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方论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方论刊
南方论刊

黄国琪

月刊

1004-1133

nanfanglunkan@vip.163.com

0668-2910312

525000

广东省茂名市油城五路28号大院5栋

南方论刊/Journal NANFANG LUNKA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改革开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成就和经验,研讨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有关问题,刊物力求融思想性、政策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主要面向各级党政机关、各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各大、中、小学教师,广大社科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杨枝水与广东南路农民运动

    李振龙李龙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杨枝水(1905-1956),字衍清,号浴风,曾用名杨慎修、洙水、胡坚、杨润时等,广东省雷州市附城镇下广村(原遂溪县第五区镇洋乡下关村)人.广东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毕业,192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 年担任国民党南路办事处干事,国民党南路特别委员会委员.1927 年与钟竹筠组建钦州、防城革命组织,曾任中共南路特别委员会委员、宣传部长、常委、党部负责人等职.1928 年,任雷州三县巡视员兼任海康临时县委委员、主持重建遂溪县委等.曾深入徐闻山,组织土匪暴动等.大革命失败后,任上海大夏大学讲师.后被捕入狱 2 年.出狱后从事中国农村合作事业,在江西、陕西、贵州等省任国民党农村合作委员会视察员、干事、总干事等职,曾三次被捕入狱.1956年因病去世,享年 51 周岁.杨枝水青年时代思想进步,追随革命,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足迹踏遍南路各县.是大革命时期广东省南方农民运动的重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为我省农民革命运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杨枝水甲种工业学校南路农民运动特委兵运

    广东南路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罗亚女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组织建设对于党来说至关重要,它为党提供了持续增长和强大的支撑.广东南路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早期建立起来的基层党组织,蕴含宝贵的组织建设经验、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如今研究广东南路早期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对于丰富党史研究和新时代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收集、研究分析广东南路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特点和经验,为党在新时代提高党组织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同时,进一步弘扬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广东南路党组织基层建设影响

    何青云与大革命时期妇女解放运动

    李龙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何青云(1906-1947),又名青魂、静魂、静云、靖云、峥嵘,1906 年生于广东宝安县(今深圳特区)一个富裕家庭.1924 年夏毕业于广州培道女子中学(今广州七中).后跟随邓颖超、蔡畅、何香凝从事广东妇女解放运动,任广东妇女解放运动委员会出版委员.经邓颖超等人推荐,黄学增介绍,参加"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四届学习,并在农讲所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9月起,从事《光明》月刊编辑出版工作.1926年受中国共产党委派,随黄学增、杨洁贞、黄斌等人入雷,从事妇女和农民革命运动,任雷州妇女解放协会主席,是雷州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抗日战争时期,组织抗日武装抗日.1947 年壮烈牺牲,时年 42 岁.

    何青云培道女中讲习所雷州妇女解放农运协会

    中共南路特委领导下的白石水抗日根据地发展历程及其历史意义教训

    张强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石水抗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南路特委领导下的重要根据地之一,其所发生的共产党领导下的反运米资敌、武装自卫斗争、抗日武装起义等事件在当时的钦廉四属乃至广东南路具有先导的意义.同时,作为广东南路与广西郁林五属的交接点,白石水抗日根据地对于两广抗日革命的互通起到桥梁作用.本文探索中共南路特委领导下的白石水抗日根据地建立和发展历程,挖掘其所蕴含的历史意义,总结经验教训,以其激起后人在缅怀革命先辈的同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南路特委白石水抗日根据地发展历程意义教训

    若干称谓为"粤桂边"中共组织机构的辨析

    陈东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抗日战争时期到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在粤桂边地区先后建立了若干个称谓为"粤桂边"中共组织机构,是华南地区革命斗争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为全国解放最后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中共组织建设粤桂边区开展武装斗争开辟敌后根据地

    大革命时期中共广东南路组织建设特点及其影响

    任念文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革命时期,广东南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颇有成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主要包括:坚持"党内合作"的组织原则;党团(共产主义青年团)联动扩充革命队伍,扩大党组织影响力;积极吸纳进步人士入党,加强组织纪律,入党程序完整;严格进行党的组织生活,广泛建立党的地下活动组织,加强上下级联系,推动革命形势向前发展.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在于:指导组织建设实践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组织建设与工农运动同时并举,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性质;有效组织工农运动,积极响应广东全省的革命形势;涌现出一大批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不惜牺牲生命的优秀共产党员,他们所表现出的南路革命精神激励着广大南路子弟投身革命.

    南路革命党组织建设工农革命运动

    广东南路革命斗争与红色文化形成及价值研究

    吴舜华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东南路革命斗争,对中共和人民共和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历史做出不朽贡献.广东和早期纳入广东南路的广西部分地区及云南、贵州等地的革命者,共同缔造的红色文化生动地表现为:"以大我为己任"的人格典范,"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热烈执着,"任重道远""忧国忧民"的实践精神.它影响着一代代革命者,他们迅速成长,前仆后继,为仁民爱物、济世活国的崇高理想而踏上淑世而受难的坎坷之途.五岭地区的物候人文,尤其是浓郁的家国情怀的影响,是哺育南路红色文化的根源.整理南路革命斗争史,研究其红色文化成因,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有重要价值.

    广东南路革命红色文化当代价值

    论土地革命战争前后广东南路武装暴动在革命史中的地位

    劳迎春赖成武赖少清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东南路地区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早在 1927 年 5 月就爆发了武装暴动,率先打响了南路人民武装斗争的第一枪是遂溪爆发的海山暴动,这比确立开展武装斗争、实行土地革命方针的"八七会议"早了将近 3 个月.这一时期,广东南路人民在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了中国革命的有效实践.本文对土地革命前后广东南路武装暴动进行整体的梳理,分析此时出现的武装斗争、区级苏维埃政权、土地革命、武装割据等史实以及广东南路革命暴动的贡献,得出需提高土地革命战争前后广东南路武装暴动在革命史中地位的结论.

    广东南路地区武装暴动革命史中的地位

    浅析中共南路组织与中共粤桂边组织之关系

    陈麒全车斯敏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共南路组织与中共粤桂边组织分别成立于大革命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分别领导广东南路地区和粤桂边区的革命,二者均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根据形势的发展,中共南路组织于1947年4月撤销,成立中共粤桂边地方委员会,原南路党组织管辖之地方党组织成为中共粤桂边组织的一部分.然而正是这一变化,导致一些党史研究者和革命者后代出现将"南路"与"粤桂边"混同的认知.本文对中共南路组织与中共粤桂边组织的建立发展情况、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情况进行阐述和分析,并尝试分析"南路"与"粤桂边"两者的关系.

    中共南路党组织粤桂边革命

    关于白石水斗争之争论梳理及浅析

    陈景清蒋春艳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1940 年的白石水"反运米资敌"武装斗争,是黄其江为书记的合浦中心县委的决定,具体由张世聪为主的白石水区委执行.先后三次打破敌人的"围剿",但第四次"围剿"时,由于执行上级决定,不正面与敌人冲突,造成很大损失,群众意见很大.上级的意见也很大,认为所造成的损失,是因为合浦中心县委不坚决执行停止武装斗争,骨干隐蔽和撤离的命令造成的,当事人先后受到严厉批评.到底应不应该停止武装斗争,骨干隐蔽和撤离,争论了很多年,直到现在,也还没有组织结论.笔者自不量力梳理有关争论,希望从中找出客观的结论.

    白石水斗争争论反运米资敌黄其江张世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