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范欣生

双月刊

1672-0482

xbnjutcm@126.com

025-85811769,85811934,85811935

210046

南京市仙林大道138号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有影响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刊物,1959年创刊,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设有学术探讨、临床研究、方药研究、针灸推拿、医史文献临床报道、经验交流等专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中药炮制智能化转型升级发展新路径探讨

    李林李伟东苏联麟季德...
    653-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中药饮片炮制生产存在主观性强、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低、智能化程度缺乏等问题,为加快推动中药炮制智能化转型升级,深入剖析当前中药饮片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生产模式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针对传统中药炮制基础理论缺乏现代科学阐述、在线数字化质量表征技术缺失、生产装备智能化水平较低及优质饮片评价标准缺失等问题,以"新质生产力"形成为导向,提出以科技创新为驱动,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手段深入探讨中药炮制机理,明晰饮片炮制过程"药性-质量"关联规律,应用仿生传感与人工智能实现饮片全息质量表征、云边协同大数据系统助推生产线智能升级,构建"物理-化学-生物"多模态数据融合的优质饮片评价体系,促使中药炮制过程向更高效、精准、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推动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中药炮制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多模态炮制火候转型升级

    从子午流注学说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

    郭倩陈婕李晓欣彭尧...
    661-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子午流注学说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治疗.子午流注学说是将自然界的时间、空间与人体内在节律相结合的中医时间医学.PCOS以生殖月节律的消失为主要特征,病机以肾虚为本,阴盛而阳虚、阳亢而阴虚、阴阳气不相顺接是其病机关键.PCOS患者昼夜节律紊乱,核心时钟基因的振荡衰减,导致卵巢中的昼夜节律基因定时中断,肾中阴阳转化失衡,气血流注与时间节律不同步,故治疗重在燮理阴阳,重建女性正常的生殖节律.运用子午流注学说,结合女性生殖生理特点,选择不同的给药时间及按时辰值经取穴,有助于解开女性生殖系统的"时间密码",帮助临床调经种子助孕及治未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午流注学说生物节律肾虚阴阳

    从胆辨治糖尿病胃轻瘫

    孙超凡冯兴中高慧娟林宇涵...
    668-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糖尿病胃轻瘫(DGP)的治疗,中医学既往多从升清降浊、辛开苦降等法论治,以调理脾胃气机升降,恢复中焦运化为最终目的.通过探讨胆与脾胃的生理联系及其与DGP的病理联系,认为胆腑同样也参与了机体的血糖控制及消化活动,与该病的发病密切相关.胆为少阳枢机,内藏精汁,内寄相火,主升发疏泄,司决断情志,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与胆密切相关.当胆腑功能出现异常时,机体亦会有肠道菌群失调、胃肠激素紊乱、胃排空延迟、血糖升高等改变,这与现代医学对于DGP的发病认识相符合.提出"木郁达之"的治疗原则,随证治疗DGP,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糖尿病胃轻瘫发病机制胆胃失和

    基于液质联用和模拟炮制的诃子汤制狼毒大戟减毒机制研究

    张巧陈富贵曹杰郁红礼...
    674-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液质联用(LC-MS)和模拟炮制初探诃子汤制狼毒大戟的减毒机制.方法 采用LC-MS分析狼毒大戟诃子汤制前后和狼毒大戟生品二氯甲烷部位诃子汤模拟炮制后的化学成分变化;小鼠分别灌胃给予狼毒大戟生品乙醇提取物、狼毒大戟水制品乙醇提取物、诃子汤乙醇提取物、狼毒大戟诃子汤制品乙醇提取物、狼毒大戟生品二氯甲烷提取物、狼毒大戟诃子汤制品二氯甲烷提取物、狼毒大戟生品二氯甲烷部位诃子汤模拟炮制提取物,以粪便含水量、TNF-α和IL-1β的释放水平以及肠道病理损伤情况评价诃子汤制狼毒大戟和诃子汤模拟炮制狼毒大戟生品二氯甲烷部位的毒性变化.结果 狼毒大戟中共鉴定出 115 种化合物,诃子汤中共鉴定出 53 种化合物.狼毒大戟经诃子汤炮制后有 58 种化合物的含量显著降低,12 种化合物的含量显著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狼毒大戟生品组及其水制品组的粪便含水量、TNF-α和IL-1β的释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肠道损伤明显.与狼毒大戟生品组相比,诃子汤组和狼毒大戟诃子汤制品组的粪便含水量、TNF-α和IL-1β的释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肠道损伤得到修复.狼毒大戟生品二氯甲烷部位经诃子汤模拟炮制后,二萜类化合物和鞣质酚酸类化合物的离子强度变化率分别为-6.75%~8.09%和 66.06%~100.00%.狼毒大戟诃子汤制品二氯甲烷部位二萜类化合物的离子强度变化率为-9.92%~54.72%,无鞣质酚酸类化合物.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狼毒大戟生品二氯甲烷部位组和狼毒大戟诃子汤制品二氯甲烷部位组的粪便含水量、TNF-α和IL-1β的释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肠道损伤严重.与狼毒大戟生品二氯甲烷部位组相比,狼毒大戟生品二氯甲烷部位诃子汤模拟炮制组的粪便含水量、TNF-α和IL-1β的释放水平显著降低(P<0.01),肠道未见明显损伤.结论 诃子汤制能缓和狼毒大戟肠道毒性,其减毒机制可能是狼毒大戟在炮制过程中引入的诃子汤中大量的鞣质酚酸类化合物在动物体内起到了药理拮抗作用.

