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范欣生

双月刊

1672-0482

xbnjutcm@126.com

025-85811769,85811934,85811935

210046

南京市仙林大道138号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有影响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刊物,1959年创刊,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设有学术探讨、临床研究、方药研究、针灸推拿、医史文献临床报道、经验交流等专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医大师周仲瑛融贯古今创建病机理论新体系学术思想述要

    叶放吴勉华周学平程海波...
    1071-10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概述了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以创建中医病机理论新体系为核心学术思想的探索历程、学术意义,对其理论内涵进行解读.作为中医高等教育教材建设的开拓者,周仲瑛教授创建了中医内科脏腑辨证纲要,坚持不懈开展病机理论创新研究,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充实、发展了中医理论学术体系.在对外感热病和内伤急难症临床诊疗过程中,系统创建了瘀热论、癌毒论等病机新理论,据此立法用药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感悟出辨识病机是辨证论治的关键环节.周仲瑛教授晚年以整体观为指引,提出"病机十三条",构建了中医病机辨证新体系,突出复合病机、病机要素因果链对临床复杂性病证的指导价值,形成以"审证求机,活化辨证"思想为灵魂的理论.该理论突破了从单一病机或固定证型辨证论治的僵化思维,以整体观思想重构了中医理论框架,是现代中医学的一次重大学术创新.

    中医理论辨证论治病机病机十三条学术思想周仲瑛

    从生物钟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探析调周法的科学内涵

    谈勇陈婕张玉涵夏桂成...
    1080-1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立足于中医学天人相应的观点,重视女性生殖节律中的阴阳消长转化,创立"调整月经周期节律法".女性的特殊生理现象表现在周期节律上,生物钟是产生和调节生物体生理行为和规律的内在机制,生物钟基因广泛表达于卵巢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及黄体细胞中,并且参与类固醇激素的合成、卵泡体细胞的分化、卵泡发育以及排卵等多个生理过程,在女性生殖内分泌中发挥重要作用.昼夜节律紊乱可导致女性月经失调、卵巢功能障碍、内分泌代谢紊乱等生殖疾病.中医时间医学与生物钟节律系统有共通之处,充分认识生物钟对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揭示其科学的内涵,明确其调控方法和机制,对抵御生殖障碍性疾病,优化生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调周法生物钟卵巢功能女性生殖

    邹氏肾科治肾学术传承及经验概要

    王钢周恩超易岚朱俊...
    1087-1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从医从教六十余年,继承了孟河医派第三代传人、一代名医、肾病宗师、著名中医学大师邹云翔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带领邹氏肾科团队不断探索与开创治肾新理论、新治法、新方药,在中医肾脏病领域树起一面旗帜,建立了完整的中医肾病辨治体系,研究成果逐年、逐项推广应用到全国.邹氏肾科治肾学术经验概要为:学习精研经旨,博采众术,创新发展;立足维护肾气,补益肾元,兼顾五脏;辨证强调虚实,燮理三焦,调治气血水;辨别标本缓急,分期分段,施用变法;诸类肾病癥结,不离营血,活血为本;治法主张和缓,平淡之法,方为神奇;用药崇尚轻灵,轻药重投,善用药对;给药途径多样,药食并用,膏滋保健.

    邹氏肾科邹云翔邹燕勤慢性肾脏病名医经验孟河医派

    伏风理论指导儿科过敏性疾病辨证论治

    汪受传
    1097-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特禀质儿童的体质特点是伏风内潜,一旦患儿为外来"虚邪贼风"所引,则发生如鼻鼽、风咳、哮喘、风瘾、湿疹等"风病"(过敏性疾病).这类风病治疗应当以消风法为主,辨证配用散邪、除湿、润燥、豁痰、凉血、养血、固表等治法治疗.介绍了如何以伏风理论认识小儿鼻鼽、风咳、哮喘、风瘾、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辨证,以及以消风法为主治疗这些疾病的有效经验方药.

