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范欣生

双月刊

1672-0482

xbnjutcm@126.com

025-85811769,85811934,85811935

210046

南京市仙林大道138号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有影响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刊物,1959年创刊,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设有学术探讨、临床研究、方药研究、针灸推拿、医史文献临床报道、经验交流等专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黄煌教授"方-病-人"诊疗模式的整体观内涵探微

    顾国祥殷忠勇
    875-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构建过程、思维维度、临床实践等方面探究黄煌教授"方-病-人"诊疗模式的整体观内涵,认为"方-病-人"诊疗模式是建立在"形神合一"整体观的基础上,蕴含了丰富的"形-气-神"一体观的体质认识论,具有立体化、场景化、具身化的特征.该模式从治疗学角度衍生出"方人相应"和"方病相应"两个关键点,蕴含了"辨体-辨病-辨证-辨机"思维的系统性与整体性,强调方人、方病、方证、方机的统一,是病证结合思想的体现."方-病-人"诊疗模式将整体观贯穿于疾病辨治全程,融合了"诊断-识证"一体的方证观以及"辨体-辨病"一体的治疗观,对辨治慢性病、疑难病尤具指导意义.

    "方-病-人"诊疗模式整体观方人相应方病相应黄煌

    "瘦人多火症"的因机证治探析

    叶放孙萌周崇怡万洁...
    880-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消瘦是临床常见的体质状态,常常会伴随"瘦人多火症"相关证候表现.阴气不足是形体消瘦的主要生理、病理基础,燥火偏旺是形体消瘦的继发表现,病位涉及五脏,核心在脾.治疗原则以滋养阴气为主,宣发郁热为辅.具体包括治本与治标两个方面,治本当滋养阴气以改善"消瘦"体质,治标在发散郁热以消除"多火"状态,二者孰轻孰重应依据火旺轻重缓急而定.临床根据病情之标本缓急、消瘦而能食不能食、火热之虚实微盛、病机兼夹以及季节等因素进行药味加减.

    千金润脾膏瘦人多火阴虚燥热证治探析病机体质

    黄连解毒汤调控肠道菌群介导的色氨酸代谢干预帕金森病作用机制研究

    郭思齐周篷朱华旭张启春...
    885-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 16S rRNA技术及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黄连解毒汤对帕金森模型小鼠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的影响,探究黄连解毒汤干预帕金森病(PD)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皮下注射 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20 mg·kg-1·d-1)联合丙磺舒(200 mg·kg-1·d-1)腹腔注射诱导帕金森小鼠模型,给予黄连解毒汤干预后,测定小鼠的体质量、行为学指标;采用HPLC-QTRAP-MS/MS技术检测小鼠纹状体神经递质的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纹状体炎性因子的水平;采用16S rRNA技术分析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采用UHPLC-Q-TOF-MS检测小鼠粪便、纹状体内源性代谢物水平,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筛选潜在的差异代谢物,导入MetaboAnalyst 5.0 预测与PD有关的代谢途径.结果 黄连解毒汤显著改善帕金森小鼠的运动症状及神经炎症(P<0.01),调节小鼠神经递质水平(P<0.01),并纠正帕金森模型小鼠的肠道菌群紊乱,表现为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增加、菌群轮廓的恢复等.黄连解毒汤治疗后显著增加帕金森模型小鼠肠道中普雷沃氏菌、阿克曼菌等的丰度,下调梭状菌的丰度,并主要通过对帕金森模型小鼠粪便、纹状体中色氨酸代谢通路进行调节,恢复异常代谢产物水平.结论 黄连解毒汤显著改善帕金森模型小鼠的病理损伤,调节紊乱的肠道菌群及色氨酸代谢通路可能是黄连解毒汤干预PD的潜在机制.

