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范欣生

双月刊

1672-0482

xbnjutcm@126.com

025-85811769,85811934,85811935

210046

南京市仙林大道138号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有影响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刊物,1959年创刊,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设有学术探讨、临床研究、方药研究、针灸推拿、医史文献临床报道、经验交流等专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周仲瑛"抓核心病机"学术思想探讨新病机十九条的产生与学术内涵

    刘珂谢鹏飞关惠芳李青伟...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周仲瑛教授"抓核心病机"思想在流行性出血热中应用的角度,探讨仝小林院士对周老经验的传承和发展。受周仲瑛学术思想的影响,结合时代背景,仝小林院士根据多年临证经验,提出新病机十九条,在《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的基础上丰富发展了病位、病因病机、疾病分类等方面的内容,关注疾病的全方位发展,使求机的过程体现在"动态、状态、态势"三方面,而不仅仅关注"刻下证",从而全方位关注疾病的发生发展,为中医在现代疾病诊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视角。

    周仲瑛审证求机新病机十九条仝小林

    《金匮要略》上气证治探讨

    刘明佳马勇
    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气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金匮要略》对上气诊治作了系统的论述,但后世医家对上气的词义认识不够统一。通过疏理《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相关条文,参考医学典籍,结合临床实际,认为《金匮要略》中的上气有病名及症状双重含义。作为疾病,其病位在肺,症状特点为气上冲,常引起咳嗽,或与咳、喘伴随发生,病机有寒、热、虚、实之别,《金匮要略》针对上气分为寒饮郁肺、饮热郁肺、虚热犯肺、痰饮壅肺四证进行辨治,既重视病机,亦重视药证的对应。故对经方证治的认识和理解,应辨证与方证互参,方能贯通经方之理法方药。

    金匮要略上气上气证治

    "诸病通用药"的体例构建及辨治模式探析

    季文达马骏肖正白敏...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草经集注》序录中的"诸病通用药"以其独特的"病-药"纲目体例及其临床实用性,受到医家追捧推崇,而被后世本草学著作和方书收录及发挥,为"专病专方""专病专药"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基础。陶弘景以《神农本草经》之"大病之主"为基础框架,以《伤寒杂病论》之方药为参考,以自身及他医用药经验为扩充创建了"诸病通用药"体例,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病症与药物主治之长进行联系、归纳和总结,创建了"病-药"纲目体例。"诸病通用药"体例的构建开辟了"专病专方""专病专药"的先河,为临床辨治提供新的组方思路。

    诸病通用药辨治模式专病专方专病专药本草经集注

    基于神经网络优化模型的中药复方安慰剂配色模拟研究

    李航黎盛强周恩丽王团结...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粒子群反向传播(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back propagation,PSO-BP)神经网络对中药复方颗粒剂安慰剂制备着色剂的用量进行预测,为中药复方颗粒剂安慰剂颜色的模拟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 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样品颜色参数L、a∗、b∗与色素质量分数的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优化BP神经网络权重和偏置,防止模型出现局部最小值,再采用线性降低权系数法和引入变异算子提高粒子群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以颜色综合评价指标(ΔE)为客观评价标准,验证试验结果。结果 训练结果表明,改进的PSO-BP神经网络拟合精度最高达到98。31%;预测结果表明,改进的PSO-BP神经网络的预测误差最小,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色差(ΔE)分别为 0。411 5、2。164 6、2。56;制备 3 种颗粒的验证样品进行验证,验证样品与模型药物的ΔE分别为 1。73、2。63、4。11,肉眼直观评价其中两组与模型药物色差较小。结论 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BP神经网络可模拟中药复方颗粒剂安慰剂制备着色剂用量预测,可作为安慰剂配色研究的推荐优化模型。

    中药复方颗粒安慰剂颜色模拟神经网络粒子群算法CIELab颜色系统

    香薷挥发油对吴茱萸有效成分透皮吸收的影响

    李秋娟梁亚芳舒娟贾聪玲...
    2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察香薷挥发油对吴茱萸药效成分的促渗作用以及其促透皮吸收的能力。方法 采用扩散池和大鼠离体皮肤进行体外透皮实验,以吴茱萸中多种成分作为指标,HPLC测定计算各成分累积透过量。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ATR-FTIR观察皮肤及角质层的变化,GC-MS测定挥发油给药后皮内贮存挥发油成分。结果 香薷挥发油对吴茱萸中多种药效成分均具有促渗作用,与阳性药氮酮相比,香薷挥发油对金丝桃苷、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累积透过量更大。且香薷挥发油中倍半萜成分及含量占比最大的麝香草酚更易在皮肤中贮存,可以扰乱角质层脂质结构,促进药物的渗透。结论 为透皮吸收促进剂的选择提供参考。

