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方农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方农业
南方农业

唐洪军

双月刊

1673-890X

nfnyzz@vip.163.com

023-65706728

401329

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市农科院内

南方农业/Journal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查看更多>>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主办的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大型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办刊宗旨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反映创新性农业应用基础研究和新技术,传递农业前沿技术研究信息、报道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为重庆及整个南方的农业科研、技术交流和农业发展服务。逢奇数月出版。集学术性、指导性、实用性于一体,刊载作物栽培及育种、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园艺、蚕桑、茶园、畜牧、水产、农机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报告、综述和实用技术,以及农业经济、农业发展战略、农产品加工及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调查报告和对策性文章。主要栏目有:创新研究,专题论述,农业产业化,新农村建设,技术推广,企业之窗,市场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盘州市蓝莓示范园建设现状及建议

    任成林
    225-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贵州省盘州市以盘关镇蓝莓示范园为依托,以提质增效为重心,积极探索推进蓝莓示范园的建设.为进一步优化蓝莓示范园建设,提升产业发展效益,总结了盘州市蓝莓示范园建设现状与发展成效,分析示范园建设存在的机械化水平偏低、品种引进成本高、蓝莓产业链发展能力薄弱等问题,并提出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开展蓝莓品种繁育、以全产业链的视角规划示范园建设等建议.

    蓝莓示范园建设贵州省盘州市

    科技创新在新余市渝水区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浅析

    胡星星胡蓉
    229-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在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农业产业化中的应用效果,并实现当地农业产业的升级转型,深入分析科技创新在渝水区农业产业化中的关键作用,并强调科技创新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生产效率和环境可持续方面的重要性,特别是通过实施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南英模化沼气发电基地、智能化农业系统、水肥一体化技术、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等创新举措,显著提升了渝水区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化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

    克氏原螯虾形态性状、体质量与怀卵量的通径分析

    陈静何吉祥黄龙吴本丽...
    232-235,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确定影响克氏原螯虾怀卵量的主要数量性状,随机选取60尾性成熟雌虾,测量其体长(X1)、螯长(X2)、额剑长(X3)、头胸甲长(X4)、头胸甲宽(X5)、头胸甲高(X6)、腹部宽(X7)、腹部长(X8)、尾节长(X9)、尾扇长(X10)、体质量(X11)等11个数量性状,统计怀卵量(Y1),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主要数量性状对怀卵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怀卵量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克氏原螯虾的各数量性状之间及其数量性状与怀卵量的相关性均为正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运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各数量性状对怀卵量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1=-482.024+11.492 X11-26.305 X10+ 42.426 X5,R2=0.854;通径分析和决定系数分析表明,头胸甲宽、体质量和尾扇长是影响克氏原螯虾怀卵量的主要性状.结果可为克氏原螯虾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测度指标.

    克氏原螯虾形态性状体质量怀卵量通径分析

    海马齿生态浮床对鱼、虾、贝生长影响的模拟研究

    解欣斐黄玲儿陈丽丽傅昶玮...
    236-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水产养殖收益,发展绿色养殖模式,将常见海洋经济动物卵形鲳鲹、凡纳滨对虾、方斑东风螺分别与不同密度的海马齿进行混合养殖,通过检测海马齿、卵形鲳鲹、凡纳滨对虾和方斑东风螺的生长指标,探索出一套最佳混合养殖密度的绿色生态养殖模式.结果表明:海马齿与卵形鲳鲹、凡纳滨对虾和方斑东风螺的最佳混养密度分别为5.208 g·L-1、7.3 g·L-1和13.80~14.00 g·L-1,能有效提高试产经济动物成活率和海马齿生长率,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海马齿卵形鲳鲹凡纳滨对虾方斑东风螺混合养殖

    洮南市玉米种植气象条件及气象服务措施

    范吉月刘亮邓思盟刘悦...
    243-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最大限度减小气象条件对玉米种植造成的不利影响,以吉林省洮南市为例,分析玉米种植气象条件、气象灾害对洮南市玉米种植的影响,提出针对玉米种植的气象服务措施,如加强温度控制、加强水分控制、加强光照控制、推行病虫害气象预报.

