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畜牧与饲料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畜牧与饲料科学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畜牧与饲料科学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刘红葵

月刊

1672-5190

cnmxky@vip.163.com

0471-5294608,5294500,5295703

010031

呼和浩特市昭君路22号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综合实验大楼

畜牧与饲料科学/Journal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CSTPCD
查看更多>> 《畜牧与饲料科学》是经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1973年创刊,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收录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5-1228/S;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5190。本刊为月刊,192页,邮发代号:16-101。 主要栏目:基础科学、实验技术、生物工程、实用技术、奶牛专栏、遗传繁育、资源与环境、饲料科学与动物营养、草业科学、食品科学、畜牧生产、教学园地、兽药科学、动物检疫、经济与管理、疫病防治、临床兽医、工艺设备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水平干苹果渣对育肥牛体外产气量、发酵参数、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马宁何立荣许迟赵强...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水平干苹果渣替代精料补充料中部分能量饲料对西门塔尔育肥牛瘤胃体外产气量、发酵参数、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0、4%、8%、12%、16%干苹果渣替代肉牛精料补充料中部分玉米,应用体外产气法测定各组日粮体外发酵0~72 h的产气量;体外产气试验结束后,测定瘤胃液的发酵参数;体外发酵48 h测定人工瘤胃液营养成分体外消化率;利用4%、8%、12%干苹果渣替代精料补充料中部分玉米,测定饲喂不同替代比例日粮育肥牛的增重指标.[结果]4%干苹果渣组总产气量显著(P<0.05)高于8%和16%干苹果渣组,各组样品产气主要集中在4~24 h,36~72 h产气量趋于平稳.产气后各组pH值均在正常范围;8%干苹果渣组氨态氮浓度显著(P<0.05)高于12%和16%干苹果渣组;4%和8%干苹果渣组的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和戊酸浓度显著(P<0.05)高于其他各组.对照组的干物质、粗蛋白和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P<0.05)高于其他各组,8%干苹果渣组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P<0.05)高于其他各组.各组育肥牛的试验期间总增重和日增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4%干苹果渣替代精料补充料中部分玉米可提高西门塔尔育肥牛瘤胃体外发酵产气量,4%和8%干苹果渣替代精料补充料中部分玉米可提高瘤胃液中氨态氮浓度及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有利于瘤胃发酵和饲粮消化.

    干苹果渣精补料体外发酵生长性能

    肉牛不同生长阶段日粮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比较

    王尚扬栗文钰次旦曲尼仁增旺姆...
    9-1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生长阶段肉牛日粮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日增重,为肉牛养殖日粮配合提供参考.[方法]按月龄和体重随机选择两组西门塔尔杂交牛,12~15月龄、体重250~300 kg为小体重组,15~18月龄、体重350~500 kg为大体重组,每组10头.日粮根据肉牛体重变化调整,正式试验期分为试验前期和试验后期.以不溶盐酸灰分(AIA)作为内源指示剂,利用点收粪法测定日粮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结果]小体重组肉牛在整个试验期的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与大体重组肉牛差异显著(P<0.05);试验前期,小体重组肉牛日粮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淀粉和能量的表观可消化量与大体重组肉牛差异显著(P<0.05),而OM、CP、NDF、ADF、淀粉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与大体重组肉牛无显著(P>0.05)差异.[结论]在试验日粮组成条件下,选取的2个饲养阶段肉牛日粮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没有明显差异,可消化营养物质进食量的增加可提高日增重.

    肉牛日增重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浑浊型饲用微生态菌剂悬浮剂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高爱武凤英李蕴华王志铭...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一种浑浊型微生态菌剂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方法]以黄原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稳定剂,以饲用微生态菌剂干粉为悬浮成分,制备微生物水悬浮体系.对制备的悬浮剂进行稳定性评价,测定指标包括稳定系数、黏度、存放稳定性、冷贮存稳定性和活菌总数.[结果]随着稳定剂添加比例的增加,悬浮剂的稳定系数逐渐增加.添加0.20%稳定剂,体系的稳定系数达到91.38%,极显著(P<0.01)高于空白对照组.悬浮体系的黏度随着稳定剂添加量的增加和贮存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当稳定剂添加比例为0.20%时,体系不出现分层现象,达到稳定状态.经过24 h冷贮存(4℃)后,添加0.10%稳定剂的悬浮剂活菌数出现下降,添加0.10%~0.25%稳定剂显著(P<0.05)低于空白对照组,但仍维持在109 CFU/mL以上.[结论]稳定剂添加量为0.20%时,饲用微生态菌剂悬浮剂无分层现象出现,无论常温还是冷贮存24 h后,制成的悬浮剂中活菌数均保持在109 CFU/mL以上,能够保证饲用微生态菌剂的有效活菌数.

