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草原与草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草原与草业
草原与草业

邢旗

季刊

2095-5952

0471-6966391

010010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呼伦北路28号

草原与草业/Journal Grassland and Prataculture
查看更多>>《内蒙古草业》创刊于1987年,是由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勘察设计院主办,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学会协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是反映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建设和治理开发的刊物之一。本刊坚持“办刊法规及导向,立足内蒙古自治区,面向全国”的办刊方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鉴于马鹤林先生的研究思路大力开展羊草研究再创新——纪念马鹤林先生诞辰90周年

    孙启忠宛涛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鹤林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牧草育种家,他将毕生精力献给了我国草业教育、科研事业,成果卓著,德高望重,为牧草育种科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马鹤林先生诞辰90周年之际,特写此文,以示追思.

    马鹤林羊草发芽率抽穗率结实率

    羊茅属3份种质材料种子产量及主要构成因子分析

    崔思宇钱亚斯聂宇东闫伟...
    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确干旱寒冷的北方地区羊茅属植物种子生产情况,试验采用不同年份和株行距进行浑善达克达乌里羊茅(Festuca dahurica'Hunshandake')、紫羊茅(F.rubra L.)和"梦神"紫羊茅(F.rubra L.'Maxima')(对照)的种植,对其种子产量及其主要构成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浑善达克达乌里羊茅生长第3a种子产量达到最高,紫羊茅生长第4a或第5a达到最高.从生产利用的角度分析,为保证收获更多的种子,浑善达克达乌里羊茅和紫羊茅宜以株行距20 cm×20 cm进行种植;在种质资源育种研究中,进行单株选育时,浑善达克达乌里羊茅宜以株行距30 cm×30 cm进行种植,紫羊茅宜以株行距40 cm×40 cm或50 cm×50 cm进行种植.说明浑善达克达乌里羊茅和紫羊茅生长2a以后,可根据材料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年份进行种子收获,同时根据利用目的的不同进行株行距的选择.

    羊茅属种子产量种植年限株行距

    草甸草原健康评价的活力-组织力-恢复力指数和基况-活力-组织力-恢复力指数

    苏玥占布拉娜日苏吕世杰...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定量评估了内蒙古草甸草原的基况(C)、活力指数(V)、组织力指数(O)、恢复力指数(R),建立了评价草甸草原的活力-组织力-恢复力(VOR)、基况-活力-组织力-恢复力(CVOR)模型,采用VOR、CVOR指数评价了不同草地利用方式的草地健康状况,结果表明:过度放牧会使草甸草原的活力和恢复力降低.而割草地,除在警戒状态的割草地外,其草地健康的活力和恢复力指标都较好.Pearson相关分析双尾t检验表明VOR、CVOR模型与基况不相关,与活力、组织力、恢复力均通过了0.01显著性检验相关性显著.

    草甸草原草地健康放牧CVOR指数

    柳叶鼠李(Rhamnus erythroxylon)不同生境群落组成及种间关系

    尚志强蒋雷许碧霞李国萍...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与生境密切相关,为探讨柳叶鼠李不同生境间物种群落组成及种间关系的差异,本研究以乌审旗和克什克腾旗为研究对象,选择地势平坦的区域,分别设置15个1 m×1 m的样方,于2020年8月生物量高峰期通过测定群落植物的种类、高度、密度和盖度,并记录群落物种出现的样方数及每个样方内出现的所有物种数,分析柳叶鼠李(Rhamnus erythroxylon)不同生境群落组成及种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群落中共出现18个物种,隶属于7个科,乌审旗总体间呈现显著负关联关系,克什克腾旗总体间呈现不显著负关联关系,乌审旗有72个物种对相互独立,有50个物种对呈负相关关系,有31个物种对呈正相关.克什克腾旗有94个物种对相互独立,有46个物种对呈负相关关系,有13个物种对呈正相关关系.

    生境群落组成总体联结性种间联结性

    放牧对荒漠草原短花针茅和无芒隐子草叶片氮素重吸收的影响

    张育涵王赟博韩国栋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天然草地生态系统中,由于长期放牧利用导致植物从外界环境中所能吸收的N素十分有限,植物N素重吸收作用对于维持植物正常生长及减缓草原退化至关重要.本实验以内蒙古典型荒漠草原为研究区域,探讨了不同放牧强度对短花针茅和无芒隐子草叶片N素重吸收作用的差异以及成熟叶和衰老叶中N素对放牧的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放牧强度对短花针茅成熟叶氮含量无显著影响,而衰老叶氮含量随着放牧强度增加呈降低趋势,其中重度放牧较对照组降低了16.21%,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放牧可显著提高无芒隐子草成熟叶和衰老叶的氮含量,最高值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12.97%和18.75%.(2)重度放牧条件下,短花针茅氮素重吸收效率最高达到54.56%,比对照组增加20.84%;而无芒隐子草在轻度放牧处理下氮素重吸收效率最低仅为37.93%,显著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内蒙古荒漠草原短花针茅和无芒隐子草叶片氮素重吸收作用对放牧强度的响应机制存在明显差异.

