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畜牧与饲料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畜牧与饲料科学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畜牧与饲料科学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刘红葵

月刊

1672-5190

cnmxky@vip.163.com

0471-5294608,5294500,5295703

010031

呼和浩特市昭君路22号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综合实验大楼

畜牧与饲料科学/Journal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CSTPCD
查看更多>> 《畜牧与饲料科学》是经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1973年创刊,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收录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5-1228/S;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5190。本刊为月刊,192页,邮发代号:16-101。 主要栏目:基础科学、实验技术、生物工程、实用技术、奶牛专栏、遗传繁育、资源与环境、饲料科学与动物营养、草业科学、食品科学、畜牧生产、教学园地、兽药科学、动物检疫、经济与管理、疫病防治、临床兽医、工艺设备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呼图壁县驼乳源乳酸菌分离鉴定及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

    苏帆帆毛相清赵耀邢国锋...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离、鉴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呼图壁县驼乳源乳酸菌,评价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方法]从呼图壁县某驼场采集健康驼乳样本 45 份,使用MRS培养基分离乳酸菌,采用细菌16S rDNA序列PCR扩增及测序方法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点种法、琼脂斑点法和牛津杯双层琼脂扩散法筛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 具有抑制作用的乳酸菌.将MRS培养基的pH值调节至1~10,测定乳酸菌的耐酸能力;在MRS培养基中添加 0~0.30%的牛胆盐,测定乳酸菌的耐胆盐能力.应用微量肉汤倍比稀释法测定乳酸菌无细胞上清液(cell-free culture supernatant,CFC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 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亚抑菌浓度(sub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IC);考查CFCS在不同pH值条件下及经酶处理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 的抑制作用变化,初步分析CFCS的抑菌活性物质;利用牛津杯双层琼脂扩散法测定CFCS对驼乳源和奶牛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野生株的抑制作用.[结果]从 45 份驼乳中分离得到 5 种 20 株乳酸菌,分别为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n=13)、鼠李糖乳杆菌(Lacticaseibcillus rhamnsus,n=1)、发酵黏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n=3)、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n=1)和融合魏斯氏菌(Weissella confusa,n=2).经 3 种方法筛选,鼠李糖乳杆菌KC4 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 的抑菌作用最强,且具有良好的耐酸和耐胆盐特性,在pH值为 4~7 和牛胆盐浓度为 0~0.20%的条件下均可正常生长.KC4 株的CFC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 的MIC和SIC分别为 62.5 mg/mL和7.812 5 mg/mL;在pH值为 2~5 时仍具有抑菌效果,经过胃蛋白酶、过氧化物酶、胰蛋白酶、肽酶、蛋白酶K、过氧化氢酶和木瓜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效果极显著(P<0.01)降低;对驼源和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野生株均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结论]在呼图壁县驼乳中筛选出 1 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以及驼源和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野生菌株均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鼠李糖乳杆菌,具有较强的耐酸和耐胆盐能力,其抑菌活性物质可能包括酸、过氧化物和蛋白类物质等.研究结果为驼乳源乳酸菌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潜在菌种资源.