    饲用微生态菌剂悬浮剂稳定系数黏度

    饲料添加剂调节畜禽肠道菌群及其生长性状的研究进展

    罗超维杨柳吴仕辉谢莉...
    18-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肠道菌群影响畜禽生长发育以及相关多个重要经济性状.就多种饲料添加剂调节畜禽肠道菌群及其生长性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生物学机制出发,介绍了饲料添加剂对畜禽肠道菌群及其生长性状的影响和菌群移植影响宿主生长性状的研究进展,总结了通过饲料添加剂影响畜禽肠道菌群、改善畜禽生长性能的应用实践.

    饲料添加剂畜禽肠道菌群生长性状

    日粮中添加活性干酵母对西门塔尔育肥牛饲料消化率和日增重的影响

    陆奇韩淑敏赵丰张蓉...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活性干酵母(active dry yeast,ADY)对西门塔尔育肥牛饲料消化率和日增重的影响.[方法]选择西门塔尔肉牛30头,随机分成3组,A组为对照组,B组、C组为试验组.A组牛饲喂基础日粮,B组每头牛每天基础日粮+饲喂10 g酵母菌1,C组每头牛每天饲喂基础日粮+10 g酵母菌2,分早晚2次饲喂.预饲期为5 d,正试期为28 d.利用粪便分离筛对育肥牛饲料消化率进行评估,并计算日增重.[结果]试验第21天,C组上层粪筛滞留物比例显著(P<0.05)低于A组.试验第28天,C组中层粪筛滞留物比例低于A组和B组,并显著(P<0.05)低于试验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试验第28天,C组下层粪筛滞留物比例最高,并显著(P<0.05)高于试验第7天和试验第14天.2个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试验C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P<0.05)高于A组和B组.[结论]日粮中分别添加2种活性干酵母可提高西门塔尔育肥牛的日增重,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饲料消化率,酵母菌2的效果更好.

    活性干酵母西门塔尔育肥牛日增重饲料消化率

    灌木饲料四翅滨藜的饲用价值及加工利用研究进展

    王帅李得禄楼金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翅滨藜耐寒、耐旱、耐盐碱、耐瘠薄、生物量大,在我国北方不同生境类型引种栽培后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四翅滨藜集盐碱地改良、优质饲料利用及接种肉苁蓉等多种价值于一体,在我国北方地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四翅滨藜饲料利用价值,提出了今后研究重点应集中在四翅滨藜高产栽培、配合饲料加工以及盐碱地种植等方面,以期为四翅滨藜在饲用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四翅滨藜灌木饲料饲用价值饲料加工发展前景

    奶牛养殖发酵床不同深度菌群结构及其应用效果分析

    韩姗姗李忠玲张强岳淑宁...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奶牛养殖发酵床不同深度的菌群结构特征,并对奶牛养殖发酵床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比较应用和未应用发酵床养殖模式下垫料中3种常见致病菌的菌落数.比较2年监测期内,应用和未应用发酵床养殖奶牛的肢蹄病发生率、产奶量、乳体细胞数,以及使用3种发酵床垫料补充料(稻壳和干牛粪渣、锯末屑、稻壳粉)的奶牛所产生鲜乳的细菌总数.采集发酵床表层(5 cm)、中层(25 cm)、深层(45~50 cm)样本,测定使用2年后发酵床的基本理化指标;分别利用基于16S rDNA和ITS1的高通量测序法,分析发酵床不同深度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征;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发酵床微生物菌群代谢功能.[结果]发酵床养殖管理模式下,垫料中大肠埃希菌、链球菌、克雷伯菌的菌落数均低于未使用发酵床的垫料.在2年监测期内,应用发酵床养殖的奶牛肢蹄病发生率低于未应用发酵床的奶牛,平均产奶量显著(P<0.05)高于未应用发酵床的奶牛,而生鲜乳体细胞数平均值低于未应用发酵床的奶牛;使用稻壳和干牛粪渣为垫料补充料,奶牛生鲜乳中的细菌总数最少.以稻壳和干牛粪为垫料的发酵床基础参数(温度、含水量、pH值、氨气、硫化氢)在持续稳定运行2年后仍能满足生产需要;发酵床微生态群落以细菌菌群为主,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多集中在发酵床中层和深层,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多集中在发酵床表层;发酵床不同深度样品具有相似的真菌群落组成,发酵后真菌多分布在深层;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细菌群落对整个发酵床的微生态系统影响较大,垫料中细菌代谢最为活跃,仍有大量真菌菌属有待注释说明.[结论]应用该发酵床养殖技术,奶牛健康状况和生鲜乳品质均得到改善.

