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方论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方论刊
南方论刊

黄国琪

月刊

1004-1133

nanfanglunkan@vip.163.com

0668-2910312

525000

广东省茂名市油城五路28号大院5栋

南方论刊/Journal NANFANG LUNKA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改革开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成就和经验,研讨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有关问题,刊物力求融思想性、政策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主要面向各级党政机关、各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各大、中、小学教师,广大社科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阶级研究:以《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为范例

    王夕萍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一部凸显马克思阶级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在相互成就过程中各自发展成熟的经典名篇.从文本著述来看,马克思并没有专门论述阶级思想的具体著作,而是通常以无阶级字眼的写法展示阶级意蕴.因此,马克思关于波拿巴巧取政权背后阶级情势之剖析所包含的丰富的阶级思想就显得难能可贵,主要体现为,初具唯物史观历史与现实视野的马克思摒弃了以往的革命乐观情绪,深化了对资产阶级政治解放局限性的理解,拓宽了人之解放的康庄大道.

    唯物史观阶级《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与新时代青年传承传播中华文明——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分析

    梁沣明
    37-3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阐明精神生产理论的重要著作,从逻辑理路分析可知其中涉及三个特性,蕴含着关注现实的"人"所体现的人民性,警示着全过程必须是与时俱进的革命性,明确指出根本实现途径是实践性的.精神生产理论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理论成果,对今天推进中华文明的传承传播发挥了重要指导意义.新时代青年是民族和国家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时代课题要求青年思考如何用好精神生产理论,将理论工具转化为实践动能,传承好和传播好中华文明,助推中华文明走进人民群众心中、走向世界民族之林.

    《德意志意识形态》精神生产理论中华文明新时代青年

    探析马克思主义中的人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姜佳楠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马克思主义的阐释史中,曾一直存在着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相对立的观点.笔者认为马克思思想中的人本倾向一直贯穿于其理论的构建之中,这一倾向主要来源于对费尔巴哈人本学说的批判继承,并在马克思早期所提出的异化劳动理论中突出表现.本文将通过阐释马克思不同时期著作中人本思想的具体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中人本思想的合理性进行辩护,继而探讨当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层面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人本思想唯物史观异化理论

    解码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性成就

    连通孙逢晗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诉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发展各个时期为之奋斗的根本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在每个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及实现方式,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新时代我国坚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并取得历史性成就,其成功密码在于: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构成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动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直接引领人的全面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人的全面发展开拓新空间.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强大根基,对于推进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和人类社会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

    历史、理论、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下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的三重逻辑

    刘赟方赛
    47-49,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枫桥经验"所蕴含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和社区矫正制度下社会力量的参与具有要义相承、靶向一致和价值契合的高度统一性.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历史逻辑是"枫桥经验"历经改革开放、南巡讲话和新阶段与时俱进、历久弥新的具体诠释;而理论逻辑继承和弘扬了以人为本的人民思想、传统法治的文化理念,深度契合了我国宽严相济的政策规范,具有深厚的法理根基;也正是由于秉持了"枫桥经验"的时代理念,才展开了主体性、规范性、专业性和效率性的实践逻辑图景.

    枫桥经验社会力量参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政府主导的乡村养老建设研究——基于S县的实践

    潘文泉汪玲张思嘉徐碧琴...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口老龄化和乡村振兴背景下,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在养老问题上面临巨大挑战,也迎来战略机遇.当前乡村养老面临养老负担沉重、社会观念阻碍、社会参与不足和政府引导缺位等现实困境.S县的实践经验表明,应当明确地方政府在乡村养老建设中的主导地位,统筹规划,培育社会养老服务组织,明晰对象,精准施策,建立多方参与的社会养老机制,进而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乡村养老建设局面.

    乡村振兴乡村养老老龄化社会政府主导

    本然·实然·应然:新时代乡村生态振兴的三维探析

    宋子昂上官文慧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新时代乡村生态振兴事关乡村振兴战略的质量和进度,是深入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新时代乡村生态振兴是兼顾"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和农业强国建设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论证,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新的可持续发展思路.面对"两个大局"的同步交织和深刻变化,乡村生态振兴面临着如何科学回答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种种挑战.新时代如何深化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如何化解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难题,成为了我们当今必须要面对的时代课题.

    新时代乡村生态振兴本然阐释实然困境应然路径

    实然与应然:发达地区驻村第一书记嵌入农村基层治理的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

    蒋铱宁邓乐黄欣怡
    58-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村基层治理的背景下,中央下发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对农村基层治理具有弥补空缺、引入资源、优化关系、协调上下等突出意义.基于发达地区C市Y村和L村的调研分析发现,农村还存在着政策落实与群众响应的冲突、顶层设计与现实需求的失衡、效力发挥与激励保障的摩擦等困境.因此,在国家选派第一书记嵌入农村基层治理的应然之义下,多方应整合治理力量,增强主体责任,确保第一书记有效发挥实然之举,进而消解其嵌入农村基层治理的结构性困境,推动农村基层治理走向善治.

    第一书记基层治理困境优化路径

    乡村振兴视域下易地搬迁政策成效与脱贫成果巩固进路

    杨正美闫思彤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巩固易地搬迁安置区脱贫成果,稳定消除返贫风险是有效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贵州省K市易地搬迁工作成效显著,安置区内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社区治安好,人居环境靓.不过因为群众参与缺位、社区治理失序等导致仍存在搬迁户内生动力不足、政策原则与实践逻辑偏离等问题.为巩固拓展易地搬迁成果,文章从政策引领、经济奠基、思想变革、社会兜底联动四个维度并结合乡村振兴视角来探索后续发展路径.

    乡村振兴易地搬迁脱贫成果巩固有效衔接

    新时代十年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历程及重要成就

    王萍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探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历经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生态文明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注重民生;从"美丽中国"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征程.新时代十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环境治理取得重要进展、生态系统保护成效明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绿色能源和低碳发展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国际合作展现大国责任担当.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美好生活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