    驼乳乳酸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

    不同填装密度下添加乳酸菌和糖对小麦秸秆黄贮饲料发酵品质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李东洋乌尼尔娜娜孙林...
    9-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在不同填装密度下添加乳酸菌和糖对小麦秸秆黄贮饲料发酵损失率、发酵品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将小麦秸秆粉碎,调节水分含量至 60%,混合均匀后随机分成 2 等份.取一份加入由活菌数为 1×105 CFU/g的植物乳杆菌(添加量为 5 g/t)和白砂糖(添加量为 10 kg/t)组成的混合添加剂并均匀喷洒 3%的无菌水,按 450、500、550 kg/m3 的密度进行填装调制黄贮饲料(添加剂处理组);另一份均匀喷洒 3%的无菌水,按 450、500、550 kg/m3 的密度进行填装调制黄贮饲料(对照组).分别于发酵 1、3、6、15、35、200 d测定 2 组不同填装密度黄贮饲料的发酵损失率;在发酵 200 d开盖取样,测定发酵品质、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多样性.[结果]从黄贮 3d开始至 200 d,2 组黄贮饲料的发酵损失率均显著(P<0.05)增加;发酵 35d和 200 d,添加剂处理组的发酵损失率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添加剂处理组的pH值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乳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氨态氮含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酸碱缓冲能力值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添加剂处理组的乳酸菌数量和酵母菌数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2 组黄贮饲料中的主要菌属均为乳植杆菌属(Lactiplantibacillus)和迟缓乳杆菌属(Lenti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分别为 22.12%~49.18%和 1.45%~49.91%,这两个属在黄贮饲料中的总相对丰度大于 34.25%.在 450 kg/m3 填装密度下,添加剂处理组的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相对丰度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在 500 kg/m3 填装密度下,添加剂处理组的迟缓乳杆菌属、明串珠菌属相对丰度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而肠杆菌属、泛菌属(Pantoea)、罗尔斯通氏菌属(Ralstonia)和魏斯氏菌属(Weissella)相对丰度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在550 kg/m3 填装密度下,添加剂处理组的迟缓乳杆菌属、肠杆菌属和明串珠菌属相对丰度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而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相对丰度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迟缓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与乳酸含量、乳酸/乙酸和酸碱缓冲能力值呈负相关(P>0.05),与乙酸含量呈正相关(P>0.05),与pH值呈显著(P<0.05)正相关,与氨态氮含量呈显著(P<0.01)正相关;肠球菌属(Enterococcus)、乳球菌属(Lactococcus)的相对丰度与乳酸含量呈显著(P<0.05)负相关,与乳酸/乙酸和酸碱缓冲能力值呈显著(P<0.01)负相关,与pH值呈显著(P<0.01)正相关.乳酸菌和酵母菌数量与pH值、氨态氮含量呈显著(P<0.01)正相关,与乳酸/乙酸呈显著(P<0.01)负相关.[结论]提高填装密度、使用添加剂可降低小麦秸秆黄贮饲料的发酵损失率,改善发酵品质.

