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开经济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开经济研究
南开经济研究

李坤旺

双月刊

1001-4691

nkes@nankai.edu.cn

022-23508250

300071

天津市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大楼1013室

南开经济研究/Journal Nankai Economic Studi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济理论刊物。以反映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状况为主,兼及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经济情况的介绍与分析,刊登有创见的经济理论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共同富裕视域下农业机械化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

    马玉婷叶初升
    195-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持续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不断缩小城乡收入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关键.本文基于1997-2021年地区面板数据,以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作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度量指标,探究了农业机械化对城乡收入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农业机械化能显著缩小城乡收入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经过内生性检验及其他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第二,农业机械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原因是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进一步机制检验表明,农业机械化可以通过技术进步效应、劳动再配置效应、土地再配置效应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大中型农机和小型农机均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相对差距,不同的是,大中型农机会显著缩小城乡收入绝对差距,而小型农机则会放大城乡收入绝对差距;相比丘陵山区,平原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更能缩小城乡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本文的政策启示是,继续实施并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持续加大农机研发和创新力度,不断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促进农机发展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的目标转型升级,以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改善城乡收入分配的积极作用.

    农业机械化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居民收入共同富裕

    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工资结构演进动态——基于极化视角的风险评估

    田柳
    212-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评估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工资结构演进的极化风险,并为其提供一个综合的分析框架.理论部分在基于任务和内生技术进步的设定下,揭示了技术进步方向会偏向于相对充裕要素的机制,结合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高校扩招政策等现实背景,这些变化在扩大低、高技能劳动力供给的同时,也可能在长期加剧工资结构极化的风险.实证部分使用2002-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的城镇数据,详细考察了工资结构的演进动态.工资分解结果显示,在排除了就业结构效应后,2002-2013年的工资结构效应呈现单调递减的变化特征,说明工资分配结构有所改善;2013-2018年的工资结构效应呈现U型变化模式,极化趋势开始显现.进一步使用极化指数方法证实,女性的工资极化程度一般高于男性,教育和合同类型特征的极化程度也较高,这些方面应当是政府在应对极化风险加剧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本文从极化视角重新审视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收入分配问题,对于促进中等收入群体形成和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积极的现实启示意义.

    工资结构极化偏向型技术进步共同富裕

    教育财政支出如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李霞文静刘轶芳
    233-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被公认为是解决贫困的关键因素,教育财政支出更是教育扶贫政策落地的重要保障,现有研究对于教育财政支出阻隔代际传递虽达成较为一致的结论,但其经济分析仍不多见.基于此,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从相对贫困和财政内部使用结构角度出发,将教育财政支出区分为现金资助支出、非现金资助支出(包含教师经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两大类,分别利用数理模型和实证方法评估教育财政支出结构对相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研究发现,教育财政支出对相对贫困代际传递具有明显的阻断作用,其中学生资助支出这一直接现金资助的效果更为显著.进一步,本文探究了学生资助支出的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现金资助支出在"扶志"和"扶智"方面都有明显作用,通过提高个体对未来的信心程度和受教育年限,可有效降低相对贫困代际传递概率.在"后扶贫时代"和教育财政支出有限的情况下,优化财政内部使用结构,适当增加对学生的现金资助支出,将有利于缓解相对贫困代际传递问题.

    教育财政支出代际传递相对贫困学生资助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