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甘肃省 2000-2020 年农业碳排放总量及其发展演变特性和脱钩效应,为甘肃省绿色低碳农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农业物资投入碳源为数据样本,基于IPCC碳排放系数法测算了甘肃省 2000-2020 年的农业碳排放量,利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预测 2025-2030 年甘肃省农业碳排放量,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利用Tapio脱钩模型来分析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2000-2020 年甘肃省农业碳排放量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碳源主要是化肥和薄膜,化肥碳排放量占农业碳排放量的比重为 31.27%~43.22%,在 20 年间始终处于最高;2015 年农业碳排放量达到最大,为 282.513 8 万t,2015 年后开始逐渐下降,2020 年农业碳排放量为 228.860 1 万t;2000-2020 年农业碳排放的脱钩关系多表现为强脱钩或弱脱钩;以近 10 年数据和近 5 年数据为样本预测出的农业碳排放量整体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且以近 5 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预测时,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甘肃省农业碳排放量在2025 年之前已达到峰值,近 5年数据样本预测出的农业碳排放量中,2025 年与 2020 年相比,农业碳排放量将减少17.08%,到2030 年该降幅将会达到 30.36%,年均减少幅度为 13.90 万t.[结论]甘肃省的农业碳排放量持续下降、农业经济整体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农业碳排放量在 2025 年前达到峰值,说明甘肃省近年来的绿色低碳农业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持续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减少高碳排放活动、增加农业碳汇、实现甘肃省农业碳减排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