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内蒙古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内蒙古中医药
内蒙古中医药

苏根元 赛西娅

月刊

1006-0979

nmgzyy2088.88@163.com

0471-4223001

010020

呼和浩特市健康路11号

内蒙古中医药/Journal Inner Mongo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立足本区、服务全国,面向基层,注重临床,是中医药及其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科研、教学、临床工作应用的重要参考文献。本刊主要辟有论著、临床报道、中西结合、针灸推拿、实验研究、文献综述等20余个栏目,被国家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医文摘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低频脉冲穴位电治疗联合针刺运动疗法干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

    张会凯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低频脉冲穴位电治疗联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脑梗死偏瘫,客观评价临床疗效.方法:将2020年1月-2022年12月符合标准的15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低频脉冲穴位电治疗、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记录两组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mRS)、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S)以及胱抑素C(CysC)、血清抵抗素、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结果:两组量表评分在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末,两组NIHSS评分、AS评分、mRS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但观察组NIHSS评分、AS评分、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ysC、血清抵抗素、SAA表达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但观察组CysC、血清抵抗素、SA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脉冲穴位电治疗结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肢体运动能力增强,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高.

    低频脉冲穴位电治疗针刺运动疗法脑卒中偏瘫

    中医针灸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疗效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徐晓萌
    10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良性甲状腺结节开展中医针灸治疗对临床效果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72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计算机表法均等分为3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36例试验组(常规治疗+中医针灸),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甲状腺激素水平、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甲状腺激素水平、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有效率: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良性甲状腺结节采取中医针灸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改善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炎症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中医针灸良性甲状腺结节临床疗效炎症因子

    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在眩晕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评价

    荀小燕刘小茹王淑芹万亮...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眩晕治疗中运用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摸球法平均分为对照组(50例,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50例,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治疗),后以眩晕评分(VSS-SF)、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有效性为观察指标,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VSS-SF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优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眩晕采用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治疗,可减轻或消除临床病证,促进良好转归,值得推广.

    穴位贴敷耳穴压豆眩晕临床治疗

    腹腔镜胆囊切除日间手术联合舒肝和胃汤快速康复临床研究

    刘建伟
    110-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日间手术联合舒肝和胃汤快速康复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78例(2021年7月-2022年8月),随机分为日间手术的对照组与联合舒肝和胃汤的观察组,观察术后恢复时间、炎性因子、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恢复时间短,炎性因子水平低,并发症发生率低,生活质量评分高,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日间手术联合舒肝和胃汤能促进术后恢复,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好.

    腹腔镜胆囊切除日间手术舒肝和胃汤康复效果

    温针灸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肩关节炎对患者肩关节功能、疼痛的影响

    蔡筱亚滕静邱方
    112-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温针灸结合身痛逐瘀汤对肩关节炎患者肩关节功能和疼痛的影响.方法:在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诊治的肩关节炎患者中选取8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结合身痛逐瘀汤治疗.对比两组肩关节活动功能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功能评分(JOA).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00%(36/40)高于对照组的62.50%(25/40)(P<0.05);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温针灸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肩关节炎能够有效改善肩功能,缓解疼痛,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温针灸身痛逐瘀汤肩关节炎肩关节功能

    腕踝针针刺对脑梗死后睡眠障碍患者改善睡眠的临床研究

    朱浩陈浩
    114-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腕踝针针刺对脑梗死后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改善情况,并对该疗法作出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1月-2022年3月在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急诊病房住院诊治的72例(脱落6例,共66例)脑梗死患者,存在睡眠障碍,采用临床随机、对照法,分为腕踝针针刺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腕踝针针刺组在规范诊治脑梗死的基础上,以腕踝针针刺上一区及下三区,每天1次,共治疗2周,对照组在规范诊治脑梗死的基础上服用艾司唑仑,睡前一次,每次1 mg.治疗后第15天进行随访,以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作为观察指标.于治疗前、后进行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前后PSQI、SAS、SDS量表评分显示两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87.1%,对照组为92.1%.结论:腕踝针对改善脑梗死后睡眠障碍睡眠质量有着较为显著的疗效,与服用艾司唑仑疗效相当,且安全有效,相比苯二氮卓类药物,几乎无不良反应,对焦虑、抑郁情绪的缓解优于苯二氮卓类药物,能够被广大患者接受,依从性好,并且有效避免了西药治疗存在的依赖性、成瘾性.腕踝针是改善脑梗死后睡眠障碍睡眠质量及负面情绪的有效安全替代补充方案.

    腕踝针脑梗死睡眠障碍抑郁焦虑

    针灸联合中医康复标准化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研究

    刘贵凤董卫华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采用针灸+中医康复化标准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对照组采用我院常规康复训练进行治疗,研究组则采用针灸+中医康复标准化训练治疗.分析两组在治疗后的咀嚼功能,对比中医症状,判断康复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在治疗后,SSA评分、VFSS评分分别是(18.47±1.58)、(8.76±1.14)分,均优于对照组的(8.76±1.14)、(8.76±1.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91.11%,41/45)高于对照组(73.33%,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中医康复标准化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在治疗后的咀嚼能力恢复明显较好,中医症状评分明显较低,临床效果显著.

    脑卒中吞咽障碍针灸中医康复标准训练咀嚼能力

    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对疼痛程度的影响

    郑园
    117-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推拿+针灸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治疗效用.方法:选入2年间(2021年3月-2023年3月)院内治疗的74例CSR患者.随机数表法分组,联合组37例用推拿+针灸治疗,参考组37例用推拿治疗,对比各项治疗指标.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考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临床症状积分、疼痛程度评分、颈椎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参考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参考组,颈椎功能评分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推拿+针灸可提高CSR总体疗效,改善临床症状,缓解颈椎疼痛症状,且能恢复颈椎功能,具有较高治疗价值.

    推拿针灸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程度

    治疣方联合中药外洗治疗跖疣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刘凯
    119-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对跖疣采用治疣方+中药外洗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对血清免疫指标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21年4月收治的50例跖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作为治疗研究分组依据,施以中药外洗治疗的设为参照组(n=25);在参照组基础上,施以治疣方治疗的设为研究组(n=25);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皮损评分(皮损个数评分、皮损大小评分、疼痛程度评分)以及血清免疫指标[CD40、CD28以及INF-γ(干扰素-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有所提升,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研究组皮损个数评分、皮损大小评分、疼痛程度评分相比参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皮损个数评分、皮损大小评分、疼痛程度评分有所降低,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研究组CD40、CD28以及INF-γ水平相比参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CD40、CD28以及INF-γ水平相比参照组有所改善,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对跖疣合理选择治疣方+中药外洗方法完成治疗,对于疗效提升,皮损改善以及血清免疫指标的改善,可以获得显著效果,可促进良好预后.

    治疣方中药外洗跖疣血清免疫指标

    针灸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对初产妇产后排尿时间及尿流率的影响

    杨芙蓉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对初产妇产后排尿时间及尿流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分娩98例初产妇,选取时间为2020年2月-2023年2月,利用抽查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针灸干预,干预1周后,比较两组产后排尿量(干预后3~5 h排尿量、干预后5~8 h排尿量)、排尿时间及尿流率(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干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3~5 h及5~8 h排尿量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排尿时间均较干预前缩短,最大尿流率及平均尿流率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为97.96%相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初产妇干预效果较好,可提高产后排尿量及尿流率,缩短排尿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

    初产妇针灸自由体位排尿时间排尿量尿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