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方论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方论刊
南方论刊

黄国琪

月刊

1004-1133

nanfanglunkan@vip.163.com

0668-2910312

525000

广东省茂名市油城五路28号大院5栋

南方论刊/Journal NANFANG LUNKA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改革开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成就和经验,研讨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有关问题,刊物力求融思想性、政策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主要面向各级党政机关、各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各大、中、小学教师,广大社科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看"两个结合"的理论内涵

    翟子懿范璐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两个结合"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是"两个结合"的结晶,"两个结合"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从"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感悟"两个结合",阐释"两个结合",有助于深化对"两个结合"深远意蕴的认识.

    以人民为中心"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物化""物象化"还是"对象化"——马克思物化理论的再思考

    陈雨张炳旭
    38-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中,"物化"一词引发学者关注甚多,确切地思考其概念很有意义,研究成果也颇多.将"青年马克思"的"异化"概念的意义作比较可以发现,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不断发展取决于对"物化"的提问甚至观点的质疑.对象化基于主体,是主体本质外化客体化的过程,看似不同又息息相关,物的社会化日趋明显.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从分析马克思文本中的"物化"一词入手,思考马克思的物化概念,这对于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重要思想的理解更有意义.

    物化物象化对象化马克思

    青年马克思对黑格尔主奴关系思想的批判与超越——重温《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邓建华熊谷子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了批判.主奴关系作为黑格尔辩证法的重要内容,对马克思《手稿》的撰写产生了特殊的影响.在《手稿》的文本中,青年马克思实现了对黑格尔主奴关系思想的批判与超越,主要体现在揭露黑格尔意义上人与人之间"虚假的承认",确立以劳动为基础的真实的承认;克服黑格尔忽视社会经济关系,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完全消解主奴关系的错误观念,揭开了拜物教的神秘面纱;指出资本主义条件下物对人的统治局面,并找到消解主奴关系的现实路径,将其诉诸于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

    主奴关系自我意识异化劳动商品拜物教共产主义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研究对象、学科视野、核心范畴的思考(下)

    方绪银葛翠茹李梓萌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要构建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心学体系,就必须强化学科意识、厘清其研究对象,强化学科视野、明确其研究内容,确立核心范畴、建构其话语体系,在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性修养、党性教育系列论述的思想、理论、学术和历史内涵的基础上,以心学的视野和"第二个结合"的方法,着重围绕"中国梦""共产党人的初心""四个自信"三大原创性、标识性概念进行原理化、体系化的阐释,努力揭示习近平总书记"怎么思考"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重振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怎么思考"让党员干部始终"永葆初心"、坚定信仰信念,做好习近平总书记相关系列论述的"集成"和"总装",并依据其内在逻辑理路加以阐述和展开,从而形成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新时代共产党人"心学"理论和方法体系.

    共产党人的心学体系化研究对象学科视野核心范畴

    模式移植:县域社区网格化治理的运作逻辑与实践反思——以山东省P县M社区"精品网格"为例

    李崇琦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经验"的示范效应下,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县域社区普遍推广.然而,学界并未回应与反思这一"治理模式移植"的可行性.本文以山东省P县M社区为案例,聚焦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县域特质,探讨县域社区移用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困境与张力.研究发现,县域社区的传统治理逻辑与理性科层制之间存在冲突,二者均无法保持自身的"完整性".社区的"生活逻辑"被切割、重塑,行政权力亦难以实现其改造社会的初衷.推进县域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仍需理论和实践部门的接续探索.

    县域社区网格化运作逻辑现实困境模式移植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机理、理论阐释与实践向度

    朱广隆杨淑敏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全局部署的重大战略,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现代化是推动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现代化,体现出激活其生产体系的创新动力、促发其经营体系的要素流动、延展其产业体系的业态边界这三个方面作用机理,内蕴着数字时代的技术逻辑、技术赋能的公共规制、数字技术的多维效应这三重的理论逻辑.在新时代进一步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现代化,要研发"新技术",为农业现代化打造创新引擎;要培育"新农人",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要健全"新机制",为农业现代化优化制度设计.

    数字技术农业现代化技术逻辑科技创新

    新时代对口援疆工作的实践逻辑、成效与未来展望

    柯金
    54-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口援疆是国家治疆方略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新疆全面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央实施援疆工作植根于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谋发展.新时代以来,对口援疆的实施为新疆的发展注入强大活力,显著改善了新疆各族人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因此,未来开展援疆工作要继续加强府际合作、坚持聚焦民生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持续绘就新疆美好生活蓝图、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新时代对口援疆实践逻辑成效未来展望

    延安时期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实践

    许婷李玥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做好新时代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和重要保障.毛泽东同志作为党内调查研究的开创者和实践者,一生都致力于调查研究工作.尤其在延安时期,他就对调查研究有了比以往更为深刻的认识,不仅使调查研究思想逐渐系统化和理论化,还专门亲自带头开展整风运动、成立调研机构、组建考察团等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中国共产党不仅积累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而且还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调查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清除了党内当时存在的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回望历史,站在新的时代征程上,面对日益复杂严峻的形势,更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的道路上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群众路线,永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使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

    毛泽东延安时期调查研究启示

    《共产党宣言》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现实启示

    王宇晗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因为它思想超前,方法先进,立场坚定.《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首次公开宣布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是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行动纲领,蕴含着深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方法论等方面的内容.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共产党宣言》中所蕴含的共产主义信仰、创新的方法导向、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对新时代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指导作用.

    《共产党宣言》新时代党的建设价值引导

    马克思主义系统观视阈下高校党建业务有机融合体的构建路径与策略

    梁宏中晏宗新郑森文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打造党建业务有机融合体,是实现高校党建与教育事业发展互融互促的内在要求.当前,高校党建与业务融合在思想动力、组织领导、核心力量、方式方法、监督保证等方面存在阻滞.构建党建业务有机融合体,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系统观,构建"联谋""联学""联动""联享""联检"的五联路径.发挥党组织党建业务互融互促的政治优势,完善党建业务有机融合的体制机制,健全党建引领的人才培养体系,建强党建引领的科研和社会服务体系,锤炼党性修养,提升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的素质和能力.

    马克思主义系统观党建教育事业发展有机融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