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方能源建设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方能源建设
南方电网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南方能源建设

南方电网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季刊

2095-8676

南方能源建设/Journal Energy Construc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吿

    110页

    新型电力系统变电站绿色低碳技术分析

    顾靖达白小会李伟王亚峰...
    11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双碳"目标愿景下,新型电力系统变电站建设势在必行.[方法]为推动传统变电站向新型电力系统变电站转型升级,通过分析电力系统中变电站的角色转换、功能定位与建设方案,提出1种新型电力系统变电站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建设方案.从聚焦电气设备、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综合能源等方面,降低变电站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变电站建设及运行全环节绿色低碳.[结果]结果表明:与常规变电站相比,采用所提绿色低碳建设方案后,不仅提高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水平,加快电网低碳升级,还能够推动电网设备节能降耗,降低变电站碳排放与运维成本,提高变电站基础资源利用水平,从而提高了变电站的综合经济效益.[结论]文章所提绿色低碳建设方案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与可复制性,能够为变电站的转型过渡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为电网低碳化发展奠定基础.

    新型电力系统变电站建设绿色低碳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脉冲涡流检测在核电厂管道的应用

    韩扬朱琪陈永安徐宁...
    118-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换热效率,核电厂的凝结水管线、主给水管线、疏水管线及部分抽气管线管道外侧均加装了包覆层,目前对于铁磁性管道的检测手段主要为常规超声技术及超声导波技术.上述检测技术受限于检测环境及前提条件,检测难度较大.文章旨在提高带保温层管道的检测效率,丰富技术手段,缩短检修工期,提高核电厂经济效益.[方法]通过研究核电站低频电磁干扰下脉冲涡流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利用感应电压测量值与计算值建立最优化参数反演问题,并结合参数之间的耦合关系式,根据管道脉冲涡流场时域解析解的基础上,建立感应电压测量值与计算值特定关系式,建立最优化参数反演问题,并结合参数之间的耦合关系式,提出1种针对核电厂带保温管道在役运维的脉冲涡流检测技术.[结果]利用文章提出的铁磁管道相对壁厚脉冲涡流检测方法对核电厂在役样管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常规超声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得出二者检测结果误差在5%左右.[结论]脉冲涡流检测结果可靠,适用于核电厂铁磁管道壁厚腐蚀减薄的无损检测与评估.

    脉冲涡流检测铁磁管道壁厚检测反演问题腐蚀减薄

    基于离散小波变换和GRU的触电诊断分析

    蔡高凤王庆斌陈镇宇徐桂培...
    127-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低压配电网中,作为用电安全的一种重要保障,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可减小用电器发生漏电故障而带来的危害,还可预防人体触电事故的发生.当前剩余电流保护装置依靠剩余电流信号大小作为保护机构动作的依据,无法识别触电特征.针对这个问题,文章提出了 1种基于小波分解降噪与GRU的低压配电网触电信号特征提取及触电诊断的方法.[方法]文章对触电实验采集的剩余电流进行降采样和离散小波降噪等预处理;采用滑动窗口法提取剩余电流的时频域触电特征参数,利用傅里叶变换提取剩余电流对二次谐波幅值特征参数;提取的全部特征参数组成1个高维特征空间向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高维特征空间向量进行降维处理后得到1组新的三维特征向量;建立触电诊断模型,并将代表触电特征的三维特征向量作为该模型的输入量;运用门控循环网络(GRU)等5种不同的触电诊断模型对触电信号进行对比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基于GRU的触电诊断模型的收敛效果较好,识别率达到98.33%.[结论]该方法对新一代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为用电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

    低压配电网触电诊断小波降噪特征提取主成分分析法GRU

    线圈放置方式对脉冲涡流检测的影响分析

    朱琪王勤韩扬章雅林...
    137-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核电厂汽水管线一般在管道外壁加装保温层,从而提高换热效率.目前对于铁磁性管道的检测手段主要为常规超声及超声导波,检测前需要将管道外壁保温层拆除,导致检测工期延长,人力成本增加,无法达到核电厂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核电厂脉冲涡流技术的应用可以省去保温层的拆装,实现不停机在线筛查.检测线圈的放置方式对缺陷的检出能力是脉冲涡流技术重要指标.[方法]文章利用ANSYS中的Maxwell模块进行管件建模及仿真,分别设计同轴式与垂直式检测线圈,保持提离距离、材料一致及其他条件一致下,模拟脉冲涡流对平底缺陷的检测能力.选取核电厂样管进行同轴式与垂直式脉冲涡流测试,将脉冲涡流(Pulsed Eddy Current Testing,PECT)测试结果与超声测厚进行复核,对比两种线圈放置方式对脉冲涡流检测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垂直式线圈相对于同轴式线圈对缺陷检出效果更佳.[结论]核电厂脉冲涡流技术的应用对脉冲涡流技术在核电领域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脉冲涡流检测铁磁管道ANSYS仿真线圈放置方式模型

