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方论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方论刊
南方论刊

黄国琪

月刊

1004-1133

nanfanglunkan@vip.163.com

0668-2910312

525000

广东省茂名市油城五路28号大院5栋

南方论刊/Journal NANFANG LUNKA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改革开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成就和经验,研讨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有关问题,刊物力求融思想性、政策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主要面向各级党政机关、各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各大、中、小学教师,广大社科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校基层党团组织工作品牌化创建及提升路径研究——以某"双一流"高校院系学习品牌活动创建为例

    喻凯
    6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团建工作品牌的打造也是凝聚广大青年学生的重要抓手.新时代背景下,创建高校基层党团组织工作品牌是发挥立德树人的有效载体,是强化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力途径.本文以某"双一流"高校院系学习品牌活动创建为例,探索高校基层党团组织工作品牌化创建的实践路径.

    高校基层党团组织工作品牌化创建"双一流"高校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党的领导力

    王亚航张向前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研究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特征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从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四个方面来解释党的领导力这一概念.把握党的领导力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辩证关系,发现党的领导力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党的领导力提升提供精神支撑,二者相互促进、互为条件.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党的领导力辩证关系路径

    孔子"为政以德"思想对修好共产党人"心学"的现实借鉴

    郭姿漪宋超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时代之变基础上创造性提出修好共产党人"心学"这一重大命题.新时代共产党人"心学"是以党性铸造精神灵魂的修德之道.孔子"为政以德"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分析孔子"为政以德"思想中蕴藏的理论内涵,可以提炼出"德与位"的政治合法性、"德与民"的民本理念、"德与政"的伦理表率,这与新时代共产党人"心学"正心修身、锤炼党性的政德修养是一脉相承的.通过挖掘孔子"为政以德"思想中蕴含的"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等价值追求,可以为新时代共产党人修炼"心学"提供有益实践启示.

    为政以德道德表率党性锤炼共产党人"心学"

    我国外国人永久居留制度研究:现有立法挑战与对策

    张钧瀚
    77-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我国外国人永久居留制度的现有立法挑战及其对策.通过对我国外国人永久居留制度的法律规定和所面临挑战的分析以及与其他国家移民法律体系的比较,揭示了我国在申请审批条件、管理事项、社会融入机制等方面的不足.同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和建议,包括调整申请条件、建立积分制人才评估体系以及完善社会融入机制等,旨在提高我国对外国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进一步促进开放型经济建设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外国人永久居留制度法律法规挑战对策建议

    人工智能辅助量刑的风险与规制

    郭碧娟热依拉·斯迪克
    80-81,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智慧法院建设的推进,人工智能量刑辅助系统成为关键要素.该系统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辅助量刑决策,旨在提高量刑的公正性和一致性.从算法的功能定位出发首先要明确人工智能辅助量刑的辅助型定位.在算法歧视、数据偏差等风险下,人工智能量刑现实应用中面临对司法权威、公正性及透明度的挑战.因此应当平衡算法依赖与司法自主性、建立有效量刑模型及增强监督与评估机制,以确保人工智能量刑的合法、合理与公正应用.

    人工智能辅助量刑算法规制

    整合式引领:社区党建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治理实践

    邓欢孔卫拿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党建随单位制的解体而逐渐兴起,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提出以来,在基层社会中社区党建工作便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治理实践高度融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从管理到治理的模式转向和执政党时代化的政治方向是社区党建引领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治理实践的三维逻辑."整合式引领"意味着社区党建在资源链接、主体整合和生态重构三个方面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治理实践.坚持党在社区治理方面的领导地位不动摇,继续拓展完善居民参与的平台渠道,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优化服务型社区党建生态,社区党建方能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赋能.

    整合式引领社区党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治理

    数字化背景下开放大学赋能老年人权益保障路径研究——以广东省东莞开放大学为例

    袁丽红李闯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数字化与老龄化"共振"成为时代的新特征和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开放大学作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新型高校,主动作为大力发展老年教育,赋能老年人权益保障.文章从数字化背景下老年人权益保障的价值出发,进一步论述数字化背景下老年人权益面临的挑战,最后对数字化背景下开放大学赋能老年人权益保障的路径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让老年人享受数字技术发展的红利,打破"数字鸿沟"拥有使用数字技术的获得感.

    法学权益保障开放大学老年人数字化

    总分馆服务体系下地方文献工作发展路径探析

    莫怡丹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地方文献工作在这一体系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文章着重分析了地方文献在图书馆馆藏中的地位,影响地方文献工作发展的主要因素,图书馆总分馆建设为地方文献工作带来的一些便利,最后探讨了总分馆服务体系下地方文献工作创新发展的路径问题.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地方文献

    "他者"视域下中国形象塑造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以BBC纪录片《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为例

    倪盈
    92-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今,如何有效塑造和传播中国形象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以纪录片的方式去呈现国家形象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但传播和塑造中国形象的纪录片大多是以"本我"视域为主,让中国人来讲中国形象能使国内观众有高度的认同感,但对国外观众来说则缺乏认同感.因此,以"他者"视域为主来传播中国形象十分重要,本文以BBC纪录片《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为例来分析"他者"视域下的中国形象和跨文化传播策略并提出如何有效塑造和传播中国形象.

    "他者"视域中国形象传播策略

    场域理论视角下茂名"好心文化"的传承机制研究

    罗亚女吴坤红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乡土品牌文化是与乡村特定场域相联系的代表性文化,传承状况体现地方文化的自信程度.本研究以布迪厄场域理论为理论分析框架,分析"好心文化"传承逻辑结构,结合茂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剖析当下"好心文化"传承的现状、传承各主体持有的资本、权力和行为惯习,探索"好心文化"传承场域变化的内在原因和传承机制.研究发现"好心文化"存在文化资本自身输出不足、社会资本转化功能较差、经济资本转化能力较弱等问题.在场域理论指导下,各行动主体可基于茂名发展状况和问题视角,系统构建符合茂名发展的"好心文化"传承机制,促使"好心文化"传承与茂名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

    "好心文化"传承机制场域资本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