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在骨质疏松条件下,行L5/S1 节段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 at L5/S1,OLIF51)及其联合双侧皮质骨轨迹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screw,CBT)和双侧椎弓根螺钉(bilateral pedi-cle screw,BPS)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招募 1 名健康青年男性作为志愿者,获得其腰骶椎三维CT数据,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完成L4~S1 三维模型,采用前路钛板(titanium plate,TP)固定的OLIF51 手术模型、OLIF51+CBT和OLIF51+BPS手术模型的构建,分别命名为A、B、C、D模型.通过赋值、设定条件、施加载荷,分析不同条件下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 顺利完成 4 种有限元模型的构建.4 种模型在所有运动中的平均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变化趋势为A模型>B模型>C模型>D模型;其中,与A模型相比,B模型降幅为 84.21%~94.42%,C模型降幅为 88.12%~96.40%,D模型降幅为 90.07%~96.49%(P均<0.05);与B模型相比,C模型降幅为 7.41%~52.38%,D模型降幅为 27.78%~58.33%(P均<0.05).3 种手术模型在所有运动中的融合器(Cage)平均最大应力变化趋势为B模型>C模型>D模型;其中,与B模型相比,C模型降幅为 12.89%~57.62%,D模型降幅为 36.43%~73.11%;D模型和C模型相比,除左侧弯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模型降幅为21.83%~37.67%.3 种手术模型在所有运动中的内固定平均最大应力变化趋势为B模型>C模型>D模型;与B模型相比,C模型降幅为 3.55%~65.47%,D模型降幅为 18.58%~84.41%;CBT应力大于BPS应力(P<0.05).结论 在OLIF51 手术中,补充后路内固定可以增强融合节段的稳定性并减轻TP上的应力.不建议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单独进行OLIF51 手术,使用 BPS 辅助固定可达到最佳生物力学特性.接受CBT辅助内固定的患者术后需要佩戴支具,并尽量避免融合部位的右侧弯曲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