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方论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方论刊
南方论刊

黄国琪

月刊

1004-1133

nanfanglunkan@vip.163.com

0668-2910312

525000

广东省茂名市油城五路28号大院5栋

南方论刊/Journal NANFANG LUNKA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改革开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成就和经验,研讨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有关问题,刊物力求融思想性、政策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主要面向各级党政机关、各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各大、中、小学教师,广大社科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形成新型生产关系——从《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出发

    张浅
    3-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在文章中,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做了科学的分析,表明了改革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解决的重要作用.学习文中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相关论述,能够为今天处理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的矛盾提供理论滋养,并启示我们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形成新型生产关系,可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

    新型生产关系全面深化改革《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新质生产力

    文化形态学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研究

    牟惠嫄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形态是既定历史阶段文化发展呈现出的形式和样态,反映社会形态中蕴含的精神特质.按照斯宾格勒对于文化形态学的原初定义,文化形态在历史性层面呈现出基于历史实践而形成的动态变迁,在共时性层面表现为基于区域文化差异而带来的发展形态差异,以共生为价值追求.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特征与侧重,是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形成的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影响力的新文化,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按照文化形态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尊重文化实践性、坚持文化主体性、承认文化多样性是把握文化形态"演进""差异""共生"三重逻辑的应有之义.

    文化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文化思想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研究

    方珈瑶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的产生推动了我国在生产力层面深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与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的历史与实践逻辑相一致,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在新质生产力的视角下进一步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践,需要完善宏观治理、加快核心科技发展、推动产业绿色升级.同时,这也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引领全球环境治理与环境正义、拓展世界现代化发展新方向上所具有的重要时代意义.

    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机制研究

    周玉祥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新的历史时期,数字经济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数字经济自身的特点与优势能够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同时,作为新形势之下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赋能者,数字经济也能在制造业、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不同领域践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在未来以数字经济为抓手,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当进一步发挥数字经济在推动实体经济升级,提高发展普惠程度,引领创新,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以及推进产业融合等方面的作用.

    数字经济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发展

    坚持"两个结合"必须处理好的重大关系

    唐小双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两个结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奋斗历程,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经验总结.坚持"两个结合"必须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个别结论的关系,正确理解二者的区别和联系,自觉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实践;必须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的关系,自觉将二者有机结合;必须处理好中华传统文化中精华和糟粕的关系,正本清源、激浊扬清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脉;必须处理好魂脉和根脉的关系;必须处理好守正和创新的关系,在守正的基础上推动方式方法形式体制机制等的创新;处理好"第一个结合"和"第二个结合"的关系,使"两个结合"结合好.

    "两个结合"重大关系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成逻辑、比较优势及时代价值

    冯凯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一种创新的民主形式,它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显著特征,是党领导人民走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它根源于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民主的不断探索,是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中国化的产物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迫切要求.作为中国式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弊端,是以人民而非少数人为中心,全过程而非阶段性,实际上而非形式上的民主.它是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继承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遵循,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中国方案.

    全过程人民民主生成逻辑显著优势时代价值

    坚持"赋能"和"减负"双向发力不断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改革

    黄建宏江梓瑜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了一系列社会治理体系改革举措.这些举措可用"赋能"和"减负"逻辑来加以总结.赋能逻辑就是通过基层党组织整合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家庭、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及时反映老百姓利益诉求,为老百姓提供更加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实现基层社会问题和矛盾不上交.减负逻辑就是从市域角度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将不适合在基层社会解决的问题和矛盾相应地提升治理层级,通过不同治理层级的力量联调、联治、联创以及多层次、全方位的手段破解社会难题,为基层减负.

    社会治理体系赋能减负

    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以珠海为例

    王静田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作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推动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成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机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其次,以珠海为例,探讨珠海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与挑战.最后,提出珠海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珠海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新质生产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与路径探析

    雷琪琦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生产力,相较于传统生产力具有高效能、可持续性、高质量等特征.注重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有助于提高经济发展效率,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又有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实现共同富裕.文章按照"理论分析-背景探究-关系研究-路径挖掘"的思路分析新质生产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总结新时代通过发挥政府职能,优化市场环境;增加科研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人才储备等方式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

    新形势下推进茂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以茂名特色示范墟标准化建设为例

    朱雄文刘夏菁劳迎春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茂名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地情农情,把实施"百墟千村振兴计划"作为落实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重要举措,打造"墟名片",建设特色示范墟,推动县域经济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六个示范墟建设如火如荼,蹚出一条可复制、可借鉴、可持续发展的茂名乡村振兴新路子,不仅赋予"墟"经济内涵,更以"墟"文化赋能乡镇经济发展.本文从茂名特色示范墟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发展问题,提出四方面的建议.

    新形势茂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