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宁夏社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宁夏社会科学
宁夏社会科学

蔡伟

双月刊

1002-0292

socsinx@public.yc.nx.cn

0951-2074593

750021

银川市西夏区朔方路新风巷8号

宁夏社会科学/Journal Social Sciences in Ningxia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办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双百”方针, 努力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积极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应用研究和基础相结合,既突出应用研究,又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提高刊物质量和学术水平,力求把刊物办得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经济发展的迭代裂变

    罗建文
    102-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村共同富裕中的迭代裂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价值意蕴.由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引发的革命性变更、城乡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等新型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高效组合、绿色产品和环保效应不断满足人民绿色生活新需求、农业产业和农村现代化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和发展成为农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就是客观的历史必然.大量科技成果嵌入农村生产生活各环节,农业新质生产力成为引领中国农村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引擎,必须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变成发展新动能而"建立新秩序".必须充分利用农业新质生产力在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迭代效应,增强农业经济发展的内生发展动力,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转化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新动能和新赛道,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农业新质生产力下乡科技新动能农业经济发展迭代裂变

    以新质生产力助推劳动幸福的实现

    焦成焕魏艳平
    11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通过颠覆性科技创新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使人与人的关系更加和谐,体现出确证人类本质的能力.它创造出的巨大物质财富在满足人的物质需要情况下,不断推动人的精神享受和发展的需要.这与劳动幸福的终极目标即推动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一致性.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能为劳动幸福创造充裕的物质基础、公平分配的环境,促使人的全面发展,而劳动幸福蕴含的劳动解放、劳动尊严和人的发展维度也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指引方向.数字时代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劳动幸福的实现,需促进数字技术协调发展,提高劳动者内在质量和创新能力,引导资本有序发展,从而夯实劳动幸福的物质基础,维系劳动幸福的价值旨归,最终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

    新质生产力劳动幸福人的发展劳动

    元宇宙焕活体育传媒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实现路径、现实困囿、纾困之策

    滕姗姗胡奇
    12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下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为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探索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路径,新质生产力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经济新发展理念,正统领着中国经济发展全局、彰显了未来经济发展张力.元宇宙技术作为推动新质生产力产生的重要技术支撑,在与体育传媒产业的交织互嵌中,赋能体育传媒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助推体育强国战略行稳致远.基于此,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以新质生产力特征入手,探求了元宇宙焕活体育传媒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实现路径与现实困囿.从引育新质人才协同推动技术原始创新、资源互联互通打破行业壁垒重聚向心力、构建产业数实融合机制全面转型等角度,提出可供借鉴的纾困之策.

    新质生产力元宇宙体育传媒产业中国式体育现代化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的机制与路径

    刘庆龄曾立
    13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新突破,新质生产力源于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专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根本依托主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新质生产力具有蓄势和赋能两个层面的作用.依托"立良好势头—积多重势力—扩丰富势能"的蓄势机制,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创新培育雄厚科技实力,在量变积累中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依托"聚集能量—提升能级—释放能效"的赋能机制,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驱动生产要素数字化转型,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在发展成熟中充分释放新质生产力的积极效能.应在宏观层面紧紧依靠并有力支持国家发展大局,在中观层面加强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作,在微观层面提高人才队伍实力并建立高能级创新联盟,更好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蓄势赋能作用,确保新质生产力获得"源头活水".

    新质生产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高质量发展关键核心技术"蓄势赋能"

    重整计划强制批准中担保权人保护规则的检视与完善

    张善斌翟宇翔
    144-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破产法》关于重整计划强制批准的规定,为担保权人提供了适当程度的保护,但现有规则过于抽象,导致实践中存在争议.担保债权是否获得全额清偿的判断,以担保财产的评估价值为依据,担保财产的评估价值应由双方协商确定,协商不成时以重整计划草案提交批准时担保财产的"清算价值"为标准评估.公平补偿应以重整计划执行期间担保债权延期清偿的损失为限,补偿利率应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基准,综合考量延期清偿时间、债务人重新购置担保财产的成本等因素向上调整.担保权未受实质损害的识别,应主要考量重整计划草案是否明确对担保财产价值减损的补偿,以及其是否未经担保权人同意改变债权的清偿方式.