    香薷挥发油吴茱萸透皮吸收促进剂

    经典名方清胃散物质基准特征图谱及指标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曹杰楠李思盛华
    3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经典名方清胃散物质基准的HPLC特征图谱以及含量测定方法,控制其质量以保证后续制备。方法 遵循古籍并结合前期制备工艺的考察,制备 15 批清胃散物质基准,采用HPLC建立物质基准特征图谱,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 版)计算相似度;将 5 种药材中的 7 种指标性成分作为清胃散物质基准含量测定指标,建立其HPLC含量测定方法,并对 15 批样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特征图谱相似度均≥0。975,标定了 13 个共有峰,对 7 个共有峰进行了化学成分指认,分别为梓醇(1 号峰)、阿魏酸(5 号峰)、异阿魏酸(6 号峰)、盐酸小檗碱(7 号峰)、盐酸巴马汀(8 号峰)、丹皮酚(12号峰)、藁本内酯(13 号峰)。建立了 2 套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其一测定了梓醇、阿魏酸、异阿魏酸、丹皮酚的含量,规定了4 种成分含量应分别在 1。48~2。76、0。14~0。26、0。48~0。90、1。72~3。19 mg·g-1 之间;其二测定了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的含量,规定了 3 种成分含量应分别在 0。65~1。21、0。57~1。07、1。86~3。45 mg·g-1 之间。结论 通过清胃散物质基准特征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建立了清胃散物质基准的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简单可靠,为后续质量控制及制剂开发提供依据及基础。

    清胃散物质基准特征图谱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

    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设计空间的金银花-连翘药对水提取工艺研究

    崔婷李美洲甘力帆林嘉明...
    4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选金银花-连翘药对水提取工艺。方法 借助网络药理学对金银花-连翘潜在的活性成分进行初步筛选,再结合《中国药典》2020 年版一部金银花、连翘项下规定的质量标志物及参考文献确定指标性成分,同时以金银花-连翘药对的出膏率及指标性成分的提取率作为水提取工艺的关键质量属性(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s,CQAs),筛选关键工艺参数(Critical process parameters,CPPs),通过Box-Behnken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考察CQAs和CPPs之间的交互作用,构建金银花-连翘水提取工艺的设计空间。结果 筛选出酚酸类、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作为金银花-连翘药对的指标成分,饮片规格、提取时间、提取加水量为关键工艺参数。基于设计空间确定的最佳水提取工艺参数为:连翘饮片规格 0。8~1。2 cm,一煎加 12 倍量水,提取30~50 min,二煎加 10 倍量水,提取 25~30 min。结论 运用设计空间验证提取工艺所得的实测值与预测值基本一致,表明建立的方法稳定可靠,为金银花-连翘药对的工艺开发及质量控制提供思路。

    金银花-连翘网络药理学响应面法关键工艺参数关键质量属性设计空间法

    托里消毒散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对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陈浩张天琦马骁付秋悦...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托里消毒散对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托里消毒散高剂量组(MDX-H组)和托里消毒散低剂量组(MDX-L组),每组 10 只。大鼠背部皮瓣模型构建成功后,立即给予药物灌胃处理,每日1 次,连续14 d。观察术后各组大鼠皮瓣变化情况,并于术后第14 天测定各组大鼠皮瓣成活率;HE染色观察大鼠皮瓣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皮瓣组织p-p65 和p-IκBα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TNF-α、IL-1β、IL-6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通过Ki67 和CD31 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表皮基底层细胞增殖及血管再生情况。结果 与Model组相比,MDX-H组与MDX-L组术后14 d出现少量水肿,有少量炎性液体渗出,脱痂时间提前,皮瓣缺血坏死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皮瓣坏死面积显著减少,大鼠皮瓣成活率明显提高(P<0。01)。此外,托里消毒散可明显改善大鼠背部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病理形态,降低p-p65 和p-IκBα蛋白表达(P<0。001),降低血清中TNF-α、IL-1β、IL-6 炎性因子水平(P<0。05,P<0。01,P<0。001,P<0。000 1)。Ki67 和CD31 的差异也提示托里消毒散治疗加快了缺血皮瓣损伤后的再上皮化和血管的形成。结论 托里消毒散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加速上皮化和血管生成,发挥改善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托里消毒散缺血再灌注损伤皮瓣NF-κB信号通路炎症反应