    黄连解毒汤帕金森病肠道菌群色氨酸代谢代谢组学16SrRNA

    基于管周脂肪炎性微环境的黄芩汤调控NEK7-NLRP3/IL-1β保护肥胖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研究

    刘旋赵福森徐启耀张蒙...
    896-9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黄芩汤通过调控NEK7-NLRP3/IL-1β炎症轴改善肥胖高血压大鼠管周脂肪炎性微环境,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方法 选取 4 周龄雄性Wistar大鼠 50 只,随机选取 10 只为对照组,另 40 只喂高盐高脂饲料构建肥胖高血压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20 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芩汤正常剂量组、高剂量组和IL-1β抑制剂组,每组 5 只.中药治疗组从第 12 周起,正常剂量组灌胃黄芩汤 2.835 g·kg-1,高剂量组灌胃 5.67 g·kg-1,IL-1β抑制剂组腹腔注射 1.5 mg·kg-1 AS101,每周 3 次,干预 8 周.末次给药 12 h后称质量并采血,分离胸主动脉及管周脂肪组织.检测血清炎症因子含量,观察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检测eNOS表达,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NEK7、NLRP3、Caspase-1、ASC、IL-1β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增加,管周脂肪脂滴面积增大,内皮损伤严重;模型组收缩压、舒张压,血清IL-1β、IL-6 和TNF-α显著升高,eNOS表达显著降低,NEK7、NLRP3、Caspase-1、ASC和IL-1β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黄芩汤和IL-1β抑制剂组大鼠体质量降低,内皮损伤减轻,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血清IL-1β、IL-6 和TNF-α降低,eNOS表达升高.黄芩汤高剂量组和IL-1β抑制剂组NEK7、NLRP3、Caspase-1、ASC和IL-1β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另外,黄芩汤可保护肥胖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其中高剂量组效果较为明显.结论 黄芩汤能通过调节NEK7-NLRP3/IL-1β炎症轴,改善血管周围脂肪炎性微环境,保护肥胖高血压大鼠的血管内皮功能.

    肥胖高血压黄芩汤NEK7NLRP3IL-1β

    健脾养正方调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外泌体诱导胃癌细胞失巢凋亡的机制研究

    郑姗姗吴坚张瑞娟张翔...
    906-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健脾养正方调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外泌体对胃癌失巢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诱导人单核细胞THP-1 建立TAM模型;超速离心法提取M0、TAM及TAM+健脾养正方外泌体,与胃癌细胞共孵育.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泌体对胃癌细胞失巢凋亡的影响.构建BALB/c移植瘤小鼠模型,Western blot检测移植瘤中凋亡蛋白的表达水平.Label-free质谱蛋白组学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干预前后胃癌细胞中的差异蛋白;Western blot及qPCR实验检测差异蛋白异柠檬酸脱氢酶 1(IDH1)表达水平,泛素化实验检测IDH1 的泛素化水平;试剂盒检测α-酮戊二酸(α-KG)、NADPH/NADP+、谷胱甘肽(GSH/GSSG)水平及活性氧(ROS)含量.结果 TAM外泌体干预胃癌细胞后其失巢凋亡率降低(P<0.05,P<0.01);而TAM+健脾养正外泌体干预后则显著升高(P<0.05,P<0.01).小鼠体内实验中,TAM外泌体组瘤体内Cleaved Caspase-3/Caspase-3 的比值降低(P<0.05),而TAM+健脾养正方外泌体干预后比值明显增高(P<0.05).蛋白组学分析显示IDH1 在干预前后差异明显,且与三羧酸循环代谢相关.相较于M0 组,TAM组外泌体干预的胃癌细胞IDH1 泛素化水平升高,α-KG、NADPH/NADP+及GSH/GSSG水平明显增加,ROS含量降低(P<0.05),而TAM+健脾养正外泌体则可逆转上述现象.结论 健脾养正方通过调控TAM外泌体使胃癌细胞IDH1 发生泛素降解,降低胃癌细胞三羧酸循环代谢水平,促进ROS积累,诱发胃癌失巢凋亡,进而抑制胃癌发展.