    某燃气轮机电厂启动全过程无硝黄烟排放操作方法

    张石凯程硕黄庆周建...
    144-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某燃气轮机电厂的GE-PG9351FA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目前采用DLN2.0+燃烧器,设计NOx(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为50mg/m3,启动过程中大量排放黄色烟雾,已无法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要求,频繁遭到周围居民举报.根据江苏环保排放新规,自2023年1月1日起,NOx折算排放全程小时均值均小于30 mg/m3.针对该种型号燃烧器进一步降低NO,且解决启动过程中硝黄烟排放的需求,电厂采用余热锅炉烟道SCR脱硝改造技术,且对启动过程各指标控制进行数据模拟推演、分析总结,提炼出合理的启动操作方法.[方法]为验证该操作方法的可行性,电厂进行了多次调峰启动过程操作试验,并根据实际NOx排放特性修正操作方法中的启动时刻、燃气轮机负荷控制、SCR脱硝系统投入节点,形成最优化操作法.[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电厂SCR脱硝系统投入时刻、燃气轮机启动时刻、并网后暖机负荷后,NOx折算排放全程小时均值均小于30mg/m3,且硝黄烟排放现象消失.[结论]该操作策略是基于燃气轮机启动过程NOx与硝黄烟排放特性而得出,后期通过数据推演和大量试验验证,可为同类型燃气轮机启动过程降低氮氧化物与硝黄烟现象提供直接指导,并为燃气轮机电厂调峰运行的NOx排放控制提供分析借鉴思路.

    燃气轮机电厂氮氧化物硝黄烟模拟推演启动时刻暖机负荷排放控制

    从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到BIPVES(光伏储能建筑一体化)

    蒋洋蒋序来张晴楠闵杰...
    15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随着光伏、储能、新型建材及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将光伏组件与屋面、墙体、遮阳等构件进行一体化设计与制造的光伏建筑一体化(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BIPV)技术开始延伸为光伏储能建筑一体化(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 and Energy Storge,BIPVES)技术.[方法]文章提出世界首个可充电水泥电池,将建筑墙体与光伏发电装置、储放电装置相融合;对设备和材料进行跨界创新,在玻璃表面打印高清晰度、高透光率花纹图案,制造高效光伏建材;研发预制式储能墙体,与各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体系进行结合,实现订制式生产、装配式施工,形成建筑构件与光伏、储能一体化的变革趋势.[结果]水泥基电池实现了建筑墙体具有光伏发电、储电以及供电等多种功能;新一代光伏建材可节省建筑外立面装饰材料的成本,降低建筑物碳排放;光伏和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建筑中的一体化集成,可取得最大化收益.[结论]新型光伏建材技术和水泥电池等新型储能技术具有发展前景,将可充电电池构件、光伏外墙板与装配式建筑墙体及预埋件进行组合集成并推广应用具有可行性.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可充电水泥电池光伏储能建筑一体化(BIPVES)光伏外墙组件新能源建筑

    掺氢条件下的燃气轮机用输气管道设计

    朱军辉
    164-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随着"3060"双碳目标的进展,利用光伏和风电制取绿氢成为一个热门和前沿的方向.在氢气利用产业中的燃气轮机掺氢燃烧,则成为将氢转化成电能的最后一个环节.燃气轮机机组设置有调压站、前置模块和连接管道.前置模块对于混合气体的流量、压力、温度和颗粒含量均有要求,而调压站则为前置模块提供符合要求的混合气体供应,而中间的连接管道随布置不同,一般有1 000m的长度.掺氢连接管道的阻力、温度降低等特性,对调压站的边界参数有直接影响.因此,有必要研究掺氢连接管道的阻力、温度降低等特性,为后续燃气轮机用掺氢管道设计提供工程用可实施解决方案.[方法]通过GT Pro软件的模拟计算,给出H燃气轮机在燃用掺氢天然气条件下燃料需求量,结合H燃气轮机前置模块对燃料的压力和温度的要求,给出掺氢管道的材质选择和流速选择,并结合混合气体的物理特性,计算管道的阻力和由于压力降低引起的温降.[结果]得出了燃气轮机掺氢燃烧时,掺氢连接管道的材质选择、管径选择、管道阻力和由于压力降低引起的温降.[结论]现阶段天然气调压站到燃气轮机前置模块的管道设计,在考虑具备掺氢条件时,需逐一评估核实管道材质、外径、壁厚、流速、管道阻力的情况,让燃气轮机在本阶段燃用天然气,在将来过渡到掺氢燃烧能顺利实施.

    燃气轮机天然气掺氢连接管道设计输气

    500 kV海上升压站电气一次设备交接试验方法及应用

    李浩良潘剑南梁如清
    172-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针对全球首个500kV海上升压站电气一次设备交接试验的电压施加方法、试验电压标准、试验套管布置方式以及试验项目顺序等多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方法]基于试验条件和试验要求,对试验电压值与设备的绝缘强度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根据GIS和电缆的结构特点,使用GIS和电缆联合试验的方法对电缆施加电压.考虑海上升压站的空间环境和最大绝缘距离,选择在升压站外面布置500kVGIS耐压试验套管.通过比较500kV和66kV配电设备试验项目的试验电压值大小,合理地安排试验项目顺序.[结果]确定了主变中压绕组的耐压试验的电压施加方法、66 kV GIS试验的电压标准,以及电缆和GIS设备的试验项目顺序.在制造基地完成了变压器、电缆和GIS的交接试验.[结论]全球首个500 kV海上升压站电气一次设备的交接试验方法能简化试验准备工作,缩短试验工期,具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可为其他海上升压站项目提供参考.

    500kV海上升压站电气一次设备交接试验试验方法联合试验

    书讯

    1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