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方论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方论刊
南方论刊

黄国琪

月刊

1004-1133

nanfanglunkan@vip.163.com

0668-2910312

525000

广东省茂名市油城五路28号大院5栋

南方论刊/Journal NANFANG LUNKA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改革开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成就和经验,研讨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有关问题,刊物力求融思想性、政策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主要面向各级党政机关、各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各大、中、小学教师,广大社科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视域下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探析

    张翔陈欢
    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思想植根于璀璨的中华文化沃土,它不是对物质维度的单一指向,而是统筹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重富裕,即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为全新视角,是全面解读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

    共同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列宁《怎么办?》中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纪念列宁逝世 100 周年

    程成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列宁《怎么办?》中蕴涵着丰富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在政治判断、政治决策、政治领悟、政治执行和政治影响方面均有鲜明的观点和重要的贡献.这些思想在当时对于俄国革命和无产阶级运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当前也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并对新时代、新征程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有着切实的指导作用.

    列宁《怎么办?》政治领导力

    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强国建设的共进逻辑

    关慧慧
    10-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强国建设在理论根基、文化积淀、实践过程、初心使命等方面具有高度耦合性,二者之间存在着互融共生、互促共进的内在关联.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当厘清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强国建设协同共进的逻辑,同时基于二者的逻辑性,从基本前提、价值引领、内容要求、时代命题等方面入手,探寻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强国建设共进发展的实践理路,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方向指引.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内在逻辑实践理路

    文化领导权理论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历史建构

    孙晓晗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进展.为了打破西方现代化唯一性的谎言,有力回击西方社会的质疑和挑战,中国亟需构建融通中外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多角度全方位宣扬中国式现代化,打破西方国家对现代化的垄断格局.研究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的当代价值、历史脉络和现实困境,并进一步讨论文化领导权理论对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的重要启示对西方话语权的祛魅和中国话语权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权文化领导权文化软实力

    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特区外向型农业的形成与发展——以珠海为例

    金涛
    16-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向型农业是经济特区农业发展的应有之义,从历史进程来看,其蕴含于经济特区建立前的边境贸易尝试,形成发展于经济特区建设进程中对农业发展道路的实践探索.改革开放初期,珠海经济特区外向型农业在边境小额贸易和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建设基础上,经过经济特区实践探索逐渐形成,并通过确定发展目标、调整生产结构、实施外引内联等方式推动其演进,利用管理体制、经营体制和专业化市场化改革保证其发展.

    改革开放经济特区外向型农业珠海形成发展

    数字时代的社会科学知识生产与人的不可替代性

    陈元勋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因其底层逻辑和特定物质结构的限制,终究无法完全拟合人对社会的认知过程,终究无法体悟人在社会关系场域中,在自身特定机能和物质器官的约束中产生的种种情感,因而无法完全还原出人在社会关系中的感悟与概念符号.数字技术虽然无法在社会科学知识生产中实现对人的完全替代,但仍然以其强烈的技术能力启发着社会科学的方法回归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再造.

    数字时代社会科学认识论符号知识生产

    "两个确立"话语叙事的意旨、逻辑与策略

    秦梦瑶
    23-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叙事意旨来看,"两个确立"的话语叙事旨在探历史之源,解时代之需,明人民之源."两个确立"话语叙事有其独特的叙事逻辑,主题为在政治权威和理论权威统一中阐明"主心骨"与"定盘星",线索为在百年奋斗与理论创新统一中阐释党的"初心"和"使命",视角为在"我者"与"他者"的思想碰撞交锋中彰显党的先进性."两个确立"的话语叙事实现了宏大叙事和微观叙事、时间叙事和空间叙事、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的辩证统一.

    两个确立话语叙事叙事分析

    马克思世界历史观的逻辑阐释——读《德意志意识形态》

    吴婷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以唯物论为前提,立足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社会,阐述了大工业化生产带来的资本扩张后引发的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显著变化,打破了国家和民族之间原本的屏障,将各个国家变成了人类共同体中的有机组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逻辑路径可以概述为:当历史成为世界历史、从单个人到普遍交往、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为中国的道路选择和价值导向提供了理论指导,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人类共同价值等现代化理论都蕴含着马克思世界历史观的智慧光芒.

    马克思世界历史《德意志意识形态》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文明进步的四度逻辑经纬

    李小兰金汪琦赖冬秀
    30-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进步的历史与现实背景,探讨其逻辑和特点,包括文明基础、世界文明发展对理念形成的影响、文明多样性的理论前提以及超越"文明冲突论"的思维方式.实践逻辑方面,阐述文明共存、发展逻辑和话语力量.全球治理旨在推动平等、合作与共赢,科技文明进步的普惠性价值融入是重要内容.全人类共同价值逻辑是核心价值理念,其有利于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强调合作与共赢,推动全球文明发展.进步逻辑的四度经纬探讨有助于理解文明进步的内在规律和特点,为人类社会的和平、安全、繁荣与文明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进步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方法论

    孙赫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如何成功地付诸实践是问题的根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为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现实的方法,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从实际出发.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握社会发展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的方法,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正确对待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辩证关系.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式现代化现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