    伏风消风法过敏性疾病辨证论治

    经方热背景下的学术思考

    黄煌
    1103-1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经方热的背景下对中医学术的发展进行了思考.提出中医学的发展必须重视数千年的人用经验,敬畏经验;厘清医经、经方的关系,让《伤寒论》回归自己的轨道;方证相应是对中医临床精准用药的追求,这种精准用药是建立在人用经验、整体观和规范上的,并包括经方煎服法和将息法等内容;中医临床还需要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认为经方热的出现,是一次学术思想的调整,是为中医学传承和高质量发展所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其背后蕴含着诸多学术思想动向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经方热人用经验《伤寒论》方证相应精准用药形象思维直觉思维

    基于癌毒理论探讨胃癌前病变的辨治思路

    於丙寅李文婷吴勉华
    1109-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癌前病变是一类具有明显癌变危险的胃部慢性疾病,早期干预胃癌前病变,是胃癌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吴勉华教授基于脾胃功能特点和癌毒理论,认为情志不畅是胃癌前病变的诱发因素,脾胃虚弱是基本病机,痰瘀互结是关键病机,癌毒蓄积是病理特征;辨证以辨病位、辨病理因素、辨病性为要点;治疗以疏肝利胆为先,运脾和胃为本,化痰祛瘀为治疗核心,抗癌解毒贯穿始终;注重病机的兼夹转化;遣方用药以理气不伤阴、滋阴不碍脾、化瘀不伤正、补益不助邪为主要原则,从而发挥中医药优势与特色,为胃癌前病变的临床诊治提供思路与借鉴.

    胃癌前病变癌毒理论辨治思路病机中医理论

    中药资源化学学科引领中药资源全产业链循环利用与绿色发展的创新与实践

    段金廒郭盛宿树兰郭兰萍...
    1114-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资源化学学科的概念、内涵与外延、目标与任务等的提出及建设发展已 20 年.回顾 20 年的建设发展历程,围绕中药资源的科学生产与有效利用不断探索与创新实践,理论内涵进一步丰富,研究模式进一步完善,技术体系进一步拓展,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并得到推广应用,服务于中药资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中药资源全产业链提质增效与绿色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随着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增长和产业链的不断拓展延伸,中药农业与中药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及副产物与日俱增,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已成为行业发展面临的新的重大问题.以中药资源全产业链循环利用与低碳绿色发展的模式建立与实例分析,以及中药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产业示范园区创建为主线,展示近些年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以期为中药资源产业由线性经济模式向循环经济模式的低碳绿色转型提供示范和参考,为中药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和新质生产力创造提供借鉴,为推动中药资源产业领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低碳绿色提供助力.

    中药资源中药资源产业中药农业中药工业废弃物及副产物循环利用低碳绿色发展

    食管解剖与功能认识的中医源流探析

    沈洪徐锋胡静怡朱磊...
    1123-1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管,中医称其为水谷之道路,从汉代至今两千余年以来,中医对其解剖与功能的认识也逐渐深入,可分为文字描述时期、图谱绘制时期、中西汇通时期三个阶段.文字描述时期,《黄帝内经》《难经》记载了食管的长度与功能,但较为简略;图谱绘制时期,绘制了食管的解剖图谱,细化了对食管解剖与功能的描述;中西汇通时期,西方解剖学的传入使中医重新认识了食管的解剖与功能,并出现了食管相关疾病的诊疗医案,中医对食管的生理病理及解剖、功能的认识逐渐完善.选择食管作为观察中医脏腑学说的切入点,旨在说明中医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既基于对脏腑解剖功能的观察并不断完善,同时又对生理功能进行系统整合,形成了具有功能态的高度集成系统,以便于运用天然药物进行调整治疗,这是有别于西方医学的鲜明特色,并能与时俱进地吸纳现代研究成果,不断完善理论和治疗体系,从而获取强大的生命力,造福于人类.

    食管解剖食管功能中医源流中西汇通

    基于"治未病"理念的中医药全周期防治高血压策略

    邹冲方祝元
    1129-1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治未病"理念与高血压的中医药全周期防治相结合,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变防衰"三方面强化高血压全周期干预的 3 级中医药防治策略,从而早期干预高血压前期、阻断高血压进展、保护靶器官,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高血压防治方面的特色和优势,为中医药在高血压防治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高血压治未病全周期中医药防治策略

    中西医结合肿瘤"病-期-机-证-靶"诊疗新模式的构建

    王俊壹李柳程海波
    1136-1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和西医是两种独立的医学体系和诊疗模式,在强调肿瘤综合治疗的现今,探索并构建一种中西医结合肿瘤诊疗新模式意义重大.传统中医治疗肿瘤重视整体观、治未病,具有整体调节机体、实现带瘤生存、预防复发转移等优势,但在现代医学背景下,其面临诊断不明确、治疗不精准、疗效不确切、机制不清楚等难题.为了切实提高肿瘤治疗的临床疗效,该文基于传统中医的特色和优势,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提出"病-期-机-证-靶"的诊疗思路,初步构建中西医结合肿瘤诊疗新模式,以期实现中西医优势互补、协同增效.

    肿瘤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辨病辨期辨机辨证辨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