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开管理评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开管理评论
南开管理评论

李维安

双月刊

1008-3448

nkgl@163.com

022-23505995 022-23498167

300071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南开大学商学院

南开管理评论/Journal Nankai Business Review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促销之名,推销之实?新产品促销性脱销的消费者相似品推荐反应

    刘建新范秀成李东进
    12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各种各样的促销手段促进新产品的动销与扩散已成为全球众多厂商惯用的营销策略,但促销也经常会导致新产品出现难以预料的脱销,为此厂商会积极给消费者推荐相似品.然而,现有研究却对此鲜有关注.基于信息加工理论(质量推断理论)与保护动机理论(诱导转向理论),本文通过构建一个有调节的双中介模型深入探究新产品促销性脱销是否、如何以及何时会影响消费者相似品推荐反应,并通过实验法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新产品促销性脱销并不一定会产生"相似品替代效应",而是会消极影响消费者相似品推荐反应,并且折扣性脱销较之于赠礼性脱销的影响更大;(2)质量推断与诱导转向会共同完全中介新产品促销性脱销对消费者相似品推荐反应的影响;(3)消费者的认知需求会对质量推断与诱导转向双中介效应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研究结论不仅能有效促进新产品脱销理论、销售促销理论、虚位诱导效应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而且对于厂商、消费者和监管机构等也有重要的管理启示.

    新产品促销性脱销质量推断诱导转向认知需求消费者相似品推荐反应

    体验与实物商品价值评估中消费者价格线索敏感性的非对称效应

    李佳楠金晓彤赵太阳姚凤...
    13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价格是消费者评估商品价值时所参考的一个重要线索,然而已有价格线索与价值推断的研究主要关注有形的实物商品,忽略了无形的体验商品.本研究基于可评估理论,探究消费者在体验商品与实物商品价值评估中价格线索敏感性的非对称效应.研究发现:消费者对实物商品的价格线索敏感性更高,而对体验商品的价格线索敏感性更低(实验一、二、三).其原因在于,消费者在评估实物商品时更倾向于采用以计算为主导的价值评估策略,从而对具有量化特征的价格线索敏感性更高,而在评估体验商品时更倾向于采用以感觉为主导的价值评估策略,从而对具有量化特征的价格线索敏感性更低(实验四);单独与联合评估模式在以上效应中起边界条件的作用,相比于单独评估模式,联合评估模式会削弱体验与实物商品价值评估过程中价格线索敏感性的非对称效应(实验五).

    体验与实物消费价值评估策略单独与联合评估模式价格线索敏感性可评估理论

    家族企业创始控制与企业创新投入

    贺康逯东张立光
    14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对家族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7-2019年沪深A股家族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创始控制对家族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非创始控制型家族企业,创始控制型家族企业的创新投入更多,即创始控制对家族企业的创新投入有积极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代理成本较高与融资约束较为严重的家族企业中,创始控制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更为显著;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创始控制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及缓解融资约束,最终促进家族企业创新投入;拓展性分析表明,二代涉入会抑制创始控制对家族企业创新投入的积极作用,创始控制能够显著提高家族企业创新绩效.本研究为家族企业经营管理及政府职能部门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发.政府职能部门作为市场监管的重要力量,应重视创始人控制权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制定相关政策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以保护企业创始人或创始家族的控制权.

    家族企业创始控制企业创新代理成本融资约束

    大企业内部创业单元如何脱颖而出——基于最优区分视角的纵向案例研究

    郭长伟朱亚丽于振洋孙光凡...
    161-171,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部创业是大企业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但现有研究对内部创业所面临的"求同"与"存异"矛盾缺乏过程研究和理论探讨.本文基于最优区分理论,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解构内部创业过程.研究发现:(1)自上而下的引致型战略过程和自下而上的自主型战略过程分别产生了"规则遵从"和"规则突破"的张力,进而触发内部创业单元求同与存异的需求矛盾;(2)为应对矛盾,内部创业单元在不同阶段采取了不同目的的资源行动和身份行动,两类行动呈现出"补偿—重塑—反哺"的协奏动态;(3)内部创业单元的最优区分定位并非独特性与合法性的简单平衡,而是二者的权变组合,合法性缓冲和身份弹性提升是支撑最优区分定位跨阶段演化的机制.本文结合资源和身份双重视角解构了内部创业单元实现最优区分的过程,贡献于内部创业和最优区分理论的多维性和动态性研究,为大企业实施内部创业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

