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机化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机化研究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学会
农机化研究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学会

迟宏伟

月刊

1003-188X

njhyj@vip.sohu.com

0451-86662611

150081

黑龙江哈尔滨市哈平路156号

农机化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Research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学术类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自创刊以来,历届编委及编审人员以交流大农业概念下(包括农、林、牧、副、渔)的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的学术、科研成果以及与之相关的综合性述评为办刊宗旨,严把质量关,使本刊的知名度与学术地位日渐提高。近年来,本刊曾多次受到国家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和国家有关学术组织的表彰与奖励,曾获1994年、1996年、1998年、2000年全国优秀农机科技期刊奖和2002年全国农机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并自1988年起,连续5届被国家权威部门确认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目前,本刊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1999年起作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引文源期刊,被全文收录,并由清华大学代理向国外发行光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农业自动化灌溉系统的高效能设计研究

    章万静
    130-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进一步提升农业自动化灌溉系统的作业效率为研究目标,选取其核心结构组件布局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通信控制优化理念展开高效能设计研究.结合自动化灌溉系统的运行机理,从通信网络架构分层角度入手,建立灌溉系统参数计算处理模型.针对系统软件控制和硬件配置完成优化,选定灌溉作物进行灌溉试验,结果表明:此通信网络架构理念下的控制优化布局,可实现灌溉系统的响应准确率与决策准确率同步提升,系统运行稳定有效;整体系统的灌溉效率可达94.55%,满足智能化灌溉控制设计要求,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研究结果对于灌溉系统向智能化精准化提升有较好的启示意义.

    灌溉系统高效能设计通信控制优化网络架构决策准确率

    基于响应面分析下中草药移栽机的优化设计

    赵厚睿刘臻
    135-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中草药移栽机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中草药种植效率和质量.首先,选取移栽速度、移栽深度和移栽器械倾角 3 个因素作为设计变量,选取移栽成功率和移栽损伤率作为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采用多种传感器组合的控制系统,采用模糊控制算法进行控制,并通过试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出了最优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最优移栽速度为 0.2 m/s,最优移栽深度为 15 cm,最优移栽器械倾角为 25°;通过优化设计,中草药移栽机的移栽成功率提高了 11.8%,移栽损伤率降低了 9.6%,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移裁机响应面分析参数优化多传感器中草药

    基于光电对射阵列下谷物收获流量控制系统的设计

    刘成林郑世界
    142-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谷物收获过程中,由于谷物的性质不同及收获机械的工作状态不同,谷物的流量往往会出现波动或过大过小的情况,直接影响谷物的收获效率和质量,甚至会导致收获机械的故障.因此,对谷物的流量进行准确的控制和调节是非常重要的.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电对射阵列的谷物收获流量控制系统,可通过使用光电对射阵列检测收获机的运动状态和收获物料的流量,进而控制收获机的速度和工作状态,以实现谷物的准确收获和控制流量.试验验证表明:系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能够有效地控制谷物的流量,提高收获效率和质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谷物收获流量控制光电对射阵列传感器监测

    气吸式圆盘白萝卜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尹家巧李骅齐新丹孙新平...
    148-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白萝卜种子尺寸小、流动性差、形状不规则导致播种机吸种效果差、漏播率和重播率高等情况,设计了一款气吸式圆盘白萝卜播种机.通过对播种机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分析,计算吸附单粒种子的受力情况,建立了力学模型,并得到单粒最小吸附负压值;通过各级链数转动比,确定了播种机地轮与排种器链数关系.通过对吸种过程DEM-CFD耦合仿真单因素试验,计算确定播种机中排种器关键结构参数最优范围,即排种盘转速为 1~2 rad/s、风机负压为 4~5 kPa、吸孔直径为 2.4~2.8 mm;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田间试验,以排种盘转速、风机负压、吸孔直径为试验因素,以播种间距合格率指标、漏播率指标、重播率指标为评价标准,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利用Design-Expert 软件构造数学回归方程和响应曲面模型,分析了各个参数对播种合格率指标的影响变化,并利用软件最优化模块,确定了结构参数最优组合,即排种盘转速为 1.3 rad/s、风机负压为 4.6 kPa、吸孔直径为 2.5 mm.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播种行距合格率指标为92.35%,漏播率指标为 3.97%,重播率指标为 3.68%,满足白萝卜精量播种的农艺要求.

    气吸播种机耦合仿真田间试验正交试验白萝卜

    基于北方寒地冻土的螺旋式挖坑机设计与试验

    尹大庆王雪苏林峰
    157-164,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市场上缺少适宜冻土环境作业挖坑机械的问题,以适用于北方寒地的螺旋式挖坑机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哈尔滨的冻土参数并与硬质土壤进行对比,获得工作对象土壤参数.结合移栽白桦树苗所需穴坑尺寸,对挖坑机工作部件进行参数设计.根据运动学分析确定了升运土壤的临界转速,对挖坑机的工作参数进行分析,并得到了装置所需的功率.为便于开展试验验证,运用相似理论对试验装置和作业穴坑进行了等比例缩放,试验用钻头长度为400 mm,叶片长度为 200 mm,钻尖半径为 100 mm,转速大于 155 r/min,动力源额定功率为 4 kW.试验结果表明:当刀片组合方式为平刀-锯齿刀时,可以获得最短的挖坑时间.研究结果可为北方寒地秋冬季节冻土条件下,树苗移栽时螺旋式挖坑机的设计提供参考.

