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暖通空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暖通空调
暖通空调

王曙明

月刊

1002-8501

hvac@cadg.cn

010-88361727 88383814

100120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36号凯旋大厦A座4层

暖通空调/Journal Heating Ventilating & Air Condition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始终以“新颖、实用、准确、精练”为办刊方针,以提高全行业素质、推动全行业技术交流与发展为宗旨,及时报道国家有关建筑节能和环境保护的重大技术政策,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中供暖、通风、空调、制冷及洁净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先进技术、工程总结、设计经验、设备开发与运行管理以及行业学术活动与设备市场信息。本刊是中国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统计分析数据源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本刊发行对象:从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中供暖、通风、空调、制冷、洁净等相关领域的工程设计、科研教学、施工安装、设备制造、运行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院校师生、房地产开发商和业主,以及对暖通空调制冷技术感兴趣的各界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深层套管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能效分析

    曹雨晨孔维政陈睿林朵童...
    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深层套管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能效受多种因素影响,为保证其高效运行,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尤为重要.本文建立了中深层套管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换热器传热模型,采用工程实测数据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基于该模型,量化了一个供暖期内多种因素对系统能效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水温和岩土导热系数对系统能效具有重要影响,回填材料导热系数对其影响较小;增大循环流量会提高取热功率,但系统能效也随之降低,当循环流量由8.33 kg/s增大至10.56 kg/s时,取热功率提升4.95%,能效下降1.23%;增大外管管径、岩土和回填材料的导热系数能够提升系统能效,但达到一定数值后,对能效提升效果不显著.本研究对中深层套管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长期稳定运行及能效提升具有参考意义.

    中深层地热能地源热泵套管式地埋管换热器运行性能能效分析

    深凹立面建筑房间自然通风效果及污染物浓度分布

    宁宇轩尹海国李艳艳李安桂...
    7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西安地区某主导风向为侧向来风的深凹立面建筑房间为研究对象,通过过渡场模型对室外场到室内场进行了多尺度CFD模拟,研究了不同开窗方式下的室内空气质量.结果显示:全开窗对于排出室内产生的污染物有较好效果,但是对于室外污染物的抵抗能力不如单开平立面窗;当室内污染物集中于某个单个房间时,开窗形成的对流通风会造成其他无污染源房间内的污染物浓度增大;当污染物分散在各个房间时,对流通风则可以有效降低各房间污染物浓度,降低幅度约为50%;单开平立面窗能有效杜绝室外污染物进入室内,而增大出风口是排出室内污染物的最好方法.

    深凹立面居住建筑自然通风开窗方式污染物浓度室内空气质量建筑外立面

    基于热舒适的建筑外墙隔热设计参数研究

    周范卓尹佳星王昭俊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给出了夏热冬冷地区和寒冷地区4个典型城市的热适应模型与热可接受温度区间.对4个城市的常见围护结构进行了调研,基于夏季典型设计日室外空气温度动态变化,得到了不同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的逐时变化值.基于热适应模型,确定了不同气候区典型城市常见围护结构人可接受的最高内表面温度,并与现行相关规范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上海市和西安市规范所规定的自然通风环境下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无法满足人员热舒适要求,规范规定限值应进行适当下调.

    围护结构隔热热工设计热舒适热适应模型热可接受温度

    偏冷环境下不同身体质量指数人群热舒适对比研究

    姚旺轩赵胜凯翟永超
    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热舒适标准未考虑我国持续增长的超重或肥胖人群对热舒适的需求,这可能对人体舒适度和建筑节能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探讨了不同身体质量指数(BMI)人群在偏冷环境下的主观反应和生理反应的差异.结果显示:高BMI人群的平均皮肤温度显著低于低BMI人群,且随着温度的下降而下降;在偏冷环境下,高BMI人群的代谢率比低BMI人群低,尽管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会导致比低BMI人群具有更高的热不满意百分比;在预测热感觉时需要对不同BMI人群分别进行预测.

