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机使用与维修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机使用与维修
农机使用与维修

宋全礼

双月刊

1002-2538

njwx-88@163.com

0451-57311380

150501

哈尔滨市呼兰区临站街7-7号

农机使用与维修/Journal Farm Machinery Using & Maintenanc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农机维修行业唯一的国家级专业期刊。面向全国,面向基层,面向和平,主要报导农机和汽车的经营使用,维护保养,修理修复,检测改装等方面的新经验、新技术、新成果,适用于修理工、驾驶员、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教学人员等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电机学课程教学改革

    张晓娟张劼李红波党宏涛...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机学课程是电气相关专业一门不可或缺的重点核心课程.在"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背景下,阐释了电机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概括了电机学课程的授课特点及教学现状,集中探讨了如何应用目标驱动法、激励教学法、悬念制造法、循序渐进法及对比讨论法等诸多教学方法有效促进电机学相关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旨在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促进"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实现.

    "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电机学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工作过程的汽修特色课程一体化工作页的开发

    何晓珠蒙利武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发展尤为重要,要突出农业发展,农业机械化必不可少,需要更多的农业机械行业人才.农业机械构造与维修是横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特色课程,课程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熟练农业机械的保养与维修,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内容,更好地把课程教学和岗位要求有效融合在一起,对教材进行了一体化教学工作页的开发和探究.

    背景基于工作过程工作页

    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分析

    郭亚林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科技的进步,网络已经成为生活常态,而我国高校的教学工作也离不开信息化教育手段,因此实施信息化教育必将成为高职教学改革的突破口.结合混合式教学理念,针对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展开全面讨论,设计出符合当下教育发展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育模式的设计需要明确教育教改的思路与方向,同时敢于创新,突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内容.根据高职学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分析做了调研,为高职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教学模式

    关于中职学校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的新思考

    俞天元宗恒俊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当前中职学校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职学校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创新的方法,以及促进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一些思考.

    中职学校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

    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李建厅刘芳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应用到中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在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中,通过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全面内化电子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发展,对于学生专业素养提升十分有利.介绍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在中职电子技术教学的优势,并分析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在中职电子技术教学的策略.

    虚拟仿真技术中职电子技术教学

    工匠精神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郭勇蔡水山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目前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科技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各类新兴产业、新兴领域层出不穷,"十四五"规划提出了"绿色发展"战略,新能源汽车产业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的需要,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存在着大量的空白.在这种背景下,中职教师要从培养工匠精神的视角出发,探索优化课程设置,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尤其要注意的是,在实践训练中要把工匠精神融入到基础教学中,以此培养工匠精神,从工匠精神的内涵出发,多方位探讨工匠精神在目前新能源汽车技术及其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提出工匠精神在人才培养中的实践路径,为培养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的工匠精神提供了指导.

    工匠精神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培养

    水稻栽培的水肥管理与晒田时机合理选择

    宋喜津
    14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稻作为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其高质量生产能更好地保障社会的食品需求,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持续优化,我国的水稻栽培模式逐渐由小规模生产向大规模集约化经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农艺技术的合理实施将直接影响大面积水稻的产量与品质.在日常生产过程中,水稻的产量与品质受到生产管理技术的影响很大,合理实施水肥管理与晒田工作能够有效提升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基于此,从水稻植株特性与肥力需求展开分析,说明了水稻生产过程中水肥管理实施的关键技术,总结了水田晒田作业的时机选择与注意事项.

    水稻栽培水肥管理晒田时机

    东北地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及建议

    李辉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东北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利用方式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对目前东北各个地区农作物秸秆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进行分析,提出未来东北地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发展方向与研究重点,发展多元化秸秆利用方式,加快秸秆处理相关机械的深入研制与发展,对作物秸秆回收利用实施奖励政策,严禁秸秆焚烧的现象发生等,从农业、生态、社会3个方面阐述未来东北农作物秸秆发展的主要趋势,研究结果对于解决东北地区"秸秆量大难处理"的局面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

    东北地区农作物秸秆利用方式多元化利用

    玉米种子机械化脱粒及精选技术特征与发展趋势

    姜岩韩长生佟童许才花...
    15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种子的品质对于玉米栽培质量和经济效益影响很大,随着种子加工机械化逐步实现,在种子加工过程中应用了大量机械设备,能够完成玉米种子脱粒、精选、包衣、包装等处理.其中脱粒与精选作为种子机械化加工的重要工序,保持其技术先进性十分重要.介绍了近年来我国针对玉米种子脱粒和精选的部分研究成果,说明了玉米种子机械化脱粒的技术特征,总结了现阶段玉米种子加工过程的脱粒与精选关键技术,并对相关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玉米种子机械化脱粒精选发展趋势

    水稻秸秆机械化处理与再利用技术

    关桂娟
    15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资源与环境是时代的主题,随着社会对资源利用的逐步增强,很多传统的非常规资源逐渐体现出良好的应用价值.水稻秸秆是宝贵的可再生资源,尤其对于社会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来讲,水稻秸秆的可再生性能够为生产生活提供长期的能源,因此水稻秸秆的合理利用意义重大.在国家秸秆回收政策的指导下,近年来,我国各地的农业生产地区加强了秸秆回收的相关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基于此,重点分析了水稻秸秆的利用难点与存在问题,说明了水稻秸秆机械化处理的主要方式及其分类和流程,总结了水稻秸秆的再利用技术特征与有效途径,强调了秸秆机械化回收处理的重要意义.

    水稻秸秆机械化处理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