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范欣生

双月刊

1672-0482

xbnjutcm@126.com

025-85811769,85811934,85811935

210046

南京市仙林大道138号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有影响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刊物,1959年创刊,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设有学术探讨、临床研究、方药研究、针灸推拿、医史文献临床报道、经验交流等专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探索

    王俊壹李柳沈卫星吴勉华...
    217-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虽然目前中西医结合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治疗的专家共识,但尚未形成成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通过探索构建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即中西医协同治疗、中医姑息治疗和中医防变治疗,覆盖恶性肿瘤不同阶段,以期在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与特色.

    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协同治疗姑息治疗防变治疗

    中医药防治儿童变应性鼻炎策略

    戴启刚李涛钱香窦玉珠...
    223-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变应性鼻炎是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难以实现根治或有效且稳定的远期治疗目标.中医药防治儿童变应性鼻炎靶点广泛、作用持久且不良反应少,优势明显.提出变应性鼻炎发病多由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外风引动伏风,两风相合而致.应采取发作期疏外风、抑伏风、宣肺利窍治其标,缓解期防外风、平伏风,调补肺脾肾治其本的中医药分期论治策略;同时应注重未病先防,包括避免先天禀赋因素的不良影响、避免后天环境因素的诱导发病、扶正御邪避其贼风,既病防变以及瘥后防复的全阶段预防.

    儿童变应性鼻炎中医药分期论治全阶段预防防治策略

    外感热病共性病机及传变机制探讨

    魏凯峰杨进
    229-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外感热病共性病机及传变机制.指出外邪侵袭,导致卫气抗邪,正邪相争,阳气壅郁,从而表现出一系列的热病证候,病机特点为"郁-虚".以"气血-体用"论概括热病证候传变规律,将热病病程概括为气、血两个阶段,其中气分阶段包括卫分等,以功能失调为主;血分统营分,以实质损害为主,兼有更加严重的功能失调.外感热病重症转化病机包括热盛动血、热闭心包、热盛动风、化源欲绝、少阴虚寒及正气外脱等.

    外感热病共性病机传变机制卫气郁伤寒论温病条辨

    基于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论治衰老所致认知障碍

    李雅文李红蓉陆璇申晓刚...
    234-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衰老以认知障碍为主要表现,随老龄化加剧,已然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认为精为生命起源,气是生命动力,神是生命体现.以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为指导提出衰老所致认知障碍的关键病机及相应治法,肾精虚衰,脑髓失充为根本,元气亏虚,脑络失通为关键,脑神失养、神机失用为表现,治以补肾填精充脑髓,温扶元气通脑络,充养脑神运神机,以期对延缓和防治衰老所致认知障碍有所裨益.

    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衰老认知障碍

    黄芪-莪术-重楼配伍激活PERK/eIF2α/ATF4信号通路介导抑制结直肠癌生长转移作用研究

    张慧兰郭文晖苏婷婷陈思...
    240-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黄芪-莪术-重楼(芪-术-蚤)配伍通过激活PERK/eIF2α/ATF4 信号通路介导内质网应激(ER stress)抗结直肠癌生长、转移相关作用.方法 BALB/c 雄性小鼠 30 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5-氟尿嘧啶(5-FU)组(25 mg·kg-1)、芪-术-蚤高剂量组(5.85 g·kg-1)、芪-术-蚤低剂量组(2.925 g·kg-1),每组 6 只,构建结直肠癌原位移植瘤小鼠模型,给药 15 d后,通过肿瘤体积大小变化评估芪-术-蚤配伍对肿瘤生长的干预效果;通过HE染色评估芪-术-蚤角药配伍干预后小鼠肝脏组织、肿瘤组织变化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PERK/eIF2α/ATF4 信号通路和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芪-术-蚤高剂量组肿瘤体积明显减小(P<0.000 1)、肝脾转移灶较不明显,肝组织 和肿瘤组织病理染色结果产生变化,下调氧化应激相关指标GSH-Px、SOD水平,上调MDA水平,上调ER stress相关蛋白磷酸化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PERK)、磷酸化真核启动因子 2α(p-eIF2α)、转录激活因子 4(ATF4)等的表达,上调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下调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锌指转录因子(Snail)的蛋白表达水平,抑制EMT过程.结论 芪-术-蚤角药配伍可能通过激活PERK/eIF2α/ATF4 通路诱导持续的ER stress,影响结直肠癌EMT过程,从而抑制结直肠癌的生长转移.