    胃癌外泌体肿瘤相关巨噬细胞IDH1失巢凋亡Caspase-3三羧酸循环代谢

    基于miR21/PI3K-Akt/SREBP通路研究泽泻汤对高脂血症模型小鼠的调脂作用机制

    鞠爱霞孙爽王瑞楠韩宇博...
    917-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经典名方泽泻汤对高脂血症模型小鼠的调脂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血脂四项、肝功能指标及胆固醇脂酰转移酶(LCAT)水平.采用HE和油红O染色法判断肝组织病理情况.采用网络药理学预测泽泻汤降脂相关靶点,实现对交集靶点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PCR芯片技术检测网络药理学筛选的目的基因,应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基因和蛋白表达量.结果 泽泻汤可显著调节高脂血症模型小鼠的血脂四项水平,改善因高脂引起的肝损伤指标升高,对肝脏组织中脂质代谢关键酶HMGR、CYP7A1 及脂质转运体ABCA1、Apo-A1 具有反向调节作用.HE和油红O染色显示,泽泻汤可改善肝组织病理形态,减轻肝组织的脂质沉积情况,阳性面积比率显著下降(P<0.01).PCR芯片获取反向调节基因 44 个,GO功能富集分析获取了 266 个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 99 条信号通路.q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泽泻汤组显著下调PIK3CG、AKT1、IL-6 基因表达量(P<0.05,P<0.01),上调ABCG1 基因表达量(P<0.05),下调PI3 Kinase p110β、p-AKT(Ser473)及SREBP-1c蛋白表达水平(P<0.01);泽泻汤能够反向调节miR21-5p(P<0.01).结论 泽泻汤对高脂血症模型小鼠脂代谢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能改善高脂血症引起的肝损伤,其调脂作用可能与调节胆固醇在体内代谢、转运有关,与miR21/PI3K-Akt/SREBP通路密切相关,且泽泻汤全方调脂效果优于单味药.

    泽泻汤miR21/PI3K-Akt/SREBP通路高脂血症

    蠲痹通络口服液改善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坐骨神经细胞凋亡的效用评价研究

    黄菲仝佳祥刘伟刘梦秋...
    932-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蠲痹通络口服液对 2 型糖尿病模型小鼠坐骨神经细胞凋亡的改善效应.方法 小鼠给予高脂高糖饲料联合链脲霉素(STZ)腹腔注射构建 2 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分别给予阳性药二甲双胍(200 mg·kg-1·d-1)、蠲痹通络口服液低剂量(3.9 g·kg-1·d-1)与高剂量(7.8 g·kg-1·d-1),连续给药 35 d.采用热板法检测动物疼痛潜伏期;测定受试动物空腹血糖值、胰岛素值、糖化血红蛋白值;采用生化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HO)、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氧化应激标志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以及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β、IL-6 与IL-10 水平;采用HE染色考察模型小鼠坐骨神经损伤情况;采用TUNEL法检测小鼠坐骨神经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坐骨神经凋亡信号通路蛋白cleaved Caspase-3、Caspase-3,神经丝蛋白NF-L、NF-H与氧化应激信号通路蛋白Nrf2、HO-1 表达.结果 高剂量蠲痹通络口服液缩短模型小鼠热痛反应潜伏期(P<0.01);下调模型小鼠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P<0.01),上调空腹血浆胰岛素(P<0.01);下调血清T-CHO、TG、LDL-C水平(P<0.01),上调HDL-C水平(P<0.01);下调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1β与IL-6 水平(P<0.05),上调抗炎细胞因子IL-10 水平(P<0.01);抑制坐骨神经结构破坏与凋亡(P<0.05);下调凋亡通路蛋白cleaved Caspase-3 与Caspase-3 的比值(P<0.01);上调坐骨神经组织神经丝蛋白NF-L与NF-H表达(P<0.05,P<0.01);上调抗氧化应激蛋白Nrf2 与HO-1 的表达(P<0.01).结论 蠲痹通络口服液具有改善 2 型糖尿病模型小鼠坐骨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与其改善氧化应激与炎性应激作用相关.