    发酵床奶牛养殖微生物群落高通量测序生鲜乳

    音乐对动物行为和生理活动的影响研究进展

    闫红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是人类利用声音创造的艺术表现形式,大量研究表明部分音乐对人类和动物有积极的影响.综述了音乐对动物的行为、神经内分泌功能、免疫功能和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及音乐作用于动物的潜在调控机制,以期为进一步将音乐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应用于调控动物的福利水平和生理活动提供理论基础.

    音乐动物行为神经内分泌免疫力生产性能

    模拟降水和不同载畜率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影响

    崔媛媛白柳王梓晗赵宏宇...
    50-5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降水梯度和不同载畜率对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影响.[方法]试验依托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不同载畜率(对照、低载畜率、中载畜率、高载畜率)平台,增设模拟降水试验(减水50%、自然降水、增水50%、增水100%).在2017年植物生长季,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和密闭式箱法测定生态系统净碳交换(net ecosystem carbon exchange,NEE)、生态系统呼吸(ecosystem respiration,ER)和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ross ecosystem productivity,GEP)对不同降水梯度和不同载畜率的响应.[结果]①降水单因素处理对NEE、ER、GEP均产生极显著(P<0.001)影响.②高载畜率处理的ER显著(P<0.05)低于对照处理.③降水与载畜率的交互作用只对GEP产生显著(P<0.05)影响.相同载畜率处理下,降水量的增加对NEE、ER、GEP均有促进作用;相同降水处理下,对照区的ER、GEP显著(P<0.05)高于高载畜率区.ER、GEP在低载畜率条件下与土壤体积含水量的线性回归模型斜率的绝对值最大.[结论]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NEE、ER、GEP呈显著增加的趋势;随着载畜率的增加,ER显著降低,降水与载畜率的交互作用只对GEP产生显著影响,尽管水分的增加促进生态系统碳交换,但中、高载畜率条件下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交换对土壤水分变化的敏感性减少.

    降水载畜率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生态系统呼吸通量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

    放牧对荒漠草原优势植物叶片养分含量和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白柳崔媛媛刘倬彤门欣洋...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阐明荒漠草原优势植物叶片养分含量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方法]在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的放牧样地上设置4个不同放牧强度的处理:对照(CK)、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和重度放牧(HG),载畜率分别为0、0.91、1.82、2.71只羊/hm2.于2020年对荒漠草原优势植物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银灰旋花(Convolvulus ammannii)和冷蒿(Artemisia frigida)在不同放牧强度下叶片中的C、N、P浓度进行测定,并对其化学计量特征进行计算.[结果]与对照区(CK)相比,重度放牧显著(P<0.05)降低了短花针茅和银灰旋花叶片的C浓度;放牧对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银灰旋花和冷蒿叶片N含量无显著(P>0.05)影响;中度放牧显著(P<0.05)增加了短花针茅和银灰旋花叶片的P浓度,并显著(P<0.05)降低了冷蒿的P浓度;重度放牧显著(P<0.05)降低了银灰旋花的C:N,短花针茅、银灰旋花和冷蒿的C:P,以及短花针茅的N:P.[结论]放牧改变植物对养分的利用状况,不同植物对相同生境有不同的适应策略.放牧降低荒漠草原优势植物固C能力.长期中度放牧有利于荒漠草原优势植物对N、P的吸收.

    荒漠草原优势植物载畜率生态化学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