    破产重整重整计划强制批准担保物权公平补偿

    净额所得视域下个税费用扣除规则的再审视

    侯卓
    154-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净额所得始能课税是量能课税原则在个税法上的具体要求,费用扣除则是把握净额所得的关键.2018年《个人所得税法》修订时提高了综合所得的一般性扣除额,同时增设六类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契合净额所得课税的要求.净额所得有客观的净额所得与主观的净额所得之分,既有一般性扣除额实为个人生活费用的表彰,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存在误将其作为取得工资薪金之成本费用的逻辑谬误,进而使法律在把握客观净额所得时存在罅隙,亟待补足.同时,现行法把握主观净额所得也有不足,应构建涵盖"个人基本生活需要—家庭基本生活需要—普通型支出增加—特殊型支出增加"的四层次扣除体系.下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法》时应以净额所得课税为出发点建章立制,遵循客观净额所得和主观净额所得二元进路,塑造完整的费用扣除规则.

    个人所得税法量能负担净额所得课税费用扣除

    碳排放权质押融资:法理阐释与规范构造

    康京涛
    163-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排放权质押融资是一种新型的绿色信贷产品和融资贷款模式,其本质上属于权利质权的范畴.按照权利质押理论,碳排放权衍生于环境权益,能够独立存在并通过权利客体的转移满足交易主体的合理收益期待,具有财产性、可让与性和适质性,符合权利质权的构成要件.从现有法律规定看,碳排放权质押融资存在着作为质押客体的碳排放权在我国权利体系中的法律性质不明、碳排放权质押融资的本体构造不清、碳排放权质押融资的监管机制不畅等问题.体系化视角下,碳排放权质押融资的法律建构,在质押客体上需要明确碳排放权的用益物权属性,在本体构造上需要规范碳排放权质押融资的登记机构、绿色用途、质权实现途径,在监管机制上需要构建"专门+协同"的监管体制,明确监管对象和优化监管方式.

    碳排放权质押融资绿色金融质押登记监管机制

    数字经济时代的金融数据财产权:架构、权能和边界

    刘博涵
    173-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融数据确权是保障金融数据自由流通、助力金融数据价值释放的基本前提,聚合于金融数据上的多元利益冲突是金融数据确权悬而未决的主要原因.对此,在方法论上需要改变将各方主体的利益期待均置于"金融数据财产权"内部的整体赋权模式,转向赋权在金融数据生成、流转进程中处于核心利益激励的主体,在权利外部妥善安排其他主体利益诉求的进程赋权模式.金融机构为金融数据的生成投入了大量技术、算力资源,处于核心利益驱动地位,因而在权能架构上,需剥离金融消费者的法定在先权利,将绝对的、排他的金融数据财产权赋予金融机构.金融机构能够全面支配金融数据,表现为管控、使用和经营三项权能,而在权利外部,为了保护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保障同业竞争者权益,维护国家金融体系稳健,需以信息收集知情同意、金融数据强制许可以及金融数据互联等制度限制金融数据财产权的行使.

    金融数据财产权权利架构权能体系行权边界

    从清前期长城地带历史变迁看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

    邓涛
    183-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2023年6月2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关键词对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作出系统、精准的总结、提炼,该理论即是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结合清前期长城地带的历史变迁可知,清朝在使用和管理长城上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在促进长城地带统一上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在维系长城地带的统合上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在促进长城地带民族交融上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在维系长城地带和平及贸易上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

    清前期长城变迁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黑水城元代收付文书考

    杜立晖
    193-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水城文献中共收录元代"收付"文书4件,其中俄藏、中国藏各1件,日本天理图书馆藏2件.这些收付文书当是元代的"出收付契"与"与收付契",其作为元代唯一的收付文书原件和实物,展现了元代文书制度较之其前代的创新和发展.同时,据之又可发现,元代契约制度的实际运作过程与较之此前所知的内容,可能更为复杂.

    元代黑水城收付文书契约制度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