    挖坑机螺旋式冻土钻头

    三七土壤参数测定及挖掘铲优化研究

    刘梦飞周伟李西兴
    165-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三七挖掘过程中挖掘铲所受阻力过大的问题,对传统的平面三七挖掘铲进行了优化.首先,对三七土壤参数进行了试验测定,并通过离散元仿真得到了土壤的堆积角,经试验验证所选土壤参数的准确性;其次,采用离散元软件EDEM建立了挖掘铲的仿真模型,计算了其在挖掘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通过与平面铲对比验证了该结构可以降低挖掘铲在行驶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再次,以行进过程中所受阻力为指标对挖掘铲进行优化,分析挖掘铲的铲面弧度、铲尖角度、铲的间距和入土角度等参数对挖掘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铲面弧度为 116°、铲尖角度为 120°、铲的间距为 86 mm、入土角度为 12°时,挖掘阻力最小,相较于传统挖掘铲阻力降低了 23.6%;最后,对优化后的挖掘铲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平均误差为 2.78%,在 5%以内,满足设计需求.研究结果可为块茎类农作物挖掘铲的设计提供参考.

    挖掘铲三七阻力离散元

    玉米育种均格式锥体排种器仿真分析试验

    曹潘冬丁勇李振佐李国莹...
    173-177,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玉米育种试验过程中出苗率低、现有条播排种器播种不均匀无法满足试验要求等问题,在现有条播排种器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在锥体上增加均格的方式来提高排种均匀性,分析了锥体倾斜角度、均格数量和锥体转速对均格式锥体排种器排种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锥体转速为 0.8 rad/s、锥体倾斜角为 48.1°、锥体均格数量为30 个时,排种性能最优,排种均匀性变异系数降为 20.295%;影响排种均匀性的主次因素为锥体均格数量>锥体倾角>锥体转速.田间试验表明:对比无均格锥体排种器,优化后的均格式锥体排种器排种均匀性变异系数降低 18.73%,排种器的排种性能显著提升,能够满足小区试验要求.

    排种器均格式锥体排种均匀性仿真玉米

    模糊PID玉米免耕机排种施肥控制方法研究

    张红娟窦新宇
    17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免耕机播种量和施肥量的精确控制,基于模糊PID控制,设计了控制系统.首先,建立排种量模型,以排种轴转速为控制量;其次,建立施肥量控制模型,分析排肥轴转速、排肥轴长度和免耕机前进速度对于排肥量误差的影响,选择排肥轴转速为控制量;再次,采用模糊PID控制的方法,对驱动电机进行调速,进而实现对排肥轴和排种轴转速的控制,完成排种量和排肥量的调整;最后,对系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电机转速从 0 调整到 50 r/min的响应时间为0.8 s,施肥量变异系数分布区间为[2.6,4.1].

    模糊PID控制播种量模型施肥量模型玉米

    基于EDEM的榛子双层滚筒筛装置性能仿真试验

    鞠鑫林何晓宁王东伟尚书旗...
    185-188,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榛子脱苞后筛分效率低的问题,针对榛子脱苞后的物料状态设计了一种双层滚筒筛.运用EDEM仿真软件对其工作状态进行模拟,以滚筒转速、内外筛孔大小、螺旋叶片间距为试验因素,以筛分率和含杂率为评价指标,分析评估各因素对双层滚筒筛性能的影响,以获得双层滚筒筛的最佳工作参数.结果表明:当滚筒筛的内筛孔尺寸为 25 mm、外筛孔尺寸为 12 mm、转速为 36 r/min、螺旋叶片间距为 240 mm时,滚筒筛的筛分效率最佳.

    榛子滚筒筛EDEM仿真试验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棚室番茄果实识别

    陈翠琴孟清
    18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番茄的产量居世界前列,种植的主要方式为棚室种植,大多采用人工采摘,成本高、效率低,不利于种植产业的发展.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A-ENet模型的图像处理技术,用于棚室番茄果实的识别.A-ENet模型在EfficientNet运行时引入注意力机制,用于优化深度网络运算结果.EfficientNet通过调整、完善网络的宽度、深度等网络参数提升网络的识别准确率,同时在网络提取输入信号特征时引入注意力机制用于捕捉输入信号特征的权重信息,主动忽略环境因素对目标信号的干扰.A-ENet模型能够解决由于识别目标之间的细微差异产生的识别错误的问题,且能够减少随机环境因素对识别过程的干扰,提高识别成功率,对棚室番茄果实识别问题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A-ENet模型能够构建出效率更高、鲁棒性更强的目标识别系统.

    番茄果实EfficientNet注意力机制图像处理技术深度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