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内蒙古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内蒙古中医药
内蒙古中医药

苏根元 赛西娅

月刊

1006-0979

nmgzyy2088.88@163.com

0471-4223001

010020

呼和浩特市健康路11号

内蒙古中医药/Journal Inner Mongo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立足本区、服务全国,面向基层,注重临床,是中医药及其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科研、教学、临床工作应用的重要参考文献。本刊主要辟有论著、临床报道、中西结合、针灸推拿、实验研究、文献综述等20余个栏目,被国家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医文摘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知柏地黄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效果观察

    程垠哲
    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知柏地黄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参比组(碳酸钙d3)、研究组(在参比组基础上给予知柏地黄丸),40例/每组,对其疗效、骨密度、骨代谢、骨痛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比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腰椎、双侧股骨颈骨密度高于参比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骨钙素、降钙素水平相比参比组水平更高,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相比参比组水平更低,P<0。05。实施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相比参比组更低,P<0。05。结论: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碳酸钙d3、知柏地黄丸治疗方案较为有效,患者的骨密度明显提高,骨代谢水平改善,且骨痛程度降低,建议临床借鉴。

    绝经后骨质疏松知柏地黄丸骨密度骨代谢

    不同穴位温针灸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疗效分析

    高莉付爱春刘娟李蕾...
    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将慢性浅表性胃炎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分析在不同穴位下实行温针灸治疗的实际治疗效果,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结果进行总结与概括,最后统计复发率影响状况。方法:研究从院内慢性浅表性胃炎群体中选取研究观察对象,总共有120例患者参与研究,我院将这些患者各自分为40例A组、40例B组以及40例C组,对三组患者均以温针灸治疗方式开展治疗工作,三组患者所选穴位存在明显不同,最后统计对比实际治疗效果与结果。结果:从最终统计结果来看,三组患者在胃镜下评分结果对比中并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对比不存在相应的统计学意义;在生活质量评分对比中,三组患者评分结果对比中并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对比不存在相应的统计学意义;在临床症状改善状况对比中,三组患者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组间对比具有相应的统计学意义,而在治疗后三组各自临床症状评分对比中,B组和C组相较于A组具有更高的评分,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后在疗效率与复发率结果对比中得知,A组、B组、C组各自疗效率分别为95。00%(38/40)、80。00%(32/40)、77。50%(31/40),和B组与C组相比之下,A组疗效率大于B组和C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而B组和C组之间差异并不明显(P>0。05),统计学意义不符合存在标准要求;在复发率结果对比中,A组出现了 1例复发病例,复发率为2。50%(1/40),B组和C组各自复发率仅有17。50%(7/40)、17。50%(7/40),在复发率结果对比中,B组和C组复发率显著高于A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组间对比具有相应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研究结果得知,不同穴位下的温针灸治疗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所产生的疗效、临床症状改善状况以及复发率影响状况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以足三里穴、中脘穴、胃俞穴等穴位的组合疗效更为优异,且具有更低的复发率,建议临床加强推广应用。

    慢性浅表性胃炎温针灸治疗疗效结果复发率影响分析

    清热活血通络方治疗对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内瘘功能及效果的影响

    丁训芳霍长亮陈静时宽凡...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清热活血通络方治疗对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内瘘功能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4月间在连云港市中医院就诊的80例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予以中药清热活血通络方热敷。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对。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狭窄部位血管直径大于对照组,内瘘血流量多于对照组,TNF-α、IL-6、IL-8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实施中药热敷治疗效果显著,能够较好地减轻炎症反应以及改善动静脉内瘘功能。

    中药热敷动静脉内瘘狭窄清热活血通络方

    探讨揿针联合中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脾虚风动证)的临床观察

    仇付丽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揿针联合中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脾虚风动证)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20年1月—2022年2月开展研究,共计40例儿童抽动障碍(脾虚风动证)患儿参与,通过双盲法分为中药组(20例,中药)与联合组(20例,揿针联合中药),研究指标为治疗效果、症候积分、量表评价、用药安全。结果:治疗效果对比显示联合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候积分对比显示联合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量表评价对比显示联合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安全对比显示两组并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笔者从中医治疗理念出发,儿童抽动障碍(脾虚风动证)患者治疗中应用揿针联合中药效果十分显著,应用价值高。

    揿针中药儿童抽动障碍(脾虚风动证)