    内部创业最优区分资源身份纵向案例研究

    任是"无情"也动人?AI机器人服务失败后道歉主体对消费者宽恕的影响

    蒋玉石李倩刘好郭琴...
    172-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酒店、餐饮及旅游等高接触高异质性的服务业中,AI机器人难以避免服务失败.此时,通常被认为"无情"的AI机器人道歉是否也"动人"?人类员工介入补救是否有效?本文基于"道歉—共情—宽恕"框架,探究了 AI机器人服务失败情境下道歉主体对消费者宽恕的影响.四项实验研究表明,相较于AI机器人道歉,人类员工道歉更能促进消费者宽恕,消费者情绪共情在其中起中介作用.同时,道歉主体对情绪共情的影响受到AI机器人拟人化程度与服务失败严重性的三阶调节:AI机器人拟人化程度调节了道歉主体对情绪共情的影响,高拟人化AI机器人道歉会显著增强消费者情绪共情.但此增强效应受到高服务失败严重性制约,AI机器人拟人化程度的调节作用被削弱.此外,消费者内隐人格调节了道歉主体对消费者宽恕的影响,人类员工(vs.AI机器人)道歉更能促进实体论者宽恕,但对渐变论者无显著影响.本文拓展了 AI服务营销领域中人机交互、人机协作的理论研究,亦为企业有效优化AI机器人服务失败补救措施等提供了实践启示.

    AI机器人服务失败道歉消费者宽恕情绪共情内隐人格

    酒香还怕巷子深?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信号与资本市场定价

    余艳王雪莹郝金星董小英...
    185-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议题.本文结合信号理论和有限注意力理论,阐述了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披露与资本市场定价的关系,以及投资者关注、媒体关注在其中发挥的双重调节作用.本文采集了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2012-2019年的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披露的信号效应和外部注意力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信息披露,尤其是基于新兴数字技术的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升资本市场定价.投资者关注会进一步强化数字化转型披露与资本市场定价的正向关系,媒体关注与投资者关注存在乘数效应,二者共同增强了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披露的积极信号效应.制造企业主动披露的数字化转型信息,主要目的是帮助企业从定价低估走向正常估值,但不会助推企业在资本市场持续定价高估而导致价值偏离,投资者关注和媒体关注则在价值高估区间发挥双重调节作用.本文揭示了企业、投资者和媒体影响资产定价的复杂关系,扩展了现有企业数字化价值研究的范畴,对利用资本市场助力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也有重要启示.

    信号理论数字化转型披露资本市场定价投资者关注媒体关注

    双重逻辑下联盟价值创造路径研究——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

    杨震宁潘丽君
    197-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中国实现创新突围的重要环节在激烈的外部竞争中日趋重要,联盟内成员的依赖关系治理和联盟价值创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既有研究主要从单一视角来探索联盟价值创造的影响因素,往往得出差异显著甚至互相矛盾的结果.事实上,联盟成员依赖关系中的双重逻辑共现,在嵌入与权力视角下对于理想的治理机制有选择偏向性,要靠整体性思维框架来思考价值创造.鉴于此,本文从组态视角出发,基于科技部首批试点联盟评估问卷和联盟评分动态追踪数据,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识别出联盟处理成员间依赖和提高价值创造的路径.研究发现,成员依赖的双重逻辑与治理机制相互组合形成实现联盟高价值创造的3种路径;依赖关系中嵌入逻辑与权力逻辑共存,冲突协调机制在权力逻辑占据主导地位时发挥了重要作用;联盟非高价值创造并非高价值创造的对立面,联盟运行机制的不完善是非高价值创造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推动了资源依赖理论在联盟价值创造研究中的应用,为通过非对称性的殊途同归组合思路达成联盟高价值创造的目标提供了决策支撑.

    中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资源依赖联盟运行机制价值创造定性比较分析

    从商学院综合实践课谈起

    白长虹
    前插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