷静张佳伟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非作家扎克斯·穆达的小说《小太阳》,主要是以南非土著族群视角审视战争矛盾(1879-1912)带来的社会变革.本文运用"跨语际性"理论分析了《小太阳》中的语言特点及其表征.研究发现,该小说通过使用多样的语言形式以及多种翻译方法,呈现了"跨语际性"的三大内涵,即抵制性、变革性和包容性,独具一格地体现了尊重土著居民生存权的意图,并且彰显了该群体独特的土著身份."跨语际性"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扩大了其理论研究范畴,为重新解读后殖民小说的主题意涵提供了新路径.

    跨语际性抵制性变革性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