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方农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方农业
南方农业

唐洪军

双月刊

1673-890X

nfnyzz@vip.163.com

023-65706728

401329

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市农科院内

南方农业/Journal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查看更多>>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主办的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大型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办刊宗旨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反映创新性农业应用基础研究和新技术,传递农业前沿技术研究信息、报道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为重庆及整个南方的农业科研、技术交流和农业发展服务。逢奇数月出版。集学术性、指导性、实用性于一体,刊载作物栽培及育种、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园艺、蚕桑、茶园、畜牧、水产、农机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报告、综述和实用技术,以及农业经济、农业发展战略、农产品加工及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调查报告和对策性文章。主要栏目有:创新研究,专题论述,农业产业化,新农村建设,技术推广,企业之窗,市场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烟叶化学成分预测模型研究

    顾云海王伟华夏飞袁齐风...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烟叶化学成分影响因子众多,尤以生长环境、品种和等级影响较大.通过收集楚雄卷烟厂2020-2022年入库烟叶烟碱、总糖、总氮、氯共4项化学质量数据,并选取对应的烟叶品种、等级和地理、生态等生长环境影响因子作为数据源,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烟叶中的烟碱、总糖、总氮、氯4项化学成分建立预测模型,并在数据源中随机抽取9 550个样品对模型进行训练和调优.通过建模分析和模型验证,烟叶中烟碱、总糖、总氮成分的预测精准度都在83%以上.烟碱预测模型真实值与预测值之间相关性最强,拟合度最高,其精准度也较高,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总糖预测模型虽然精准度较高,但其真实值与预测值的拟合度较低;氯的预测精准度为36.09%,为4项化学指标中精度最低者.预测结果对楚雄烟叶种植基地的化学品质的评估具有参考意义,可指导楚雄卷烟厂生产基地规划、优质特色品种烟叶适种区域的界定.

    烟叶随机森林算法预测模型化学质量

    基于DTOPSIS法的楚雄基地烟叶化学质量综合评价

    林云红杨虹袁齐风李绍庚...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烟叶的化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在卷烟工业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应用DTOPSIS法,对楚雄卷烟厂2022年种植K326品种的6个区域不同部位的烟叶进行化学质量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对于B2F为代表的上部烟来说,楚雄市和禄丰县综合化学质量明显较好,而永仁县的烟叶质量远落后于其他;对于C3F为代表的中部烟来说,楚雄市烟叶化学质量相对较好,而南华县烟叶较差;对于X2F为代表的下部烟来说,永仁县的烟叶化学质量明显较好.

    DTOPSIS法烟叶化学质量综合评价楚雄基地

    基于熵值法的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研究

    邹玲吴泽忠周蓉向玲凛...
    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寻求我国农业发展新动力、新路径,在新时代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从经济效益、生态环境、农产品质量及农业生产组织形式4个方面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16-2020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分别对经济效益、生态环境、农产品质量、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及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进行可视化呈现,运用莫兰指数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分析认为,经济效益及生态环境发展状况呈现出东高西低的趋势,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发展水平较差;在2016-2020年间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波动.结果表明,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呈现出不稳定的状况,各省级行政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空间差异.

    农业高质量发展熵值法莫兰指数自然断点法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智慧农业驱动农村三产融合水平测度研究

    张弛蔡洋萍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数据要素驱动视角,系统性梳理智慧农业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内涵、社会经济特征及理论逻辑关联,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东、中、西部地区智慧农业支持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水平进行测度.研究发现:1)智慧农业对农村三产融合支持水平与区位有明显关联.东部地区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但在具体指标上,中、西部各具局部优势;2)农民收益分配不再严格遵循"地理学空间距离衰减原理",东、中、西部地区农民增收与就业效应较强且差异不明显;3)生态环境保护效应在所有样本区域均不显著,表明智慧农业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兼顾生态环境可承受性尚需一个较长时期.由此,研究建议将数字红利增长作为农村产业融合均衡发展的重要目标,通过区域协同与优势互补形成智慧农业与农村三产融合联动发展格局,重塑农户生存与发展逻辑,重点探索智慧农业新理念、新技术驱动与农户生计紧密关联的产业的融合发展优势及路径.

