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方能源建设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方能源建设
南方电网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南方能源建设

南方电网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季刊

2095-8676

南方能源建设/Journal Energy Construc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交能融合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及商业模式探索

    王浩黄菲菲唐超林瑞刚...
    105-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交通行业向绿色化和低碳化转型发展势在必行,交能融合是交通领域达成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路径之一,投资决策模型和商业模式增强了交能融合发展的动力.[方法]通过分析投资估算组成及决策要点,提出经济评价指标和环境效益指标,构建投资决策模型,并从发展路径、框架及典型场景构想等方面对交能融合的商业模式进行探索.[结果]通过对典型交能融合项目的投资可行性分析,验证文中所提交能融合投资模型的有效性.基于我国光资源情况划分的区域,将我国交能融合模式推广分为单项产业融合推广区域、多产业融合推广区域、产业集群融合推广区域.将交能融合商业模式的发展划分为培育、提升和创新3个阶段,并分析了不同阶段的市场定位、投融资主体及方式、运营方式及盈利机制,归纳形成不同阶段的商业模式典型场景,实现商业模式的不断升级.[结论]文章提出的交能融合投资决策模型有助于提高投资者的决策效率和效果,商业模式有助于推动交能融合的市场化发展.

    交能融合投资可行性推广可行性发展路径商业模式

    广告

    115页

    风电主轴配对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工作游隙分析

    卜忠颉章滔何录忠刘林...
    116-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双支撑的主轴系结构在风电机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确定合适的轴承工作游隙,对轴承和主轴系的可靠运行至关重要.[方法]以某中速永磁风电机组主轴系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轮毂、主轴、上风向轴承和下风向轴承一体化的动力学分析模型;计算得到了不同轴向游隙下,轴承滚道寿命、承载区域以及最大接触应力的变化趋势.[结果]确定了配对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理想的轴向工作游隙范围为-0.74~-0.3 mm.[结论]研究结果对轴承和主轴系的可靠运行具有重大意义,为配对单列圆锥滚子轴承轴向工作游隙的确认提供了方法和参考.

    单列圆锥滚子轴承轴向工作游隙滚道寿命接触应力

    黏土中桩靴插拔对邻近三桶导管架基础的影响研究

    王金玺范少涛嵩贺兴郝迪...
    123-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移动式平台进场安装海上风机的插拔桩施工过程风险大,易影响邻近基础结构的工作性能,甚至导致其失稳破坏.[方法]为厘清桩靴插拔过程对临近基础的影响机理,文章针对类矩形桩靴,采用CEL大变形方法,开展了其在均质和非均质黏土中插拔过程模拟,重点分析了插桩过程对邻近导管架基础产生的附加倾覆角演变机理;并基于大变形模拟结果,利用小变形进一步研究了桩靴拔出后土体软化效应对邻近桶各向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桩靴挤土作用下,三桶导管架基础均会发生先顺后逆的转动位移,且随着净间距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同时,挤土导致的土体软化会使邻近桶各向承载力降低.[结论]受插拔桩靴的影响,非均质土中的三桶导管架的倾覆角度更大,所对应的贯入深度更深.插拔桩靴所造成的软化区域影响范围在均质黏土中水平方向延伸较大,深度方向较小.在均质黏土中,平均强度损失较小,三桶导管架的水平向、转角向的承载力损失较少.在均质和非均质黏土中,竖向承载力折减明显,最大折减系数可达0.72.

    桩靴大变形小变形软化效应倾覆承载力

    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电力系统惯量缺失机理及惯量水平评估

    李逸欣吴伟杰张伊宁郑敏嘉...
    132-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满足我国"30、60"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大量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通过变流器接口接入系统,以替代燃煤同步机组出力,极大地影响了电力系统惯量及相应的频率动态特性.[方法]首先分析传统电力系统惯量运动方程及传统发电机扰动后的惯量响应阶段的功频动态过程,再定性讨论了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后的系统惯性缺失机理.[结果]讨论了国内外常用的集中惯性评价指标,阐述了用系统的总动能和惯性常数作为电网惯性评价指标的依据.[结论]结合某省级电网的新能源开发和消纳的规划,对该省级电网的惯量水平进行了工程化评估,提出了相应的惯量提升建议.

    新能源发电电力系统惯量频率惯量常数

    海上换流站站用电系统方案研究

    梁泽勇刘生陆子凯
    140-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海上换流站的特点,提出海上换流站站用电系统设计方案.[方法]通过分析国内外对海上换流站站用电的要求,结合海上风电场的建设情况及实际需求,提出海上换流站站用电系统的设计方案.[结果]首次提出海上换流站设置站外电源的方案,简约化的接线方案可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站用电的转换效率,并对其控制保护进行分析,验证该接线方案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对比海上升压站低压配电系统的方案,提出了不设置应急段母线及柴油发电机在出口处并接的优化方案,并通过实例分析海上换流站负荷特性,提出了柴油发电机容量、油箱容量、柴油发电机进线断路器选择的方法.[结论]研究的方案在保证站用电可靠性的前提下进行了优化设计,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适用性,为海上换流站站用电系统设计提供指导.

