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李刚

双月刊

1674-7070

nxdxb@nuist.edu.cn

025-58731025 58731117

210044

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主办的学术类双月刊. 主要刊登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地理、遥感与测绘技术;机械仪器仪表、电气工程;地球科学;材料科学;化学与化工;生物学;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数学和物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 热忱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惠赐佳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二维可饱和吸收体在固态激光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崔志远常建华陶涛
    697-7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维材料具有低损耗、超快载流子响应以及宽波段的非线性吸收等特性,并且其层状结构更适合与光电器件结合,在超快光子学和光电器件领域产生了一系列的创新应用.类石墨烯材料已成功在可见、近红外和中远红外波段产生超短脉冲激光.本文综述了基于二维材料的可饱和吸收体在固态激光器中实现调Q以及锁模操作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基于二维材料的可饱和吸收体制备方法、可饱和吸收体的吸收机理及非线性吸收特性的测量手段,并总结了基于二维可饱和吸收体的固态激光器在工作波长、输出功率、脉冲宽度等方面的性能,最后对二维材料在先进激光器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二维材料可饱和吸收体固态激光器调Q技术锁模技术

    基于改进滑模观测器的PMSM无速传感控制设计

    柴成龙李娟李生权陈兴...
    710-7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滑模观测器(SMO)因高频抖振导致电机转子速度和位置难以准确估计,且速度环PI控制器鲁棒性和速度跟踪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滑模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无速传感控制设计.首先,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的滑模观测器后加入无限脉冲响应滤波器(IIR filter),以解决在滑模观测器输出中的高频噪声,并进一步采用连续的双曲正切函数代替不连续的符号函数,以改善系统抖振;其次,基于自抗扰控制器(ADRC)设计速度环,用以改善系统超调和转速之间的矛盾;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了硬件在环实验平台.仿真和结果表明,在相同负载和干扰条件下,相比传统无速度传感系统,本文所设计的自抗扰永磁同步电机无速传感控制能减小转速估计的抖振,且具有更优的鲁棒性和速度跟踪性能.

    永磁同步电机滑模观测器无限脉冲响应滤波器自抗扰控制器

    利用ICESat-2激光测高监测和评估鄱阳湖水位变化特征

    何明琴金双根张志杰郭孝祖...
    717-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ICESat-2卫星搭载了先进的光子计数激光测高仪,可实现对内陆中大型湖泊水位动态变化监测.本文利用ICESat-2 卫星2018-2020年逐月的ATL13 全球内陆水体数据估计和分析鄱阳湖水位变化特征,利用鄱阳湖湖口、星子和康山水文站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和误差修正,并结合各测站水位数据、降雨量数据分析鄱阳湖水位动态变化及其成因.结果表明:1)鄱阳湖年内水位变化剧烈,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6-10 月为高水位期,其他月份为低水位期,水位高峰期出现在 7-9 月,总体水位呈上升趋势.2)ICESat-2 测高水位与实测水位相关性R2为0.846以上,经过误差修正后相关系数高达 0.974.湖口站、星子站和康山站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 1.660、1.073 和 0.836 m,经过误差修正重新计算后,三站RMSE分别为 0.663、0.659 和 0.440 m,其测量精度提升约1 m.3)鄱阳湖水位变化与降雨量高度相关,1-2 月和 10-12 月降雨量较少,为枯水期,水位下降;3-10 月降雨量增多,为丰水期,水位上涨;降雨主要集中出现在7-9月,对应水位高峰期.

    ICESat-2测高卫星鄱阳湖水位监测降雨量

    结合潮位与DEM的红树林遥感识别研究

    张雪红葛州徽甄晓菊姜楠...
    727-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广西北部湾为研究区,针对潮位周期性变化导致稀疏低矮红树林难以被准确提取的问题,基于多潮位Landsat8 OLI图像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通过构建红树林识别决策树模型,并以支持向量机(SVM)为对照,评价结合潮位和DEM信息的决策树法提取红树林信息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高度、不同密度以及不同潮位红树林之间光谱差异均较大,稀疏低矮红树林也与阴坡林地、水体-陆生植被混合像元光谱存在严重"异物同谱"效应;2)无论是基于低潮位、高潮位图像,还是多潮位图像,相比未区分高度和密度,在SVM中将细分为高密红树林和稀矮红树林,其总体精度(分为红树林和非红树林两类)可分别提高4.65、4.41和7.22个百分点;3)基于多潮位图像及DEM的决策树模型识别的总体精度和 Kappa 系数分别为 98.80%和0.973,比SVM中最佳值分别高出1.62个百分点和0.035.因此,通过同时考虑红树林高度、密度、潮位和DEM等特征,可明显提高红树林遥感识别的精度.

    红树林Landsat8OLI潮位数字高程模型(DEM)决策树

    征稿启事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