    智慧农业AHP层次分析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逻辑关联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特征、机理及路径

    陈文婷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与关键.当前,数字化已成为一种新的生产推动力,能够为乡村产业振兴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加快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的融合进程,阐述数字经济的主要特征,分析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机理,提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具体实践路径,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搭好舞台;推动数字技术下沉,缩小使用上的"数字鸿沟";构建乡村数据库,为数字乡村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及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后盾等.

    产业振兴数字经济数字赋能

    息烽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浅析

    田美芬卯光宪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贵州省息烽县林下经济发展潜力,调研了息烽县的林菌、林药、林蜂、林禽、森林景观利用等模式的发展现状,并结合森林资源可持续性开发经营理念分析了息烽县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即: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统筹;打造亮点,以点带面;加快发展森林康养,推进森林康养旅游;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发挥优强企业作用;强化氛围营造.

    林下经济现状模式发展对策贵州省息烽县

    十个烤烟新品种在曲靖烟区的比较试验

    温萌方进周昌华朱文清...
    32-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宜云南省曲靖市烟区推广的优良烤烟新品种,研究各品种的适应性,试验采用同田间对比法,以K326为主对照、云烟87为副对照,对参试品种YN222、YN223、GZ40、GZ42、SC9、SC852、CF237、S294、YN224、GZ45的生育期、田间自然发病情况、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烟叶外观质量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参试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均好于2个对照品种.其中:YN223和YN222综合性状好,具有推广价值;GZ40、YN224、SC852综合性状较好,可作为备选品种,待进一步验证其推广的可行性;GZ45、SC9、GZ42、S294表现一般或较差,不具备推广价值.

    烤烟品种区域试验特征特性产量产值云南省曲靖市

    基于遥感的常熟市2018-2022年生态系统变化分析

    屠长达刘汉湖罗清渠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掌握常熟市近年的生态状况,选取2018、2022年常熟市生态用地数据和MODIS数据,利用遥感信息技术和GIS平台中的空间分析方法对其生态系统格局和生态质量进行监测和研究,查明了常熟市2018-2022年的生态系统格局及生态系统质量的变化.研究表明,2018-2022年常熟市各部分生态系统构成上的变化表现在其面积的增多或减少,其中仅有城镇生态系统面积有所增长,增长了10.47 km²;面积减少的生态系统中草地、湿地相对减少较多,分别减少了5.27 km²、2.85 km².生态系统景观空间格局中各生态系统类型主要呈现向城镇聚集的趋势,除城镇、灌丛外其余生态系统的空间破碎度上升.2022年各类生态系统质量指标相比2018年有略微下降,总体生态系统质量较稳定.

    生态系统构成景观格局生态系统质量江苏省常熟市

    邵武市将石保护区野生建兰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杨开兴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典型的样地调查法对邵武市将石自然保护区野生建兰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利用多样性指数评估野生建兰群落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此次调查范围内共记录到植物34科46属62种288株植物,植物群落种数最多的是壳斗科,其次是蔷薇科.从科属的水平上看,建兰群落植物区系以泛热带及其变型类分布为主.建兰群落草本层植株高度大部分落在Ⅰ级(0 m<Ⅰ≤1 m),乔、灌、草三层层次结构明显.群落优势种建兰个体最多的地径区间为Ⅲ级(0.2 m<Ⅲ≤0.3 m),占个体总数的33.33%,整个群体地径分布似"金字塔型".2)建兰群落草本层重要值最大的为建兰,在草本层占有明显优势,其次为狗脊、淡竹叶,重要值依次为建兰57.62%、狗脊47.75%、淡竹叶39.57%.3)植物生长型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关系为:乔木层的物种丰富度最高,其次是灌木层,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最低;乔木层植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为最高,但Simpson优势度指数最高的是草本层.

    建兰群落多样性将石保护区

    农田生态系统植硅体及植硅体碳研究综述

    郑旭娟张莹龚志坚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硅体是长期稳定存在于土壤中的无定形二氧化硅,主要运用于农业考古、古气候重建和恢复古植被;植硅体碳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长期陆地碳封存方式.农田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作物种植历史悠久,研究农作物植硅体、植硅体碳含量分布及植硅体形态,能够更好地探究史前农耕文明的发展情况,可以估算农田生态系统植硅体碳汇潜力,有效缓解气候变化.综述了植硅体、植硅体碳在不同作物中的含量与分布、植硅体形态、碳汇潜力及植硅体在农业考古中的作用,并阐明了作物植硅体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农田生态系统植硅体植硅体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