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方论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方论刊
南方论刊

黄国琪

月刊

1004-1133

nanfanglunkan@vip.163.com

0668-2910312

525000

广东省茂名市油城五路28号大院5栋

南方论刊/Journal NANFANG LUNKA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改革开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成就和经验,研讨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有关问题,刊物力求融思想性、政策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主要面向各级党政机关、各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各大、中、小学教师,广大社科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毛泽东的战略思维

    宋俪超褚宏观
    3-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战略是对事物发展的全局性谋划,战略思维是全局性谋划的思维方式,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高级表现.毛泽东的战略思维着眼于全局与阶段、战略与战术、牺牲与保存等之间的关系,回答了战略是什么、怎样进行战略谋划等问题.启示我们进行战略思维,应从调查研究中获取信息,统筹全局又照顾各阶段,避免事务主义,研判发展趋势,积极促成战略之实现.

    毛泽东战略战略思维全局预见

    《共产党宣言》中社会革命思想及当代启示

    张丽晶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为《宣言》)作为对人类社会变革影响最深远的马恩经典著作之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革命思想.其中,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社会革命思想的孕育、对人类社会形态更迭的敏锐洞察、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剖析分别构筑起《宣言》社会革命思想生成的理论之基、历史之维和现实之需.其主要内容包括革命主体、革命目标、革命进程和革命方法.多维审思《宣言》中蕴含的社会革命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的社会革命问题、继续推进新时代条件下新的伟大社会革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共产党宣言》无产阶级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战略的客观要求、方式选择和必然指向

    张子鹏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新时代党中央回答建设人才强国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一条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着力集聚全球优秀人才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战略要适应国家的发展目标和全方位建设需求,正视和参与国际人才竞争,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以制度优势面向世界引进和用好人才资源.同时,其必然指向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建设,积极参与国际治理,以人才交流合作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战略选择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人类命运共同体

    比较视域下中国式全球发展倡议对西方发展主义的理论超越

    郑圳
    13-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发展倡议有别于藏匿着排他性的西方发展主义,是一种真正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实现人类命运共同发展的创新性发展理念.在对待发展模式建构问题上,全球发展倡议的"中国式发展优先"超越了西方发展主义的"西方式发展优先";在对待发展动力问题上,全球发展倡议的"以人民为中心"超越了西方发展主义的"以资本为中心";在对待发展体系构筑问题上,全球发展倡议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了西方发展主义的"西方地域共同体";在对待发展与生态的关系问题上,全球发展倡议的"地球生命共同体"超越了西方发展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中国现代化与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实践成果进一步检验了全球发展倡议的超越性特性,为实现世界可持续性发展、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全球发展倡议西方发展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

    论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价值意蕴

    吴文昳闫奕澎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探索进程中自我内在超越的结果,其蕴含的丰富的世界观、方法论是超越以资本文明为主导的西方现代化的关键.中国式现代化经过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在理论、道路和实践多个方面取得辉煌成就,赋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现代力量,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价值意蕴

    以农业新质生产力驱动茂名乡村振兴: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向

    赵佩黎海燕
    20-2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质生产力理念的指导之下,我国农业领域逐渐形成一种以高科技、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低碳化为特征的农业先进生产力质态.茂名作为农业大市,具备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深厚基础.近年来茂名立足于自身实际,以推进"百千万工程"为重要依托和抓手,以科技、共享、绿色、人本、数字为核心要素,分别构建起驱动乡村振兴的现实、发展、生态、内生和治理逻辑.为进一步破除存在的发展性障碍,建议从资金多元投入机制、科技人才培育机制、生态农业体系构建、数字赋能机制完善等层面,因地制宜构建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相关机制,持续激活茂名乡村振兴的创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农业乡村振兴绿色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指导下乡村产业振兴路径探析——以平山县北庄村为例

    程少薇
    23-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作为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指导原则,在全面脱贫取得历史性成就的背景下,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与实践导向.在新发展阶段,面对乡村产业发展瓶颈,探索以新发展理念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现实路径对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将以平山县北庄村产业发展实际为例,通过分析新发展理念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关系,研究我国乡村产业振兴的成效及挑战,寻求以新发展理念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现实路径,以此,巩固乡村产业脱贫攻坚成果,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新发展理念乡村产业振兴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粤西红色文化资源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与发展研究

    冼海茵周汉杰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聚焦于粤西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与发展.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而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粤西地区若干乡村的产业现状进行调研,挖掘了该地区独有的红色文化资源与红色农村革命地旅游资源等特色优势,发展特色旅游、农业产业和相关服务业,实现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同时,研究指出了粤西地区在红色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如资源利用不充分、产业融合程度低、知名度不高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强调,通过有效整合与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不仅可以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还能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加速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研究成果对于粤西地区乃至更广泛区域的乡村振兴实践都具有积极的导向意义和深远的示范效应.

    红色文化资源产业振兴乡村振兴粤西地区

    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王铭康岳凤兰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党在新时代继续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伟大实践所凝结的理论精华.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一般性规律,又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进行丰富发展,形成了关于"党的文化领导权"、关于"两个结合"和关于坚定文化自信与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等一系列原创性理论贡献,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所谓"原创性",是指习近平文化思想相较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首次形成的理论表达,既包含首创的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话语,也包含对前人理论因时代之变而产生的扩展和延伸.

    习近平文化思想原创性理论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对资本逻辑的超越——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为视角

    张皓栩曹晋庭
    32-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和拓展,实现了对资本逻辑宰制下西方现代化的超越.资本逻辑即资本运动的内在规律,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通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阐释了资本的生成、增殖、积累、扩张逻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在价值逻辑、分配逻辑、文明逻辑、生态逻辑、道路逻辑方面实现了对资本逻辑的超越.

    中国式现代化资本逻辑《资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