    半夏有效成分环阿屯醇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梁雅婷姜雅宁孙永宁
    6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半夏有效成分环阿屯醇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在体外实验中,从 1~3 日龄的SD雄性大鼠乳鼠上提取原代心肌细胞,分为对照(Control)组、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组、环阿屯醇低剂量组(3 μmol·L-1)、环阿屯醇高剂量组(10 μmol·L-1)和SB203580 组。各组预给药干预后,在缺氧培养箱中缺氧培养 3 h,正常培养箱中复氧培养 3 h复制缺氧/复氧模型。利用CCK-8 检测各组心肌细胞活力,流式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 检测 p38 MAPK、p-p38 MAPK 的表达水平。在体内实验中,将 7 周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R)组,环阿屯醇低、中、高(0。2、0。5、1。0 mg·kg-1)剂量组。手术前 7 d 连续给药,通过小鼠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LAD)结扎30 min,再灌注 24 h的方式制备MIRI模型。小动物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小鼠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左室缩短分数(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TTC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心脏的缺血梗死面积的变化;HE 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心肌组织的变化;Western blot 检测小鼠心肌组织中 p38 MAPK、p-p38 MAPK、IL-6及TNF-α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I(cTnI)、细胞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体外实验中,与 H/R 组相比,环阿屯醇预处理组和SB203580 组的心肌细胞活力有明显提高(P<0。05),细胞凋亡率有所下降(P<0。05),可以下调IL-6 表达水平(P<0。01),降低p-p38 MAPK/p38 MAPK的比值(P<0。05,P<0。01)。体内实验证明,与I/R组相比,中、高剂量环阿屯醇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LVEF、LVFS及CO值(P<0。05,P<0。01),减少心肌缺血梗死面积(P<0。05),提高心肌功能,有效保护心肌组织纤维,下调小鼠血清中CK-MB、LDH、cTnI、IL-6 和 TNF-α 水平(P<0。05);环阿屯醇高剂量组降低 p-p38 MAPK/p38 MAPK 的比值(P<0。05),减少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 环阿屯醇预处理可以保护小鼠心功能,减轻MIRI,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38 MAPK磷酸化,减轻炎性反应有关。

    环阿屯醇缺氧/复氧缺血/再灌注损伤p38MAPK炎性反应

    补肾育阴调冲方治疗肾阴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不孕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

    徐玲彭雪梅邓磊胡建菊...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补肾育阴调冲方治疗肾阴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20 年 10 月至2023 年4 月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门诊的60 例肾阴虚型DOR不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安慰剂组和补肾育阴组各 30 例,2 组患者均给予脱氢表雄酮(DHEA)口服治疗,安慰剂组加服安慰剂,补肾育阴组加服补肾育阴调冲方,2组疗程均为 3 个月。治疗前后观察中医证候积分及生育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和雌二醇(E2)水平变化情况,治疗期间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后记录2 组患者的妊娠率。结果 治疗后,补肾育阴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明显减少(P<0。01),优于安慰剂组(P<0。01);2 组患者生育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P<0。01),补肾育阴组优于安慰剂组(P<0。05);补肾育阴组双侧窦卵泡个数(AFC)显著增加(P<0。01),优于安慰剂组(P<0。01);2 组患者血清AMH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P<0。01),补肾育阴组高于安慰剂组(P<0。01);2 组患者血清E2 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补肾育阴组低于安慰剂组(P<0。01);补肾育阴组患者血清FSH水平显著降低(P<0。01),优于安慰剂组(P<0。01);补肾育阴组的总妊娠率优于安慰剂组(P<0。05);治疗期间 2 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补肾育阴调冲方能显著提高DOR不孕患者的妊娠率,在改善卵巢功能的同时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提高生育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补肾育阴调冲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不孕肾阴虚型妊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