    乳酸菌添加剂填装密度小麦秸秆黄贮微生物群落结构发酵品质

    玉米秸秆与金针菇菌糠不同混合比例对发酵全混合日粮营养品质和霉菌毒素含量的影响

    李小冬于二汝洪莉平尚以顺...
    20-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以玉米秸秆和金针菇菌糠作为粗饲料加工调制肉牛发酵全混合日粮(fermented total mixed ration,FTMR)时二者的最佳配比,为菌糠等副产物高值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设置 7 个不同比例的粗饲料混合处理组,玉米秸秆与金针菇菌糠的比例分别为 8∶2(T1 组)、7∶3(T2 组)、6∶4(T3组)、5∶5(T4 组)、4∶6(T5 组)、3∶7(T6 组)、2∶8(T7 组),再以精粗比为 4∶6(鲜重)添加肉牛精料补充料,混合均匀后加工制成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将不同处理组的TMR样品装入青贮袋,压实密封后抽真空,遮光保存于室内,自然发酵 60d制成FTMR;分别测定并比较TMR和FTMR的营养组分含量和霉菌毒素含量,同时,测定FTMR的发酵参数,确定最优配比.[结果]①随着玉米秸秆与金针菇菌糠配比降低,TMR的DM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CP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NDF和ADF含量总体呈逐渐增加趋势,EE含量呈波动性变化.②随着玉米秸秆与金针菇菌糠配比降低,FTMR的DM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与发酵前相比,T4 组的DM损失率最低;T3 组和T4 组FTMR的CP含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组,与发酵前相比,T3 组与T4 组FTMR的CP含量增加;各组FTMR的EE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与发酵前相比,T1 组~T4 组FTMR 的EE 含量下降,T5 组~T7 组增加;T1 组~T5 组FTMR的NDF含量显著(P<0.05)低于T6 组和T7 组,T3 组NDF含量最低,与发酵前相比,T3 组和T5组FTMR的NDF含量下降;T1 组~T5 组FTMR的ADF含量显著(P<0.05)低于T6 组和T7 组,与发酵前相比,T4 组和T5 组ADF含量下降.③各组FTMR样品均产生酸香味,发酵品质良好;T3 组FTMR的pH值最低,显著(P<0.05)低于其余各组,T4 组的pH值也较低;随着玉米秸秆与金针菇菌糠配比降低,FTMR的LA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T4 组含量最高,T3 组次之,二者均显著(P<0.05)高于其余各组;随着玉米秸秆与金针菇菌糠配比降低,FTMR的AA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T5 组含量最高,T4 组和T3 组次之;各组FTMR样品均检测到微量的PA,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T6 组和T7 组FTMR样品检测到微量的BA,其余各组均未检出;T3 组FTMR的AN/TN比值最低,除T6 组和T7 组AN/TN比值超过 10%外,其余各组均小于 10%.各组TMR样品以及各组FTMR样品中AFB1、ZEN、OTA含量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参考《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17),发酵前后样品中霉菌毒素均未超过阈值.④主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发酵处理显著(P<0.05)降低了TMR的AFB1 和ZEN含量,玉米秸秆和金针菇菌糠混合比例处理以及发酵和混合比例组合效应对发酵前后样品的AFB1 和ZEN含量无显著(P>0.05)影响;发酵处理、玉米秸秆和金针菇菌糠混合比例处理、发酵和混合比例组合效应对发酵前后样品的OTA含量无显著(P>0.05)影响.[结论]综合营养组分和霉菌毒素含量以及发酵品质分析,采用玉米秸秆混合金针菇菌糠调制FTMR的方式能高效保存利用秸秆和菌糠等副产物,二者以 6∶4(T3 组)或 5∶5(T4 组)配比时效果较好.

    玉米秸秆金针菇菌糠发酵全混合日粮营养组分发酵品质霉菌毒素

    益生菌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猪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张建胜朱元芳海龙南景东...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猪养殖过程中不合理使用和滥用抗生素不仅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还会造成抗生素在动物体内及其制品中的残留,给食品安全带来很大威胁.在饲料端"禁抗"和养殖端"减抗"的背景下,寻找和开发无毒副作用的新型饲料添加剂成为研究人员的努力方向.微生态制剂,尤其是益生菌因其具有绿色安全的优点而逐步成为替代抗生素类添加剂的主力军.益生菌是一种具有活性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其主要作用是调节宿主动物肠道的微生物平衡,从而对宿主动物产生诸多益处.综述了益生菌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猪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进展,旨在为益生菌更好地应用于猪养殖提供理论参考.

    益生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干旱胁迫下3种籽粒苋幼苗的抗旱性评价

    庞思强麻浩檀嘉琦
    3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干旱胁迫强度对籽粒苋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比较不同品种籽粒苋幼苗的抗旱性.[方法]选取 3 个品种籽粒苋(千穗谷、美国籽粒苋、籽粒苋N053)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盆栽和人工控水试验,以土壤最大含水量的 80%为对照组(CK),设置轻度、中度、重度 3 个干旱胁迫处理强度,土壤含水量分别为最大含水量的 60%、40%、20%;测定并比较不同品种籽粒苋幼苗在不同干旱胁迫强度下的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评价指标,利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法对 3 个品种籽粒苋幼苗的抗旱性进行评价.[结果]3 个品种籽粒苋幼苗的生长指标(株高、叶片数、茎宽)均随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在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3 个品种籽粒苋幼苗的株高、叶片数、茎宽均显著(P<0.05)低于CK和轻度干旱.在受到不同强度的干旱胁迫处理后,3 个品种籽粒苋幼苗普遍表现出SPAD值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升高、脯氨酸(proline,PRO)含量升高、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SS)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特点,而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含量变化不明显.随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美国籽粒苋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relative conductivity,RC)逐渐下降,千穗谷幼苗叶片的RC逐渐上升,籽粒苋N053 的RC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3 个品种籽粒苋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力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重度干旱胁迫下,美国籽粒苋幼苗的SOD和POD活力显著(P<0.05)高于千穗谷和籽粒苋N053,CAT活力也高于千穗谷和籽粒苋N053.主成分分析显示,前 4 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 35.456%、20.030%、12.507%、8.371%,累计贡献率为 76.364%;前 4 个主成分中特征向量绝对值较大的指标包括株高、叶片数、茎宽、MDA含量、CAT活力、POD活力、SOD活力、SS含量,以这些指标作为抗旱性综合评价的指标来源.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显示,美国籽粒苋、千穗谷、籽粒苋N053 幼苗抗旱性指标的平均隶属函数值分别为 0.72、0.53、0.29.[结论]通过对籽粒苋幼苗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3 个品种籽粒苋幼苗的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美国籽粒苋>千穗谷>籽粒苋N053.

