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续维国

双月刊

1009-4458

nmndskxb@163.com

0471-4309309

010018

呼和浩特市塞罕区昭乌达路306号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后扶贫时代脱贫内生动力培育的长效机制研究——基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王杰森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后扶贫时代中国贫困治理的关键议题,脱贫内生动力培育具有丰富的理论意蕴和深远的实践意义,因立场和视角的不同而存在着诸多不同见解和探讨.本文以脱贫内生动力培育为切入点,基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探讨了脱贫内生动力培育的基本内涵、根本目标和实践路径等方面的问题,并建议构建以多层次内生动力培育目标、多维性内生动力培育内容以及灵活性内生动力培育保障机制为基础的三维一体脱贫内生动力培育长效机制,以巩固拓展扶贫攻坚成果.

    人的全面发展后扶贫时代脱贫内生动力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背景下田园养老的生成逻辑与实践形态

    王震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通过城乡资源整合建立新型的田园养老社区,成为突破城市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的新路径.本文从养老模式创新、绿色消费拉动、康养政策支持以及休闲农业发展这四个方面来阐述田园养老的生成逻辑,并对现有田园养老模式的不同实践形态进行分析,针对于提高知名度、加大资金投入和改善经营管理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有助于田园养老的发展,构建更加完善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

    田园养老养老模式养老服务

    基于精准扶贫的农村贫困留守妇女创业扶持

    金红利贺庆功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庭贫困留守妇女是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主体,是农村脱贫道路上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指导下,地方政府帮助贫困留守妇女脱贫的方式有直接物质补贴、促进就业、鼓励和扶持创业等多种选择.从各种扶贫方式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来看,帮助农村贫困留守妇女脱贫最好的方式是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鼓励和扶持具有创业意愿的留守妇女创业.扶持农村贫困留守妇女创业是个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创业成功具有脱贫不返贫的稳定性特征.农村贫困留守妇女的成功创业既可以实现自身的减贫,也会产生带动作用.影响农村贫困留守妇女成功创业的困难因素很多,解决这些创业困难是扶持留守妇女创业的首要问题.

    精准扶贫农村留守妇女扶持创业

    农村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服务:可及性、问题与对策

    赵昕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期护理保险作为独立于其他社会保险的"第六险",具有解决失能危机、延缓老人寿命、促进公平正义的重要作用.然而,因法律体系不健全、筹资体系不规范、资源供给不合理以及政策扶持不明晰等原因,农村长期护理保险发展受阻.基于此,完善农村长期护理保险需直面短板、科学研判、精准施策,构建制度合理有效、责任分工明确、服务优质多样的农村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体系.

    农村长期护理保险照护服务

    家庭养老功能萎缩下农民养老需求社会化路径探讨——基于成武县纯集村调研分析

    吴丽丽方雪涵卢成会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人口老龄化、家庭代际关系逆向化、青年人口外流等因素影响,当前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功能日趋萎缩,养老供需矛盾突出.为解决这一矛盾,各地政府对农民养老需求社会化建设进行了积极主动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受农民养老需求社会化建设理念不清、财政投入不足、政策法规建设滞后等因素影响,农民养老需求社会化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通过弘扬公正共享理念、增加财政投入、完善相关制度等方式突破当前困境,实现农民养老需求社会化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是新时代农民养老社会化发展的重要任务.

    家庭养老功能萎缩养老需求社会支持

    大众文化时代公民道德教育的引领与建构

    刘凤孙艺荣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兼具消费与引导的双重功能,大众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商业性娱乐性.大众文化时代的公民道德教育,应结合传统美德与大众传媒,联系社会现象与热点问题,通过影视作品、综艺节目、流行音乐等通俗文学形式,以感性的生活化姿态通俗普及.个人品德方面,涵养仁爱善良、内省自律、独立进取的人格.社会公德方面,遵规守则、正直勇敢,培育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职业道德方面,爱岗奉献、重义轻利、改革创新.藉此多层面提升公民思想道德修养与行为,培育文化和道德自信.

    大众文化公民道德教育个人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红色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叠加传承的实践路径

    梁军唐海莲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新时期,对红色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叠加传承和弘扬是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关键所在.要实现红色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叠加传承,必然要对红色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研究,把握其叠加传承逻辑.从深度、广度、力度、可持续度和空间延伸度这五方面对红色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叠加传承的实现路径进行研究和探索.

    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叠加传承

    社会资本对不同类型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刘宗飞姚顺波
    38-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分析社会资本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对于巩固现有脱贫成果及防止未来返贫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陕西省吴起县2013-2015年农户调查数据,测度了家庭贫困脆弱性,并利用OLS模型及多分类logistic模型验证了社会资本对不同类型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结果 显示:社会资本每提升1%,农户贫困脆弱性平均降低1.1个百分点.进一步分析可知,在短期内,社会资本对风险型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可以显著缓解结构型贫困脆弱性,社会资本每提升一个单位,家庭陷入结构型贫困脆弱性的概率是非脆弱性概率的19.4%;且社会资本与非农劳动时间比例的"协同效应"可以放大这一作用效果.基于此,文章分别从缓解风险型贫困脆弱性及结构型贫困脆弱性的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社会资本贫困脆弱性风险型贫困脆弱性结构型贫困脆弱性

    种养结合模式下家庭农场收入效应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鲁晓雨宋燕平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种养结合是循环农业的一种重要模式,对提高农业资源利用,减少面源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安徽省八个市64个样本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PSM法实证分析安徽省家庭农场采用种养结合模式的收入效应.研究发现:安徽省家庭农场采用种养结合模式提高家庭农场经济收益7.4%左右.因此,政府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借鉴相关经验改善种养结合模式、加强农业技术服务指导,同时出台相关政策促进种养结合模式推广与采用.

    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收入效应农业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执行的困境与对策

    樊天雪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判决的执行与落实对于保护环境公共利益和促进依法行政有着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判决的执行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法院的判决难以明确客观标准和具体期限、行政机关被动执法以及检察机关后期监督不力等,导致判决难以顺利执行.通过分析各主体在执行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完善行政机关执法配套措施、明确法院判决内容以及构建检察机关与多方社会主体合作监督机制的对策建议,缓解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执行难的现状.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被动执法原则性判决合作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