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李春林

双月刊

2095-5871

ncxb@chinajournal.net.cn

0471-3677446

010051

呼和浩特市海拉尔大街47号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外商直接投资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基于黄河流域城市的经验数据

    梁滢张舒婷
    5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黄河流域是我国的重要农业、工业和能源基地。明确外商直接投资对黄河流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及机制,对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推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基于2007-2020 年黄河流域的55 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SBM-GML模型测算黄河流域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黄河流域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能够促进黄河流域城市整体绿色经济效率的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对上游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影响较为显著;2013 年后外商直接投资对黄河流域绿色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外商直接投资在空间效应下对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对周边城市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影响机制上,人力资本起负向调节作用,而政府干预程度起正向调节作用。

    绿色经济效率外商直接投资黄河流域城市

    绿色金融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陈素君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选取2012-2021 年我国沪深A股工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总计3890 家企业中的26237 个研究样本。基于半参数空间模型构建实证模型进行中介效应分析和异质性分析得出实证结果。结果表明:采取绿色金融政策可以有效提升非重污染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从而为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东部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对低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此外,绿色金融政策还可以以研发投资为桥梁,促进企业绿色技术的创新,从而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绿色金融低碳经济空间面板绿色技术创新研发投入

    制度比较视角下城市长护险实施对比分析研究——以青岛市与安庆市对比为例

    李裕吉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国家老龄化的现象越发凸显,为大力发展国家养老保障事业,国家开展及实施长护险制度,该制度是针对特殊群体中的失能失智人员进行的一项长期护理保障制度,旨在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及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论文分别选择青岛市与安庆市为例,通过对这两个城市在长护险制度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围绕实施对象、享受保险待遇及实施标准、资金筹集方式、协议护理机构管理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针对城市长护险实施存在的问题,结合青岛市长护险实施的有效经验,探索城市开展长护险的优化策略。

    长护险制度青岛市安庆市长期护理服务

    提升企业数据资产价值的思路与路径

    孙志伟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数据资产的价值日益凸显。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数据资产价值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数据资产价值提升路径的整体思路,提出了建立基础数据管理平台、注重数据业务应用与数据质量管理、应用数据商业智能分析等提高数据资产价值的关键路径。本研究可以帮助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建设数字化企业过程中更高效地理解和应用数据资源,提升其价值,保持其竞争优势。

    数字经济数据资产价值数据资产管理

    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杨敏
    7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及数字技术的持续创新,使供应链数字化成为当今数字经济时代竞争的关键,在学术界和产业界广受关注。通过构建"供应链数字化—双元创新—企业绩效"的理论逻辑,辨识双元创新在供应链数字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讨论环境动态性对供应链数字化与双元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以 247 份来自多个企业的问卷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双元创新在供应链数字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负向调节供应链数字化与利用式创新、探索式创新之间的关系。

    供应链数字化双元创新企业绩效环境动态性

    数字产业化对乡村产业振兴韧性提升的深层次效应——以跨境电商为中介变量

    林晓慧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我国 2012-2022 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基准回归模型研究数字产业化对乡村产业振兴韧性的直接效应及跨境电商对乡村产业振兴韧性的间接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数字产业化能够显著促进乡村产业振兴韧性,在引入中介变量后该实证结果依然显著;数字产业化对乡村产业振兴韧性存在边际递增的非线性影响效应;数字产业化能够通过提高跨境电商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韧性发展。为进一步提升乡村产业振兴韧性,提出切实有效的政策建议。

    跨境电商乡村产业振兴韧性数字产业化对外开放水平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传统观光型景区游客重游意向影响因素研究

    沈科
    8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在价值—态度—行为理论基础上,引入数字化营销和游客主观幸福感两个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对所收集到的364 份黄山市花山世界风景区游客样本进行分析。PLS-SEM分析发现,数字化营销、游客主观幸福感、数字化旅游体验价值和旅游态度均能正向影响游客的重游意向;此外,fsQCA分析结果显示共有三种条件组态可以导致游客重游意向的产生,即主观幸福感×数字化体验价值(组态1)、主观幸福感×旅游态度(组态2)和数字化营销×数字化体验价值×旅游态度(组态3)。

    价值—态度—行为理论数字化营销主观幸福感重游意向

    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内在机理和实践指向

    樊洋
    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必由之路。从发展样态来看,新质生产力赋能发展富裕;从发展过程来看,新质生产力赋能渐进富裕;从发展结果来看,新质生产力赋能全面富裕。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凸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还彰显了分配正义的价值理念。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需要不断优化人才创新培养体系,夯实共同富裕的主体力量;以文化创新引领科技创新,凝聚共同富裕的精神动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拓展共同富裕的战略支撑;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巩固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新质生产力共同富裕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区域差异研究

    秦安琪刘颖
    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粮食主产区是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确保农产品供应稳定的重要基地,测算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绿色发展有重要意义。论文采用EBM模型—GML指数法测算了我国粮食主产区2001-2020 年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分析其区域差异及空间相关性。研究发现,样本期内粮食主产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M"形波动,整体增长幅度偏低,主要依赖于农业绿色技术进步的"单轮驱动",且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及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基于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大农业绿色科技创新,完善区域间协同发展机制。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粮食主产区EBM模型—GML指数区域差异

    "后扶贫时代"高校资助工作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王婷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资助工作是推进社会公平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工程、民生工程。"后扶贫时代"贫困治理重心由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高校资助工作的资助标准、资助模式也必然随着发生变革。政府层面推进政策优化和信息共建共享,社会层面加强价值引导和技术协同共治,高校层面提升资助水平和育人实效等多方协同是优化高校资助工作的必然举措。

    相对贫困技术赋能资助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