    玉米气象服务吉林省洮南市

    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活性碳组分的分布特征

    黄康庭韦增宾容常永艾辉辉...
    246-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揭示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和活性有机碳(labile organic carbon,LOC)组分的变化,对更好了解桉树人工林土壤碳源或碳汇效应具有重要意义.以广西国有大桂山林场为研究区域,选择传统轮伐期内不同林龄(1a、2a和4a)桉树人工林土壤以及邻近撂荒地土壤(0 a)为研究对象,采集0~20 cm土层原状土样,通过湿筛法将土样分为4个粒级团聚体(>2 mm、2~1 mm、1~0.25 mm和<0.25 mm),针对不同粒级土壤团聚体,测定其OC和LOC组分含量.结果表明,在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中,土壤团聚体OC和LOC组分含量随着团聚体粒级减小而显著升高,从而导致更多的土壤OC和LOC组分分布在<0.25 mm粒级团聚体中.在桉树种植过程中,土壤OC和LOC组分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桉树种植2a时最高,表明该林龄桉树人工林土壤中积累了更多的OC和LOC组分.因此,种植桉树2a以后,应注意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从而维持桉树人工林土壤的碳汇效应.

    桉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

    甘肃省灌木林生物质资源分布特征分析

    奚存娃巩金萍
    252-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森林二类资源调查成果及灌木林生物量研究文献,分析甘肃省灌木林生物质资源储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据2011年甘肃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甘肃省灌木林生物质资源储量为3 315.48万t,较2006年的2 866.00万t提高了15.68%;2)甘肃省灌木林生物质资源种类丰富,贮量较高,分布不均匀,沙棘生物质储量占绝对优势,达到825.75万t,约占总生物质储量的1/4;3)甘肃省14个市(州)中,张掖、酒泉、武威3市的灌木林生物质资源储量都在500万t以上,河西5市的灌木林生物质资源储量达1 730.30万t,占全省生物质资源总量的52.19%;4)沙生灌木林地下生物质资源较地上更丰富,河西5市沙生灌木林地下生物质资源储量约565万t;5)甘肃省灌木林生物质资源储量的时空特征总体呈"S"型趋势.通过对甘肃省灌木林生物质资源分布特征分析研究,可为今后甘肃省灌木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灌木林生物质储量分布特征

    内蒙古森林资源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

    王婷婷
    257-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到西分布着11处次生林区,森林面积居于全国首位,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基于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当地森林资源保护现状及其存在的森林灾害防治压力较大、病虫鼠(兔)害防治难度较高、森林资源损耗严等问题,并从灾害预防、病虫鼠(兔)害防治、保护利用3个方面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森林资源保护现状内蒙古自治区

    柳州市黑木相思造林及抚育管理技术

    黄柳春
    260-262,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木相思具有抗性高、生长快、可改良土壤的特性,是进行桉树人工林树种调整和森林树种结构优化时可选择的理想树种之一.广西柳州市为推进桉树更新改造工作,加大了黑木相思等桉树替代树种的栽培力度.为提升黑木相思这一桉树替代树种的栽培水平,结合柳州市黑木相思栽培实践,分析了黑木相思造林及抚育管理技术.

    黑木相思造林抚育管理广西柳州市

    彭水县森林培育工作实践路径探讨

    豆俊波
    263-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森林培育有助于解决区域造林绿化水平低、生态屏障功能脆弱的问题.近年来,重庆市彭水县森林培育工作以"两岸青山·千里林带"、武陵山区生物多样保护和修复等项目为主,项目在立足区域森林资源现状基础上,提出了从森林数量和森林质量2个方面落实培育工作,结合配套的保障措施,有效推动了区域森林培育工作的落地实施,为新时期彭水县森林培育工作实践与质量提升提供了可靠支撑.

    森林培育种苗管理项目建设造林绿化重庆市彭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