    芪-术-蚤角药内质网应激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结直肠癌

    温肾通络止痛方抑制巨噬细胞衰老改善BMSC成骨分化和老年性骨质疏松模型小鼠骨丢失的研究

    张天驰李沐哲牛园园郭杨...
    249-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温肾通络止痛方调控巨噬细胞衰老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SOP)的干预作用.方法 利用过氧化氢制备衰老巨噬细胞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含药血清低剂量组、含药血清高剂量组.β-半乳糖苷酶染色以及qPCR、Western blot检测衰老指标p21 和p53 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探讨含药血清对巨噬细胞衰老的影响.使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染色和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检测巨噬细胞线粒体功能.qPCR检测巨噬细胞极化相关分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CD206、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mRNA水平,免疫荧光检测巨噬细胞极化相关分子精氨酸酶(Arginase,ARG1)和iNOS的蛋白表达,评估含药血清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qPCR检测成骨相关指标骨钙蛋白(Osteocalcin,OCN)、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 Ⅰ α 1,Col1a1)、Runt相关转录因子 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的mRNA水平以及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评估含药血清处理的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成骨分化的影响.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温肾通络止痛方低剂量组、温肾通络止痛方高剂量组,D-半乳糖制备SOP小鼠模型.Micro-CT分析小鼠股骨微结构,HE染色检测小鼠股骨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胫骨衰老相关分子p21、p53 和成骨相关指标OCN、Runx2 蛋白表达水平,qPCR检测小鼠胫骨衰老相关分子p21、p53 mRNA和巨噬细胞极化相关分子IL-6、iNOS、CD206、IL-10 mRNA的表达水平,评估温肾通络止痛方对小鼠SOP模型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温肾通络止痛方含药血清干预后,衰老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21 和p53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P<0.01,P<0.001).此外,含药血清可显著抑制H2 O2 诱导的巨噬细胞ROS的产生(P<0.05,P<0.001)、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5).含药血清处理后,巨噬细胞M1 相关基因iNOS的mRNA表达下调(P<0.01),M2 相关基因CD163 和CD206 mRNA表达上调(P<0.05),iNOS荧光强度显著降低(P<0.01),ARG1 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加(P<0.05).含药血清处理的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可增加ALP阳性细胞数(P<0.01,P<0.001)、茜素红阳性面积(P<0.05),以及升高成骨相关基因Runx2、Col1a1 和OCN mRNA表达(P<0.05,P<0.01).Micro-C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温肾通络止痛方组小鼠股骨BMD、BV/TV、Tb.N显著增加(P<0.05,P<0.01,P<0.001),Tb.Sp显著降低(P<0.05,P<0.01);HE结果显示,骨小梁明显改善,数量增多变宽.此外,温肾通络止痛方可显著抑制D-半乳糖诱导的小鼠胫骨衰老相关基因p21 和p53 mRNA和蛋白上调(P<0.05,P<0.001,P<0.000 1),促进成骨相关指标OCN、Runx2 蛋白表达(P<0.01,P<0.000 1),促进M1 相关基因IL-6 和iNOS下调(P<0.05),同时可促进M2 相关基因IL-10和CD206 表达(P<0.05,P<0.01).结论 温肾通络止痛方可能通过抑制巨噬细胞衰老,促进BMSC成骨分化,从而发挥抗骨质疏松效应.

    老年性骨质疏松温肾通络止痛方巨噬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

    越鞠丸干预CUMS小鼠对抑郁样行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及PACAP/PAC1-R表达的影响

    王艳高田田王子颖陈刚...
    261-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越鞠丸对抑郁共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小鼠抑郁样行为和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越鞠丸低剂量组、越鞠丸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构建共病模型,通过行为学检测、尼氏染色评估小鼠抑郁样行为和神经元损伤;胃肠组织病理、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评估胃肠功能;ELISA法检测PACAP、VIP、IL-6、TNF-α、BDNF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AC1-R、Vipr1、Vipr2 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小鼠表现出抑郁样行为,海马尼氏体数量减少,胃肠运动减慢,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升高(P<0.05,P<0.01),PACAP、VIP、BDNF表达降低(P<0.05,P<0.01),海马、胃窦、十二指肠组织PAC1-R、Vipr1、Vipr2 表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越鞠丸低、高剂量组可改善除Vipr1、Vipr2 之外的其他上述指标(P<0.05,P<0.01).结论 越鞠丸可通过PACAP/PAC1-R降低炎症因子,升高BDNF水平,改善CUMS小鼠抑郁样行为和功能性消化不良.