    籽粒苋幼苗干旱胁迫强度生长特性生理特性抗旱性

    不同修复措施对退化草地恢复效果的研究

    张晓严张健陈翔超乐萌...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修复措施对退化草地的恢复效果.[方法]以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境内的中、重度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围封(TW)、围封+补播(TB)、围封+补播+施肥(TBS)3 项措施进行修复.以外围放牧样地作为对照(CK),于 2016-2019 年连续监测并比较不同修复措施下退化草地的植被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结果]2016-2019 年,TW、TB、TBS处理的植被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均显著(P<0.05)高于放牧(CK)处理;修复当年(2016 年),TB和TBS处理的植被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均显著(P<0.05)高于TW处理,并且TBS处理的植被高度、盖度显著(P<0.05)高于TB处理;2017 年,TBS处理的植被高度和地上生物量显著(P<0.05)高于TW和TB处理,TB和TBS处理的植被盖度显著(P<0.05)高于TW处理;2018 年,TB和TBS处理的植被地上生物量显著(P<0.05)高于TW处理,TBS处理的植被地上生物量显著(P<0.05)高于TB处理;2019 年,TB和TBS处理的植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显著(P<0.05)高于TW处理.[结论]围封、围封+补播、围封+补播+施肥 3 项措施对中、重度退化草地都表现出较好的修复效果,以围封+补播+施肥的修复效果最佳.

    退化草地修复措施恢复效果围封补播施肥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草原生态保护补偿研究热点及演化趋势分析

    张晴晴刘雪骄张波张鹏...
    50-5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全面了解我国草原生态保护补偿相关研究的发展现状及演变趋势.[方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为数据来源,以"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草原生态补奖""草原生态补偿""草原补偿"为主题进行检索,时间跨度限定于 2000-2022 年,检索范围选取北大核心期刊、CSSCI期刊论文.采用CiteSpace(6.2.R4)软件对筛选到的 301 篇该领域文献的发文年度、来源期刊、作者分析、研究热点进行研究.[结果]①从研究现状来看,草原生态保护补偿方面的相关文献发表从 2007 年开始,整体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中国草地学报》《黑龙江畜牧兽医》是发文量前三的期刊;靳乐山、周升强、巩芳 3 位作者发表文献数量较多,均为 11 篇;不同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主要表现为以单位为团体的合作模式;不同机构之间合作关系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跨区域不同机构之间连线较少,合作关系较弱.②从研究热点来看,关键词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政策的补奖标准和补偿对象,对应的关键词有"补偿机制""奖励机制""农牧民""牧户"等;第二类是政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目前研究者构建评价体系主要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展开;第三类是政策实施效果.有研究者以牧民为切入点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也有研究者从草地生态方面进行评价.③从研究热点演进来看,初期的热点是"草地""生态补偿""补偿机制""奖励机制",侧重于探索如何补偿和奖励方面,2010年前后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对政策本身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给予建议,近些年逐步转移至对政策实施的效果评价.[结论]国内草原生态保护补偿的相关研究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其研究成果能为政策实施提供科研支撑和参考.

