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宁夏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刘天锡

月刊

1001-5949

nxyx@public.yc.nx.cn

0951-6723824;6727262;6710061

750001

宁夏银川市北京东路340号

宁夏医学杂志/Journal Ningxia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是宁夏卫生厅主管、主办的惟一一份医药卫生专业技术期刊,主要反映宁夏医药卫生科技成果和专业工作经验,报道医学发展的新方法、新技术,介绍医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新动向。本刊的主要读者对象为中、高级医药卫生专业人员。该刊立足宁夏,面向全国,努力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力求体现地方性、民族性的特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研究

    崔婷李明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10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对照组患者(500例)应用雷贝拉唑治疗,研究组患者(500例)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雷贝拉唑治疗.结果 研究组患者SDS评分及SAS评分、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IL-2、G-17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L-4、IL-10水平、sIL-2R、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雷贝拉唑慢性胃炎负面情绪生活治疗

    封闭负压引流术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闫月玲李国智刘珩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术与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 将收治的68例糖尿病足溃疡者,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术,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血糖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VEGF、bFGF指标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中,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术与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治疗,效果好,可加速创面愈合,安全性较高.

    糖尿病足溃疡封闭负压引流术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效果安全性

    脉冲振荡在支气管哮喘儿童中喘息症状的应用临床效果研究

    沈红霞邱振涛马海兴郭秀霞...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儿童在喘息症状治疗过程中脉冲振荡(IOS)的应用疗效.方法 选择哮喘患儿76例,并分为2组:有喘息症状的儿童(n=55)和没有喘息症状的儿童(n=21).在IOS分析中测量以下参数:5Hz(R5Hz)和20 Hz(R20Hz)的阻力,5 Hz(X5Hz)的呼吸电抗,以及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前后的R5-R20Hz.喘息儿童作为研究组,没有喘息儿童作为对照组,所有儿童均取得家属同意进行IOS检查.结果 共入选76例学龄前儿童,其中55例(72.4%)有喘息症状.70例(92.1%)患儿R5Hz变异性系数≤17%.有喘息性儿童的R5Hz和R5Hz-R20Hz改善率明显高于支气管舒张剂前无症状的儿童(P<0.05).结论 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查应用于喘息性儿童治疗中临床效果理想,可准确评估治疗效果,且检查操作容易,值得推广.

    脉冲振荡气道阻力共振频率儿童

    117例中医手法闭合复位治疗掌骨颈部骨折患者临床观察

    杨泽兵康小亮高卫星李文峰...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运用中医手法复位胶带固定治疗掌骨颈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117例新鲜掌骨颈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中医手法复位胶带固定治疗后,采用手指关节主动活动度系统评定法(TAM)对不同分型掌骨颈部骨折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本研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至少6个月的随访观察后,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术后愈合时间为(5.12±0.83)周.经TAM评分对研究对象预后情况进行评定,其中优63例,良41例,中10例,差3例,优良率为88.9%.进一步经卡方检验分析后,在不同掌骨颈部骨折分型下,其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手法复位固定治疗掌骨颈部骨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医师尤其是基层医务工作者广泛应用.

    掌骨颈部骨折闭合复位胶布固定

    超声征象量化评分系统在产前胎盘植入性疾病诊断与分型中的临床应用

    张丽杜彬袁红梅孙广宏...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征象量化评分系统在产前胎盘植入性疾病(PAS)诊断与分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0例疑似胎盘植入的患者资料,对比超声征象量化评分系统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对胎盘植入性疾病的诊断和分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价值.结果 130例疑似胎盘植入的病例中,术后病理证实胎盘植入112例,超声征象量化评分的诊断率为93.75%、灵敏度90.18%、阳性预测值96.19%、阴性预测值56.00%、Kappa=0.584.经病理结果证实胎盘植入性疾病中粘连型18例、植入型65例、穿透型29例,诊断粘连型、植入型、穿透型方面超声征象量化评分诊断率为66.67%、96.92%、89.66%,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率为94.44%、98.46%、93.10%;对于粘连型胎盘植入核磁共振成像的诊断率要优于超声征象量化评分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植入型与穿透型胎盘植入的诊断准确率,以上2种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征象量化评分系统诊断胎盘植入性疾病和分型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值得推广.

    胎盘植入性疾病超声征象量化评分系统应用价值

    磁共振弹性成像检测肝脏硬度对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疗效预测价值

    蔡磊闵剑青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磁共振弹性成像检测肝脏硬度预测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疗效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磁共振弹性成像检查,以获取肝脏硬度值,并采用索拉菲尼治疗,根据预后结局将120例患者分为生存组(n=28)和死亡组(n=92),分析磁共振弹性成像检测肝脏硬度预测索拉菲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疗效的价值.结果 120例患者中有92例死亡,占比为76.6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总胆红素、肝脏硬度分别为(1.08±0.28)mg/dL、(3.82±1.04)KPa,高于生存组(0.86±0.23)mg/dL、(2.66±0.83)KPa,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4、5.397,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肝脏硬度为预测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疗效的因素(OR=3.575,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显示,肝脏硬度在预测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死亡中具有较高价值,肝脏硬度>3.232 KPa是预测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死亡的重要节点.结论 磁共振弹性成像检测肝脏硬度可用于来预测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其在预测患者死亡中具有较高价值.

    肝细胞癌索拉菲尼磁共振弹性成像肝脏硬度

    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患者改良矫正后疗效观察

    刘冰于英凡李华陈雨扫...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异位萌出的第一恒磨牙在手法矫正配合隐形矫治器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8例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的患者实施手法矫正配合隐形矫治器远中移动,对比治疗前后曲面体层片中第一恒磨牙的近中倾斜角度的改变.结果 其中3例患者采用了手法矫正即辅助第一恒磨牙完全萌出且与对颌建立了咬合;5例患者采用了手法矫正后配合隐形矫治器远移第一恒磨牙,使之与对颌建立了咬合关系;经过矫正治疗后患侧的第一恒磨牙倾斜角度为(93.5±8.6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健侧磨牙的倾斜角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法矫正可以有效的调整异位萌出的第一恒磨牙的近中倾斜角度.异位萌出的第一恒磨牙倾斜度大的患者通过手法矫正即可辅助其竖直解除阻生状态;异位萌出的第一恒磨牙倾斜度相对小的患者,手法矫正再配合隐形矫治器即可更准确地调整第一磨牙的位置,与对颌牙建立咬合,对患者的咀嚼系统及颌骨发育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手法矫正隐形矫治器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重症监护病房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风险评估

    路宁维党晓茹郑丽华阚天燕...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开展重症监护病房(ICU)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风险评估.方法 通过组建专业的FMEA团队,从置管前、中、后过程中找出每一步骤的潜在失效模式.采用头脑风暴法和"人、料、法、环"查找潜在失效原因.计算风险优先数值(RPN),找出优先干预的高风险失效原因,针对高风险失效原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并落实.结果 共列出6个失效模式,查找到75个潜在失效原因,评估后筛选出9个高风险失效原因,制定和筛选出12条应对措施并组织实施.高风险失效原因RPN干预后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BSI感染率干预前较干预后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FMEA进行CRBSI感染风险评估,可以使风险显性、量化,防控措施前移,降低感染率.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ICU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风险评估

    医学期刊中结构式英文摘要的撰写

    马汉祥
    88-90页

    医学论文英文摘要书写要求

    图版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