    偏冷环境身体质量指数热舒适热感觉主观反应生理反应

    铁路客运站候车厅病毒飞沫液滴传播研究

    戴文婷
    94-9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研究铁路客运站候车厅内全新风工况下的气流流动,选取存在气流旋涡而不利于旅客咳嗽飞沫液滴传播扩散的6个座位位置,分别对6个位置处患病旅客咳嗽喷出的飞沫液滴在候车厅气流流场中的扩散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对飞沫液滴的沉积率、沉积液滴粒径分布、沉积速率、回风口逃逸率、沉积耗时、候车厅空气完全净化时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患病旅客飞沫液滴中平均73.4%沉积在墙体表面和地面,11.8%从回风口逃逸,14.1%沉积在旅客表面,旅客座位距离、座位长度等直接影响旅客感染病毒的风险;液滴粒径越大,沉积速率越快,沉积率越大,粒径小于30 μm的液滴在高大空间流场中的运动具有一定的一致性,而粒径大于40μm的液滴在流场中的运动则受重力的影响更多;飞沫液滴的2.5%~23.8%将在60 s内沉积到旅客表面,且60 s内的沉积速率最快,600 s后飞沫液滴悬浮率在1.4%以内的波动并不会大幅改变空气洁净所需时间.

    铁路客运站候车厅飞沫液滴病毒传播沉积粒径

    人体咳嗽飞沫传播DPM模拟与实验对比

    韩朋飞
    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现有文献中的实验数据,对单个液滴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蒸发模型进行了验证.将离散相模型(DPM)加入蒸发模型,对人咳嗽喷出的飞沫液滴在室内随时间发展变化的特征和分布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现有不同相对湿度下的实验结果吻合得较好.在高相对湿度情况下,液滴蒸发较慢,有利于液滴的重力沉降,使得最后漂浮在空中的病毒飞沫含量更低,有助于防止病毒的传播.

    液滴病毒传播咳嗽蒸发离散相模型(DPM)

    模块化光伏空调机组研发及性能实测分析

    樊博浩王登甲肖莹陈耀文...
    105-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岛礁等孤立区域远离内陆、设备系统维修不便、安全可靠性要求高的问题,本文设计出直流型、交流型蓄电模块化新型光伏空调机组,对蓄电、逆变、制冷等机组部件进行了集成设计,对集成热堆积造成的机组性能衰减进行了理论分析.搭建了性能实验平台,实测了晴天、多云和雨天等不同天气工况下模块化空调机组的运行性能,得到2类机组的COP范围为2.80~3.35.模块化光伏空调机组可满足太阳能丰富的孤立区域的空调需求,具有更换灵活方便的特点.

    太阳能光伏空调模块化机组孤立区域实验测试机组性能

    中深层地埋管热泵供热系统运行特性实测研究

    邓杰文彭晨玮朱超李骥...
    113-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大量工程实测研究,总结了中深层地埋管热泵供热技术的运行特性.中深层地埋管具有出水温度高、取热功率大、长期运行稳定的特点,为热泵系统提供了高品位的低温热源,以提升其运行性能;同时中深层地埋管自身存在间歇蓄热特性,能很好地满足建筑供热需求变化与柔性用能;无级变频热泵机组更适合与中深层地埋管匹配运行,节能减排效果显著;热源侧水系统具有小流量、大扬程,且阻力随着流量变化而大幅度变化的特性.研究结果可为提升该技术的供热性能提供关键指导.

    中深层地埋管热泵系统热源侧水系统运行特征阻力特性实测研究

    基于典型气象数据分析的南北方供暖特性研究

    丁勇向一心
    120-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南、北方供暖的需求差异,基于历年气象数据,综合考虑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供暖度日数HDD18、供暖期天数等多种因素,分析了中国南、北方8个典型城市的气候特征;同时结合需求调研和温度分布、波动差异对比情况,讨论了不同地区热负荷动态特性及负荷求解宜使用的方法;分析总结了南、北方地区的系统运行特征情况,给出了关于供暖系统设计、系统形式、运行策略的建议;并通过实际案例具体分析了供暖系统设置的适宜性问题,为后续供暖设计方法、参数确定,供暖方式选择和系统设置提供基础.

    供暖南北方供暖差异气象数据供暖需求特性系统特征案例分析

    基于拓扑复杂程度的实际供热管网建模方法研究与分析

    周守军张雅玲孙文虎曹长红...
    127-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按照管网拓扑复杂程度建立水力工况仿真模型的思路,以及结合流量方向和最小闭合差判断环网水力交汇位置的方法.以某市区集中供热管网为研究对象,根据3种复杂程度建立管网水力工况仿真模型,并取3种工况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判断环网水力交汇位置,每一级的模型仿真压力与实际值的最大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均低于10%,且管网拓扑结构复杂程度越高,模型模拟误差越小,建模成本越高.

    集中供热拓扑供热管网复杂程度仿真建模水力交汇环网平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