    草原生态保护补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研究进展CiteSpace前沿动态

    草地生态系统土壤与植被对极端干旱的响应研究进展

    晔薷罕希吉日塔娜常虹刘思博...
    5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干旱已被证实会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土壤与植被特征,但极端干旱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因生态系统类型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草地生态系统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承载着牧区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对降水格局变化高度敏感,因此,研究草原土壤与植被特征对极端干旱的响应,对认知自然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预防和降低未来极端气候事件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对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湿度、温度、养分、矿化、微生物,以及植被群落特征、植被物候、功能性状对极端干旱响应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草地生态系统应对极端干旱气候的选择与适应提供参考.

    极端干旱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植被

    垂穗披碱草的研究进展

    郭荣明赵芯高国荣苗彦军...
    7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垂穗披碱草是青藏高原分布最广的优质牧草之一,作为高寒地区栽培利用、退化草地补播及改良的主要草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利用价值,对人工草地建植和天然草地植被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对垂穗披碱草遗传多样性、种子萌发特性、农艺性状、栽培及利用、抗逆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下一步垂穗披碱草的研究和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垂穗披碱草遗传多样性种子萌发特性农艺性状栽培及利用抗逆性

    内蒙古不同地区奶牛产奶量及乳品质比较研究

    张莹王丽芳张腾龙钟华晨...
    82-87,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内蒙古不同地区生鲜牛乳进行质量等级划分,并对农区与牧区、规模化牧场与散养户奶牛的单产以及乳品质进行比较.[方法]于 2023 年 10 月分别从呼和浩特市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呼和浩特市散养户奶牛场、呼伦贝尔市奶牛养殖场、锡林郭勒盟奶牛养殖场采集生鲜乳样品各 30 批次,共120 批次,并收集各奶牛场生产记录信息.测定不同地区乳样的乳成分(乳脂率、乳蛋白率、总固体含量、非脂乳固体含量、乳糖含量)、体细胞数及菌落总数;依据《生牛乳质量分级》(NY/T 4054-2021)对3 个地区的生鲜乳进行质量等级划分;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农区(呼和浩特市)与牧区(呼伦贝尔市及锡林郭勒盟)、呼和浩特市规模化牧场与散养户奶牛的平均单产以及生鲜乳品质.[结果]锡林郭勒盟牛场生鲜乳的乳脂率和菌落总数(6.16%,83.10×104 CFU/mL)显著(P<0.05)高于呼和浩特市(3.96%,14.05×104 CFU/mL)和呼伦贝尔市(4.15%,38.94×104 CFU/mL);呼伦贝尔市牛场的生鲜乳体细胞数(39.99 万个/mL)显著(P<0.05)高于锡林郭勒盟(18.18 万个/mL)和呼和浩特市(18.35 万个/mL);根据生牛乳质量分级标准,呼和浩特市牛场的生鲜乳为特优级,呼伦贝尔市和锡林郭勒盟牛场的生鲜乳为优级.农区牛场奶牛的平均单产和生鲜乳乳糖含量(29.07 kg/d,5.14%)显著(P<0.05)高于牧区(16.56 kg/d,4.85%);牧区牛场生鲜乳的乳脂率、体细胞数和菌落总数(4.88%,48.39 万个/mL,49.52×104 CFU/mL)显著(P<0.05)高于农区牛场(4.05%,20.20 万个/mL,13.99×104 CFU/mL).呼和浩特市规模化牛场奶牛的平均单产以及生鲜乳非脂乳固体和乳糖含量(34.46 kg/d,9.44%,5.19%)显著(P<0.05)高于散养户(20.71 kg/d,9.21%,5.07%);散养户的生鲜乳体细胞数(23.24 万个/mL)显著(P<0.05)高于规模化牛场(16.04 万个/mL).[结论]呼和浩特市生鲜乳质量优于呼伦贝尔市和锡林郭勒盟,农区牛场奶牛的产奶量及生鲜乳品质优于牧区,规模化牧场奶牛的产奶量及生鲜乳品质优于散养户.

    内蒙古奶牛产奶量乳品质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