    狼毒大戟诃子汤液质联用模拟炮制炎症因子

    温经活血外治法通过抑制NGF/TrKA信号通路改善膝骨关节炎外周痛敏的机制研究

    李明超张力时孝晴廖太阳...
    693-7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NGF/TrKA信号通路探讨温经活血外治法减轻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外周痛敏的效应及机制.方法 30 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KOA组和易层组,通过前交叉韧带切断术(ACLT)进行KOA造模,造模后 14 d,易层组大鼠予以易层贴敷治疗.不同时间点测定大鼠外周痛敏阈值,对大鼠软骨切片进行HE、Aggrecan、Ⅱ型胶原染色;滑膜切片进行HE、天狼星红、镀银染色及免疫染色;Western blot法测定滑膜及复合体经神经末梢逆转运至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组织中NGF/TrKA信号通路的关键分子NGF、TrKA,炎症指标IL-1β,疼痛介质TRPV1,泛神经标记物PGP9.5、S100 等蛋白表达,qPCR测定相应基因表达,ELISA法测定大鼠外周血中NGF、SP含量.结果 与KOA组相比较,易层组大鼠冷痛敏和机械痛敏阈值增加(P<0.05,P<0.01);滑膜组织中NGF、TrKA、TRPV1、IL-1β、PGP9.5 等蛋白和基因表达下降(P<0.05,P<0.01);DRG组织中TRPV1、PGP9.5、S100 等蛋白和基因表达下调(P<0.05,P<0.01).结论 温经活血外治法可抑制NGF/TrKA信号通路,下调NGF、TrKA、TRPV1、IL-1β、PGP9.5 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并可能抑制感觉神经纤维萌发,改善大鼠KOA外周痛敏状态.

    膝骨关节炎滑膜炎症温经活血外治法外周痛敏神经生长因子

    基于气质联用技术的黄芩素防治放射性肠损伤小鼠血清代谢组学分析

    朱业锦王心平王纤易何骏...
    702-7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基于气质联用(GC-MS)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考察黄芩素干预下放射性肠损伤小鼠血清代谢产物变化,以及黄芩素参与放射性肠损伤防治过程中,内源性生物小分子的变化特征,探讨黄芩素潜在的调控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放射性肠损伤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黄芩素组和高剂量黄芩素组.黄芩素以灌胃方式给予,采用GC-MS技术,对各组小鼠血清样本进行分析,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筛选差异性代谢物,利用MetaboAnalyst分析潜在的代谢通路.结果 小鼠肠组织病理切片显示,黄芩素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对放射性肠损伤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代谢组学分析表明,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和高剂量黄芩素给药组代谢谱存在显著差异.黄芩素灌胃给药后,放射性肠损伤小鼠的内源性代谢物有正常化趋势.研究共筛选出 11 个潜在代谢标志物,以及与此相关的 5 条代谢通路,其中糖代谢、谷胱甘肽通路、氨代谢相关通路尤为显著.结论 黄芩素对放射性肠损伤有一定的防治作用.黄芩素参与糖代谢和谷胱甘肽代谢,改善放射导致的内源性物质紊乱是其潜在作用机制.

