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丁斐

双月刊

1674-7887

xbbjb@ntu.edu.cn

0513-85051570

226001

江苏省南通市启秀路19号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Nanto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本院及教学医院和全国交通系统医疗卫生单位,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基学、预防医学、中医学和航海医学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和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医学论文。高水平的编委会和业务能力较强的编辑部班子是保证本刊质量的关键因素。本刊作为中国科技情报所科技论文统计分析对象被列为国内主要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层中老年脆性骨折现状及危险因素调查

    陈婷婷程应华倪晓辉高月霞...
    396-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基层中老年脆性骨折患者诊治现状,分析导致患者再次骨折的影响因素,为脆性骨折提供临床预防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1月间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诊断为中老年脆性骨折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再次骨折668例为观察组,未发生1 844例为对照组,分析对患者发生再次骨折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合并的内科疾病、是否行骨质疏松治疗。采用SPSS 27。0软件,运用x2检验、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这些因素与骨质疏松性再次骨折的关系。结果:(1)基层中老年脆性骨折患者骨密度检测率为18。15%,骨质疏松诊断率为17。48%,抗骨质疏松治疗率为21。73%。(2)基层中老年脆性骨折患者骨折后再次骨折率为26。59%。基层中老年脆性骨折患者发生再次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男性、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等。结论:临床医师对于基层中老年脆性骨折后骨质疏松的重视度不够,诊断率及治疗率均低。男性、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为基层中老年脆性骨折患者再次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

    脆性骨折骨质疏松诊治现状再次骨折危险因素

    丁苯酞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形成及预后的影响

    纪海霞王洪亮
    399-4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丁苯酞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形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7月在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2例,其中52例丁苯酞组采取丁苯酞25 mg,bid,静脉滴注14 d,50例对照组未使用丁苯酞治疗,两组其他药物治疗方案按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进行。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transcranial color doppler,TCD)评估患者入院时及入院14 d脑血管的血流情况,观察两组侧支循环与血流改善的差别以及90 d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的差别。再根据mRS评分将丁苯酞组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观察两组侧支循环与血流改善的差别以及两组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的差别。统计侧支循环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丁苯酞组侧支循环形成及血流改善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丁苯酞组90 d 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良好组侧支循环形成的比例及血流改善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有侧支循环形成的患者比无侧支循环的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低(P<0。05)。结论:丁苯酞能促进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形成,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缺血性脑卒中大动脉粥样硬化侧支循环丁苯酞

    本刊常用缩略词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