    越鞠丸PACAPPAC1-R抑郁功能性消化不良

    水牛角含巯基类成分解热效应评价研究

    黄思莹冯旗园包旺林黄潇正...
    268-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水牛角含巯基类成分(-SH active fractions,SHF),评价其解热效应.方法 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二硫苏糖醇(SDS-DTT)联合提取法制备水牛角SHF,并采用Ellman法测定游离巯基(-SH)浓度;基于nano LC-MS/MS分析表征水牛角SHF物质组成.采用脂多糖(LPS)建立大鼠发热模型评价水牛角SHF解热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测定血浆中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测定下丘脑环磷酸腺苷(cAMP)、PGE2、TNF-α的水平;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的方法,探究水牛角SHF对发热大鼠血浆代谢物干预情况.结果 SDS-DTT联合提取法可有效制备水牛角SHF,其中主要成分为含丰富半胱氨酸残基(Cysteine,Cys)的Ⅰ型、Ⅱ型角蛋白、角蛋白相关蛋白等,SHF的-SH占蛋白质比例较水牛角水提液提高了约 20 倍.发热大鼠给予水牛角SHF 0.5 h后大鼠体温显著下降(P<0.01),且解热效应持续 4.5 h;同时显著降低血浆及下丘脑PGE2、IL-1β、TNF-α、cAMP等水平.从空白组与模型组血浆样本中共鉴定出137 个潜在差异代谢物,水牛角SHF可回调其中 31 个代谢物,包括溶血磷脂酸、磷脂酰肌醇、磷脂酸、甘油三酯、磷脂酰胆碱等,主要涉及甘油磷脂代谢通路.结论 水牛角SHF解热效应确切,给药剂量为水提液的 1/10 即可显示与其相当的解热效应,为水牛角清热功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水牛角含巯基类解热抗炎非靶向代谢组

    蒙药京大戟奶制前后肠道毒性变化及成分分析

    刘璐郁红礼吴皓王欣之...
    27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蒙药京大戟奶制前后肠道毒性变化与成分组成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小鼠灌胃给予生品京大戟、牛奶浸泡京大戟(奶制)及水浸泡京大戟(水制)的 95%乙醇提取物,以粪便含水量、小鼠各肠段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水平为指标,考察京大戟奶制前后的泻下作用及肠道致炎毒性变化;采用LC-MS/MS分析京大戟奶制前后 95%醇提取物的成分组成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京大戟生品、水制品可导致小鼠粪便含水量及各肠段TNF-α和IL-1β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生品组相比,奶制品组各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水制品组则无显著差异,表明水制不能起到减毒作用,辅料牛奶是降低京大戟毒性的关键辅料.质谱分析结果显示,京大戟中共鉴定出 50 个成分,其中萜类成分 38 个,酚酸类成分 6 个,其它成分 6 个,奶制后各成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对生、制品京大戟质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发现,生、制品成分可明显聚为 2 类,通过t检验筛选出生、制品的 13 个差异性成分,其中 11 个是萜类成分,表明京大戟奶制后萜类成分组成发生显著变化.炮制后牛奶辅料残液中检测出来源于京大戟的 17 个成分,其中 16 个为萜类成分,表明京大戟萜类成分在炮制浸泡过程中转移至辅料牛奶中.结论 京大戟奶制后毒性降低、泻下作用缓和,其减毒机制可能与牛奶浸泡炮制过程中,萜类成分转移至牛奶中,饮片中毒性成分含量降低有关.

    京大戟奶制肠道毒性萜类成分差异性成分

    多成分含量测定结合抗氧化活性的化学计量学分析筛选五味子标准汤剂质量标志物的研究

    林伟雄王寿富陈仕妍陈清怡...
    289-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五味子标准汤剂抗氧化活性的质量标志物.方法 采用基于一测多评法(QAMS)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 15 批五味子标准汤剂的质量;采用DPPH法和ABTS法测定 15 批样品的抗氧化活性,并借助灰色关联度(GRA)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R)分析 8 种成分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关联.采用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候选质量标志物与抗氧化核心靶点的结合性,同时对单体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实验验证.结果 QAMS法与外标法(ESM)的含量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并推测原儿茶酸、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乙、五味子乙素为五味子标准汤剂的质量差异成分.根据GRA和PLSR结果,上述 4 个质量差异成分可作为抗氧化能力的备选标志物.分子对接结果显示 4 个候选质量标志物与抗氧化相关靶点具有良好的亲和力.研究认为五味子标准汤剂的抗氧化作用可能是多种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单体成分验证结果显示原儿茶酸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并呈现剂量依赖关系,最符合作为质量标志物的特征,因而可能作为五味子标准汤剂抗氧化的质量标志物.结论 基于UPLC含量测定法和体外抗氧化实验,预测了五味子标准汤剂中的潜在抗氧化活性物质,也为五味子其它相关制剂的质量评价提供合理依据.

    五味子标准汤剂一测多评抗氧化质量标志物化学计量学分子对接原儿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