    放射性肠损伤黄芩素气质联用代谢组学代谢网络分析

    经典名方黄芪桂枝五物汤不同形态基准物质质量评价及分析

    谢思梅陈盛君祝倩倩王协和...
    710-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经典名方黄芪桂枝五物汤(Huangqi Guizhi Wuwu Decoction,HGWD)物质基准;研究HGWD饮片-水煎液-浓缩液-冻干粉全过程量值传递规律,为含挥发性物质的经典名方基准样品的制备方法和科学评定提供借鉴.方法 根据国家发布的《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表(25 首方剂)》制备 15 批HGWD水煎液;建立其多指标含量测定和特征图谱分析方法,开展特征峰归属及相似度评价;考察比较HGWD水煎液、冻干粉中多指标含量,分析其在水煎液-浓缩液-冻干粉制备过程中量值传递规律,科学合理确定基准样品的物理形态,并拟定 HGWD 基准样品中各成分的含量和转移率范围,建立HGWD物质基准.结果 HGWD中桂皮醛、肉桂醇在浓缩干燥过程中显著降低,其余指标成分在水煎液、浓缩液与冻干粉间能较完整地传递;15 批HGWD基准样品的特征图谱相似度均>0.9,确定8 个特征峰,分别来自于方中白芍、桂枝和生姜;出膏率范围8.0%~11.0%;指标成分黄芪甲苷含量为 0.04%~0.07%,转移率为 9.0%~18.0%;芍药苷含量为 1.5%~3.0%,转移率为 33.0%~62.0%;肉桂醇含量为 0.02%~0.04%,转移率为 25.0%~47.0%;桂皮醛含量为 0.02%~0.05%,转移率为 0.7%~1.5%;肉桂酸含量为 0.03%~0.06%,转移率为 17.5%~34.0%;6-姜辣素含量为 0.04%~0.08%,转移率为 7.0%~14.0%.结论 确定以水煎液作为HGWD基准样品物理形态,为含挥发性物质的经典名方基准样品物理形态的科学选择提供参考;建立了HGWD物质基准各项质量指标,并对其量值传递规律进行分析,为该经典名方复方制剂开发提供依据.

    黄芪桂枝五物汤物质基准水煎液浓缩液冻干粉量值传递

    儿童慢性咳嗽中医诊疗指南

    明溪吴力群王紫薇王博...
    72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遵循循证医学原则,按照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小儿慢性咳嗽的特点以及需要形成共识的问题,基于德尔菲法和专家论证会、公开征求意见等步骤制定《儿童慢性咳嗽中医诊疗指南》,内容包括适用范围、术语及定义、病因与诊断、辅助检查、治疗、预防与调护等内容.旨在厘清中医药在诊治儿童慢性咳嗽的最佳治疗方案,为提高儿童慢性咳嗽中医药临床诊疗水平给予指导性意见.

    中医儿童慢性咳嗽诊疗指南

    活血消异颗粒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术后复发的双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石举梅张永嘉杨新春韩倩...
    73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活血消异颗粒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保守术后复发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中药抑制EMs术后复发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EMs术后气滞血瘀型患者 72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 36 例,中药组予活血消异颗粒治疗,西药组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治疗.观察 2 组术后复发率、中医证候积分、糖类抗原 125(CA125)、痛经评分、盆腔痛评分、妊娠率、血清性激素[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及安全性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 9 个月、术后 12 个月,2 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术后 12个月,中药组中医临床总有效率优于西药组;术后 2 组患者血清CA125 水平、痛经评分及盆腔痛严重程度均显著降低(P<0.05,P<0.01);治疗期间中药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药组(P<0.01);中药组复发率稍低于西药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活血消异颗粒可明显改善EMs术后气滞血瘀证患者的中医证候,安全性较好,且与GnRH-α在预防EMs术后复发方面疗效相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活血消异颗粒保守手术

    基于数据挖掘的沈洪教授治疗湿瘀互结型克罗恩病核心处方分析及临床疗效研究

    卢一葛畅畅沈洪朱磊...
    740-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沈洪教授治疗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用药规律并形成核心处方,回顾性分析该核心处方联合乌司奴单克隆抗体(UST)治疗湿瘀互结型CD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沈洪教授诊治CD患者门诊记录,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药物性味归经、用药频次、复杂网络分析、聚类和关联规则等进行总结,梳理形成核心处方.纳入中医辨证为湿瘀互结证的回结肠型CD患者 62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观察组 30 例,对照组 32 例.对照组给予US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核心处方,2 组疗程均为 8 周,治疗前后观察 2 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并分析临床有效率,检测 2 组患者炎症指标[粪便钙卫蛋白(FC)、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结果 综合药物频次、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得到核心处方,药物组成包括黄芩、苦参、土茯苓、当归、白芷、白术、陈皮、白芍、防风、薏苡仁、山药、蜂房、徐长卿、木香、神曲和甘草,并由沈洪教授命名为清肠通络方.回顾性临床研究显示:治疗后,2 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医临床疗效显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2 组患者ESR、CRP、F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 2 组患者均未见明显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沈洪教授辨治CD以清肠燥湿,通络止痛,健脾益气为要,核心处方联合UST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炎症水平,可作为回结肠型辨证属湿瘀互结型CD的有效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克罗恩病数据挖掘乌司奴单抗清肠通络方湿瘀互结证中西医结合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