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原种椎谷笹(Sasaella glabra)叶片为对照,探究其变种靓竹(S.glabra'Albostriata')不同叶色表型叶片形态、结构与光合特性的关系.[方法]以原种及靓竹不同叶色表型叶片为研究对象,测量叶长、叶宽、叶面积、叶片干质量、叶色参数和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同时测得其光合日变化、光响应曲线、叶绿素荧光参数,按照叶色分区观察靓竹及原种叶片的荧光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进一步分析叶色参数与光合色素、光合色素与净光合速率、叶绿素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叶色表型叶片生物量差异显著,原种叶片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叶片干质量均显著高于靓竹叶片,靓竹叶片的各生物学特性指标随绿色面积增加而增加;不同叶色表型叶片间各叶色参数差异显著,随着绿色面积增加,反映叶片红绿程度的a*的绝对值同步增加,反映明亮度的L*、反映叶片黄绿程度的b*和反映叶片鲜艳度的C*的变化均同步减少.不同类型叶片荧光显微结构在细胞排列上差异不明显,主要区别在于靓竹黄区叶肉细胞无明显分化,叶绿体在叶肉细胞中零散分布,而靓竹绿区及原种叶片的叶肉细胞分化为指状臂细胞和梅花状细胞,叶绿体占据叶肉细胞;靓竹叶片黄区叶肉细胞内部结构与绿区及原种叶片叶肉细胞区别明显,主要体现在细胞壁加厚、细胞空腔大、内部较多降解物质、叶肉细胞分化不显著、叶绿体发育异常、嗜锇颗粒堆积等现象;同为绿色的靓竹叶片绿区和原种绿叶,其叶肉细胞结构和分化程度相似,相较于原种,靓竹叶片绿区叶绿体的嗜锇颗粒较多.4种叶色表型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叶色为纯绿色的原种椎谷笹各光合色素含量最高;3种不同叶色表型的靓竹叶片随着黄色条纹面积增大,光合色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各光合色素与a*的绝对值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L*、b*、C*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不同叶色表型叶片的光合日变化及光响应曲线差异显著,4种表型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呈正相关,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相反;叶绿素含量和初始荧光(F0)成正比,除F0以外的各叶绿素荧光参数差异不显著,PSⅡ光反应中心功能正常.[结论]靓竹不同叶色表型叶片的形态、结构和光合特性差异显著,叶色作为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表象,可反映叶片形态、结构与功能息息相关,具体体现在叶绿体的数量和发育状况能够影响叶绿素的含量,叶绿素含量与光合能力呈正相关,光合产物含量可以从叶面积等形态指标与叶干物质含量上表现出来,其复杂的调控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