    蠲痹通络口服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坐骨神经凋亡

    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研究

    邹得方顾任钧朱明喜任浪...
    941-9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不同功能性消化不良(FD)造模方法的效果,并探讨半夏泻心汤对FD的治疗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碘乙酰胺组、洛哌丁胺组、夹尾组和食醋组.经过 1 周干预,观察各组小鼠状态并检测其胃肠动力、激素水平及病理变化,评估并确定一种较为理想的FD造模方法.造模后给予不同剂量半夏泻心汤进行干预,观察小鼠胃肠功能的改变,并通过免疫组化、ELISA、Western blot等实验方法研究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对 4 种造模方法进行比较发现,碘乙酰胺组、洛哌丁胺组和食醋组小鼠与空白组相比体质量有所减轻;碘乙酰胺组和食醋组小鼠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下降;夹尾组及食醋组小鼠血清中胃肠激素发生变化.最后评估碘乙酰胺法为最优的FD造模方法.给药结果显示半夏泻心汤对FD小鼠进食量及体质量无明显影响,中、高剂量可改善FD小鼠身体状态,提高其胃排空率与小肠推进率.免疫组织化学、ELISA、Western blot等实验结果证实,中、高剂量半夏泻心汤可显著降低FD小鼠十二指肠及血清内TNF-α及IL-6 的表达水平.结论 碘乙酰胺法是一种更优的FD造模方法.半夏泻心汤可改善FD小鼠状态,提高胃肠动力,通过降低炎症因子分泌达到治疗FD的作用.

    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比较半夏泻心汤碘乙酰胺TNF-αIL-6

    基于UPLC-Q-TOF/MS整合网络药理学探讨平肝益肾方治疗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靶器官损害的效应机制

    章伟婷王琼樊亚东王慧惠...
    949-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平肝益肾方治疗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靶器官损害的效应机制.方法 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测定平肝益肾方的化学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平肝益肾方的化学成分进行靶标分析、功能富集,预测平肝益肾方治疗高血压及其靶器官损害的潜在作用机制.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平肝益肾方低剂量组(2 g·kg-1)、平肝益肾方高剂量组(5 g·kg-1)和缬沙坦组(7.2 mg·kg-1),每组 6 只.Wistar-Kyoto大鼠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生理盐水,连续灌胃 8 周.采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脏和胸主动脉的病理学损伤和纤维化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脏、肝脏和肾脏中EGFR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心脏、肝脏和肾脏中EGFR和EEA1 共定位情况.结果 通过UPLC-Q-TOF/MS检测出平肝益肾方中的 26 种化学成分.网络药理学揭示EGFR、PIK3R1 和EP300 等可能是平肝益肾方治疗高血压及其靶器官损害的关键治疗靶点,平肝益肾方治疗高血压及其靶器官损害可能与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性、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和HIF-1 信号通路等密切相关.平肝益肾方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大鼠的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P<0.05,P<0.01),减轻心脏和胸主动脉的病理学损伤和纤维化程度(P<0.01,P<0.001),显著降低大鼠肝脏和肾脏中EGFR的表达水平(P<0.01),改善肝脏与肾脏的纤维化,显著降低肾脏中EGFR和EEA1 的共定位水平(P<0.001),调节EGFR在早期内体的堆积,改善肾脏的纤维化.结论 整合UPLC-Q-TOF/MS、网络药理学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初步探索平肝益肾方治疗高血压及其靶器官损害的效应机制,为平肝益肾方治疗高血压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平肝益肾方高血压靶器官损害UPLC-Q-TOF/MS网络药理学

    麦味养肺汤治疗气阴两虚型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

    朱栋伟赵琪柏乐潘婷钰...
    962-9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麦味养肺汤治疗气阴两虚型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 58 例气阴两虚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按 1∶1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29 例,试验组脱落 2 例,对照组脱落 3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规范化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麦味养肺汤,2 组疗程均为 3 个月.治疗前后比较 2 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6MWD)、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和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KL-6)水平变化情况.治疗前后检测 2 组患者血常规及肝肾功能,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 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显著改善(P<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者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增加(P<0.05),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 6MWD、HRCT网格状影、SGRQ症状评分、总评分及血清KL-6 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P<0.01),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期间 2 组均未见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麦味养肺汤联合西医规范化治疗可有效改善气阴两虚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KL-6 表达水平,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

    麦味养肺汤特发性肺纤维化气阴两虚证涎液化糖链抗原6min步行距离经皮血氧饱和度肺功能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