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方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方经济
南方经济

王珺

月刊

1000-6249

nanfangjingji@126.com

020-83870960

51061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369号

南方经济/Journal South China Journal of Economics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学术理论刊物。剖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反映经济运行状况,传递经济政策信息,交流经济理论研究的学术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罗必良
    1页

    提升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邹新月
    2-4页

    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指向

    白国强
    4-5页

    提升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

    傅元海刘和健
    6-8页

    提升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黄新飞
    8-10页

    以大科学装置触发形成新质生产力

    李凡
    10-11页

    经济增长压力下"能耗双控"政策会加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南北分化吗?

    张哲白雪洁
    12-2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严格的环境规制会倒逼北方地区通过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缩小南北差距,还是诱发了经济增长压力下地方政府的保增长动机,反向加剧了南北方地区的绿色发展差距?文章使用地级市数据细化分析精度,并以2011年制定的"能耗双控"政策为冲击,使用双重差分法探究了"一刀切"式的环境规制政策对于区域协调发展与绿色转型的影响.文章研究发现,"能耗双控"政策实施后,南北方地区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差距显著扩大,并且经济增长压力的上升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分化趋势,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文章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两个视角进行了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政策实施后,产业结构高级化、高技术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和绿色创新的分化是导致南北方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经济增长压力的存在会通过放大南北方地区在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方面的差异,引致南北方地区间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文章的研究结论为"双碳"目标下环境规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经验证据,基于不同地区差异化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制定因地制宜的发展政策,更有利于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和协调发展.

    能耗双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压力南北差距

    纵向产业结构、价格指数背离与南北经济差距扩大

    赖华侹刘定
    3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协调发展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南北经济差距呈现分化态势,无疑会对我国经济社会带来不利影响.文章梳理了纵向产业结构、价格指数背离、南北经济差距扩大之间的传导链条及作用机制.实证发现,价格指数背离在纵向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纵向产业结构中,上游产业占比越大,价格指数背离幅度越大,而价格指数背离又会抑制地区经济增长.模型机制分析表明,在纵向产业结构下,由于上下游产品生产中本地要素所占比例的差异,进口要素价格冲击对下游本地要素具有更强的"挤入效应",推高下游总成本进而遏制CPI下降,致使CPI降幅小于PPI,形成价格指数背离,进而抑制偏重上游产业的北方地区产出增长."反事实"模拟表明,纵向产业结构增强进口要素价格对下游本地要素的"挤入效应",加剧价格指数背离.由此可见,纵向产业结构增大地区价格指数背离幅度,加深对偏重上游产业的北方地区经济抑制,最终加剧南北经济分化.

    纵向产业结构价格指数背离两阶段生产DSGE模型南北差距

    中国南北经济分化的再考察——经济均分线移动与增速贡献分解的双重视角

    罗津孙雅慧李悦
    5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南北方经济差距视角探究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表现、特征与成因.文章提出"南北经济均分线"反映南北差距动态变化,发现均分线大致在南京—上海一带徘徊,但其位置在2000-2013年缓慢北移、2013年后则迅速南移,进一步分析发现当前南北方经济差距已超过东西部经济差距且尚无收敛趋势,已经成为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主要来源,因此必须深入探寻南北经济差距在2013年后出现趋势转折的原因.从区域-产业归因角度而言,文章创新性地提出增速贡献分解模型将南北经济总差距在产业和区域层面进行分解.发现南北经济差距在区域维度表现为"东北失速-失速现象扩散-区域经济分化"的发展规律,在产业维度表现为"工业失速为主-各行业普遍失速"的演化特征.为说明上述现象的产生原因,文章构造包含要素投入、技术进步、地域差距、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五大驱动因素的经济增长框架,对南北方分别进行门槛分析,结果表明北方地区经济增长模式在2014年发生转折,转折点后北方产生投资增速下降、劳动力外流、人力资本弹性降低、地域不平衡性增大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可能是南北差距的主要诱因.最后,文章针对上述复杂因素提出政策建议.

    南北经济分化经济均分线增速贡献分解

    "杯水车薪"抑或"雪中送炭"——低利率环境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

    张小宇黄沁怡
    7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应对内需不足的内部环境和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我国货币政策仍将保持低利率状态,然而低利率环境下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究竟如何是政策制定者的核心关切.现有对于低利率环境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大多集中于发达国家,缺少对于当前中国情景下的深入探讨,而且局部投影模型尚未应用于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研究.本文首先构建理论框架系统性分析了我国高、低利率时期货币政策的作用机理,然后基于状态依存局部投影模型定量分析了我国高、低利率时期货币政策的时变效应.研究发现:(1)我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冲击无论在高、低利率时期均能有效提升产出,从而实现预期的调控效果.(2)我国暂未陷入"流动性陷阱",低利率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冲击对产出、投资和消费的效应会增强,货币政策确实能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常规货币政策尚能有效刺激消费和投资意愿,进而拉动总需求.(3)高杠杆会增强低利率时期产出和投资对扩张性货币政策冲击的响应,但会削弱消费的响应,这是因为高杠杆促使企业减少用于缓解日常运转的资金,增加用于长期投资的资金,高杠杆还会增加居民房地产投资,增强流动性约束,从而挤占居民消费.文章结论为优化货币政策有效性,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效果提出建设性政策建议.

    低利率非线性局部投影状态依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