    补肾温阳法对艾滋病腹泻患者胃肠功能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

    金海浩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补肾温阳法对艾滋病腹泻患者胃肠功能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收治艾滋病腹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研究治疗组,各50例。常规治疗组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和蒙脱石散治疗,研究治疗组给予补肾温阳法治疗,比较腹泻症状中医症候积分、胃肠功能、免疫功能。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研究治疗组腹泻症状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研究治疗组血浆胃动素(MTL)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研究治疗组CD3+、CD4+、CD8+、CD4+/CD8+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温养法治疗艾滋病腹泻患者显著缓解腹泻症状,提升胃肠道功能和免疫功能。

    艾滋病腹泻补肾温阳胃肠功能免疫功能

    千金苇茎汤加减治疗老年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李凯高丽婷武廷辅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使用千金苇茎汤加减进行治疗的效果做出分析。方法:研究对象选择老年慢阻肺者,均于2023年1月—2024年3月,在我院诊治,共计80例,通过随机抽样法分组,各40例。常规组、研究组分别采用常规西药和千金苇茎汤进行治疗,比较研究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少于常规组,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均优于常规组,且症状改善用时短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老年慢阻肺患者使用千金苇茎汤加减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指标,能够促进其症状改善,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千金苇茎汤加减治疗老年慢阻肺疗效

    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颈型眩晕的临床观察

    林燕芬刘日强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颈型眩晕应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抽取院内颈型眩晕患者50例,抽签法方法分成探究组、参比组,探究组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参比组应用倍他司汀片、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结果:治疗前,探究组症状评分(眩晕、颈肩痛、头痛)与参比组相近,无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治疗后,探究组症状评分(眩晕、颈肩痛、头痛)高于参比组,有意义(P<0。05),探究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对比参比组较低,有对比意义(P<0。05)。结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颈型眩晕有利于改善患者症状。

    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颈型眩晕不良反应

    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效果

    廖志群罗维萍姚满园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对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给予中医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时间范围处于2023年6月—2023年11月阶段的90例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展开分组对比研究;所有肢体肿胀患者的分组依据为投掷硬币法;参照组(45例):采用的治疗方法为西医治疗;研究组(45例):采用的治疗方法为中医治疗;组间比较两组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的疾病疼痛评分、肢体肿胀程度、病症反应消失时间、骨伤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与参照组疾病疼痛评分、肢体肿胀程度比较,研究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与参照组疾病疼痛评分、肢体肿胀程度比较,研究组降低程度明显(P<0。05);与参照组疼痛、患肢皮纹消失、肿胀、张力性水泡消失时间展开比较,研究组缩短程度明显(P<0。05);与参照组骨痂生长时间、患肢运动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研究组缩短程度明显(P<0。05);与参照组并发症(患肢肌肉痉挛、肌肉坏死以及血栓)总发生率比较,研究组降低程度明显(P<0。05)。结论:临床对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给予中医治疗,可将疼痛以及肢体肿胀缓解,将病症消失时间缩短,促进良好预后。

    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疾病疼痛肢体肿胀病症反应消失时间骨伤恢复情况并发症

    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抑郁开展四逆散治疗的临床疗效研讨

    刘丹张雅瑞张勇柯军宝...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在合并抑郁症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中应用四逆散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96例于我院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抑郁症患者,以2020年11月—2023年11月,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48例)与研究组(4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四逆散治疗,对两组患者抑郁情绪、生活质量以及中医证候积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抑郁情绪评分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而生活质量分数比对照组更高,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四逆散能够有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对患者抑郁情绪有减轻作用,从而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功能性消化不良抑郁四逆散

    温针灸辅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疾病的临床价值

    罗维萍胡建强廖志群
    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神经根型颈椎病行温针灸辅助治疗的价值。方法:以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对象,入选者总计120例,以入选顺序分组,有一般组、试验组,均有60例,一般组行传统针灸,试验组辅以温针灸治疗,研究在2023年4月-2023年10月完成,比较颈椎功能,检测颈椎肌电信号,统计有效率。结果:治疗前比较NDI和VAS,两者在试验组、一般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比较NDI和VAS,两者在试验组低于一般组,P<0。05。治疗前斜方肌以及肱二头肌位置的肌电信号均未在试验组、一般组展示出差别,P>0。05。治疗后斜方肌以及肱二头肌位置的肌电信号在试验组均高于一般组,P<0。05。有效率测定后在试验组高于一般组,分别为96。67%、85。00%,P<0。05。结论:温针灸辅助治疗效果好,能大幅度提升颈椎活动度,减轻各种颈椎不适症状,维持较好颈椎功能,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预后。

    温针灸有效率神经根型颈椎病活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