    海上换流站站用电站外电源柴油发电机

    AI技术在电力系统发展中的应用与前景

    刘舒巍杨和辰余夏舒斌...
    149-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现阶段能源紧缺和碳减排双重压力下,以电为中心的清洁能源转型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运行管理自动化、智能化将是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人工智能(AI)技术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手段之一.[方法]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电力系统碳排放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中国电力系统低碳发展的困局及可行的解决方案,继而论述了 AI技术在电力系统发展中的应用与前景.[结果]针对低碳、低能耗电力系统转型,提出了火电行业资本和资源整合、碳捕集技术应用等低碳改造,以及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平稳替代等一系列电力系统低碳发展路线,并指出在能源转型背景下,AI技术将成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化平稳运行的关键,能够广泛应用于电力调度、继电保护、电力设备管理、电力系统稳定评估与决策等电力系统运行管理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结论]随着第三代AI技术的不断优化甚至第四代AI技术的不断开发,未来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碳中和电力低碳转型电力系统人工智能

    电动汽车集群充电负荷计算方法研究

    游磊金小明刘云
    159-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电动汽车的普及使得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环保,但大规模电动汽车充电也增大了电网供电的压力.为了评估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冲击,构建了一种基于蒙特卡洛法的大集群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计算方法.[方法]在该方法中,电动汽车根据用途被分为6类:私家车、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公务车和物流车.对每一类电动汽车,提取其典型电池性能参数,并建立概率模型描述其出行和充电行为的随机性.再结合各类电动汽车规模的预测,通过随机取样模拟每个电动汽车的日内充电安排,进而确定其日内充电负荷,最后通过聚合方法得到电动汽车集群的总充电负荷.[结果]以2030年南方某省电动汽车集群作为仿真案例.[结论]案例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提供各类型电动汽车和整个集群的日内充电负荷.同时在所有电动汽车类型中,公交车的充电负荷峰值最高,达到4 639.5 MW,其次是私家车的负荷峰值,但不到公交车的70%,而出租车的负荷峰值最低.整个电动汽车集群充电高峰在夜晚19:00-23:00,负荷峰值可达10.092 7 GW.

    电动汽车集群充电负荷概率模型蒙特卡洛法随机取样

    双碳背景下大型能源企业碳资产管理体系构建

    朱静慧高佳余欣梅汪晶毅...
    168-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及碳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如何管理碳资产、实现碳资产保值增值成为大型能源企业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针对大型能源企业面临形势、管理模式现状、管理体系构建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为我国大型能源企业在碳资产管理上提出相关建议.[方法]首先研判了全国碳市场启动与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即将重启背景下能源企业面临形势,而后对当下企业碳资产统一管理模式与分散式管理模式之间的成本差异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碳资产管理"四统一"原则、"企业总部-碳资产管理公司-控排企业"三级制度、交易风控"五个原则"体系,通过搭建大型能源企业统一碳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逐步深化数据管理及开发、低碳分析及咨询、市场交易及碳金融3大板块业务,构建碳资产管理业务生态链.[结果]通过对当下能源企业面临形势、发展现状、政策要求进行梳理分析,理清了碳资产管理体系优化方法与未来业务发展方向.[结论]文章综述了双碳背景下大型能源企业碳资产管理体系及业务架构,现阶段管理模式上仍存在分散管理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需要从顶层管理、组织实施、资金保障、风控管理、人才保障、激励考核等多途径逐步优化管理,实现碳资产保值和增值目标,助力本土区域乃至全国"双碳"工作顺利开展.

    碳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大型能源企业碳达峰碳中和

    能源低碳利用评价指标与技术综述

    高超韦斌隋宇吴杰康...
    178-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面对国家"双碳"战略的推进,我国各地区能源将在其独特资源禀赋上,向低碳利用方向发展.为了解低碳能源发展水平,需要对能源低碳利用进行评价研究.[方法]文章首先对能源低碳利用评价对象进行分析;然后对能源低碳利用评价指标进行分类与整理;接着梳理和介绍各评价方法和模型的特点,说明对能源低碳利用评价研究的作用.[结果]能源低碳利用评价对象可分为能源系统评价和区域性能源评价,从能源低碳指标、能源利用指标和能源安全指标3个方面综述了评价指标,合理运用主客观赋权评价方法可以更全面、准确地评估了解能源低碳利用的情况.[结论]当前能源低碳利用评价通常只作为评价指标体系的一部分体现.随着低碳能源的发展、清洁能源占比的提升,低碳能源利用进行评价的重要程度将越来越大.

    能源低碳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