    荒漠草原放牧强度氮素重吸收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

    不同除草剂对紫花苜蓿田杂草防除效果研究

    潘玉鑫李天银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系统研究紫花苜蓿田杂草防除技术,本研究在留床苜蓿返青后、新播苜蓿出苗后2种苜蓿建植生产田,通过探讨不同除草剂对紫花苜蓿田杂草防除效果和苜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返青后防除的最佳药剂为5%咪唑乙烟酸浓度为和10%咪唑乙烟酸,最佳施用浓度分别为1.5 L/hm2和1.05 L/hm2;新播苜蓿出苗后防除的最佳药剂为5%咪唑乙烟酸和10%咪唑乙烟酸,最佳施用浓度分别为1.5 L/hm2和0.75 L/hm2.

    紫花苜蓿杂草药剂防除

    不同光照强度对4种禾本科牧草幼苗定居的影响

    李彬赫凤彩王泓翔任国华...
    32-3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4种常见的禾本科牧草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光照强度对4种禾本科牧草的出苗率、株高、基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等6个指标的影响,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4种牧草幼苗生长的适宜光照条件,以期能够为优质牧草品系的选育和繁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4种禾本科牧草都表现出了不同的幼苗定居特征.其中,多数牧草种子的最高出苗率出现在中等光照和高光照条件下.牧草的主体形态特征(株高和基径)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其变化趋势也有所差异.此外,4种禾本科牧草的光合色素含量在100%光照强度下均表现为最小值.运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4种禾本科牧草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幼苗定居情况,表现为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和羊草(Leymus chinensis)在75%的光照强度下生长发育状态最好,而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和鸭茅(Dactylis glomerata)则在50%光照强度下,其各项指标综合表现最优.

    光照强度禾本科牧草幼苗定居综合评价

    不同机械碾磨处理对草木樨状黄芪种子发芽特征的影响研究

    胡梦媛王家洋杨慧张二东...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充分开发利用野生草木樨状黄芪植物资源,实现大规模人工扩繁种植,用于退化草地修复,提高草地生产能力,通过对草木樨状黄芪种子进行不同机械碾磨处理对草木樨状黄芪的发芽率、发芽势及株高的影响,寻求最佳种子碾磨处理方式.结果表明:将草木樨状黄芪种子进行机械碾磨处理可有效提高发芽率、发芽势及株高,其中机械碾磨处理三次的种子在风沙土和黄绵土中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发芽率分别比对照高49.00%和38.00%,发芽势分别比对照组高13.33%和20.00%,生产中推荐使用.

    草木樨状黄芪械碾磨处理发芽特征风沙土黄绵土

    不同放牧干扰下荒漠区三趾跳鼠日活动节律的性别差异

    吕志岗李鑫田雨吴馨羽...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哺乳动物各种行为活动的时间分配既是动物适应栖息地环境条件的自然选择结果,也是影响动物活动的全部因素综合作用的表现.本研究以荒漠生态系统中的典型夜行性优势鼠种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在阿拉善荒漠区设置轮牧区、过牧区和禁牧区3种不同草地利用方式,利用红外相机陷阱技术对三趾跳鼠的活动进行监测,揭示其活动模式对不同放牧干扰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三趾跳鼠选择栖息于空旷的区域中,不同性别的三趾跳鼠存在着时间生态位的分化,雌性三趾跳鼠和雄性三趾跳鼠通过错峰活动减少种内竞争.

    三趾跳鼠时间利用模式性别差异活动节律

    提高饲草抗性的新思路——根鞘形成与作用研究

    查文西刘启宇何茹雪云岚...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鞘是植物应对非生物胁迫的重要机制.本文综述了根鞘的结构、影响根鞘形成的因素、根鞘在植物获取养分和应对不利环境因素时的作用、根鞘可能的作用机制,分析了根鞘在提高饲草产量和抗性方面可能具有的潜力.本文旨在为牧草栽培管理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根鞘根际微生物氮获取磷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