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大数据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大数据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农业大数据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季刊

2096-6369

agbigdata@caas.cn

010-82106275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农业大数据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Big Data
查看更多>>《农业大数据学报》(CN10-1555/G2,ISSN 2096-6369)是我国农业领域首个综合报道大数据领域相关的理论方法、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实体数据等的专业学术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14-2020年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基本信息数据集

    杨奇明施丹燕沈梦露黄颖...
    94-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是在国家层面上设立的示范组织,旨在推广和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良好经验和做法,它由政府支持和引导,享受特殊政策和资源支持,并承担着示范引领的责任.构建国家示范社基本信息数据集可以为评估合作社扶持政策效果提供数据基础,在此基础上可以为政府制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政策提供决策参考.该数据集以《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评定及监测暂行办法》(农经发[2013]10号,以下简称"《办法》")为依据,搜集整理了 2014-2020年国家相关部委公示的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名录,并为其匹配了入选、移出国家示范社名单的年份,以及成立年份、退出(注销、吊销)年份、所在地县级行政区划等信息,最终形成了囊括1万余家国家示范社基本信息的数据集,并在此基础上构成面板数据.通过该数据集,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区优质农民合作社的生命周期和存续情况,深入分析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

    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面板数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社高质量发展

    2021年内蒙古不同类型草原的土壤养分特征数据集

    董琦孙峰成栗艳芳李秀萍...
    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草原不仅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而且也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资源.草原监测是对草原生产要素及其动态变化进行系统地观测、监测和记录,旨在阐明其联系及发展规律.内蒙古大草原是目前世界上草原类型最多、保存最完整的草原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在草地生态系统中,土壤养分综合反映了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研究不同草原类型土壤养分变化特征不仅反映植株群落对草原土壤健康的影响情况,同时为土壤、植被恢复形式、速度和方向等提供依据.目前,对土壤养分的研究多见于农业种植区域,草地土壤养分的研究数量较少.以内蒙古草地为例,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微生物多样性、温室气体等议题而鲜少涉及土壤养分,相关数据供给也非常有限.本数据集针对内蒙古自治区8个不同"区域-草地类型"草地在返青期、旺盛期与枯萎期的有效磷、速效钾、全氮、有机质、全盐以及pH值等土壤养分特征,所涉草地涉及温性草甸草原、荒漠草原、天然草滩、五花草甸草原和人工牧草种植地5种典型草原类型.数据集数据可为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与实践提供支撑.

    内蒙古草原土壤养分特征

    贵州茶园筑巢独栖蜂类群数据集

    温迪岚谈孝凤吕佳乐胡阳...
    110-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叶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品之一,在我国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广布的种植面积,贵州省投产的茶园有46.67万公顷,位居我国各省区投产茶园前茅,如何高效安全地控制茶园害虫,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一直是广泛关注的热点.利用天敌控制害虫在茶园虫害防控中得到了普遍应用.独栖蜂是茶园生态系统中一类重要的捕食性天敌,而且部分独栖蜂兼具传粉功能,在生态系统中起到独特的作用.人工巢穴技术(管巢法)利用独栖蜂在巢管中筑巢的特性,采集到的样本均是在当地生态系统生活与繁殖的物种,因此采集到的数据能更直接地反映出当地的生态条件,但是该方法周期较长、成本较高,可利用数据较为有限.本数据集利用人工巢穴技术收集了贵州省湄潭、久安、都匀三个主要茶叶产地生态茶园内原生境独栖蜂,内容包含了 2021年在以上三地收集到的独栖蜂种类、数量、取食对象、筑巢习性、发生规律等相关信息.本数据集可为明确贵州省茶园独栖蜂种类及优势类群、并进一步研究其种群动态与生防潜力等提供数据基础.

    茶叶独栖蜂生物防治巢管法

    奶牛智慧养殖技术装备及其数字孪生系统构建

    胡肄农仇振升刘建龙潘海海...
    117-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孪生被视为智慧农业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建立农业生产的物理系统和数字空间,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了"连接-感知-决策-控制"一体化,可以通过更高水平的智能控制应对农业生产系统的复杂性.我国农业数字孪生系统发展相对较晚,相关研究与技术装备整体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本文基于奶牛养殖多维信息采集、数据分析和生产仿真模型的研究,面向饲喂管理、繁殖管理、健康管理和环境调控等关键生产场景,建立奶牛场在虚拟空间的数字化映像,构建了奶牛养殖数字孪生系统,实现了对养殖技术流程与生产装备的数据驱动、实时反馈、模拟推演和以虚控实的智能管控,并在江苏省某千头规模奶牛场进行了具体应用和初步验证.

    奶牛养殖智慧养殖数字孪生

    现代农业产业园大数据平台建设初探——以福建省漳平市茶·花产业大数据平台为例

    张茜田乙慧林秀美邓必贤...
    127-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大数据是发展智慧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需要产业链类型的"条数据"和以县域、农业园区等为载体的"块数据"有机耦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的重要园区载体之一.本文以漳平市现代农业产业园"茶·花"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为对象,通过分析该产业园的花卉、茶叶主导产业存在的问题,结合平台用户的需求分析,提出平台的功能定位、总体框架和主要应用服务功能.该平台围绕漳平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茶叶和花卉主导产业,以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产业化为发展方向,面向政府部门和生产经营主体,建设应用管理平台和相应的运营服务支撑、数据库、展示与服务终端,具有数据集成、产业分析、应用服务和展示示范等功能,具体包括茶园的数字认证、生产加工标准化管理、土壤养分管理、主导产业综合管理、质量安全追溯、经营主体信用管理和决策驾驶舱等.论文同时总结、提出注重大数据资源体系构建、数据的应用和价值挖掘、留好用于未来功能拓展的数据和应用服务接口,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实施建议.该平台的建设能够促进漳平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产业基础数据的集成和产业链条的信息化管理,有利于实现打通产业发展堵点、补齐产业链短板、畅通供应链渠道等多重目标.

    现代农业产业园大数据平台需求分析应用服务实施建议

    基于大数据的县域数字乡村建设路径

    张茜田乙慧王颖
    136-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县域在我国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中具有关键地位,也是数字乡村建设的主阵地,数字乡村的建设反过来也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提升农民收入的重要动力.当前我国县域数字乡村建设存在发展基础较差、城乡与区域发展不平衡、缺乏建设运营和数据共享机制、资金和人才不足等问题.农业农村大数据资源与大数据平台是建设、发展数字乡村的重要基础,也是数字乡村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5+N+N"的县域数字乡村建设总体思路,即构建一个农业农村大数据资源目录、开展一次县域数字乡村发展评价、制定一个数字乡村发展总体规划、搭建一个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一个区域数字农业产业示范基地/数字治理示范村镇,和拓展N个数字乡村应用场景、实施N项数字乡村支持工程.在实施层面,通过政府、企业、科研单位的合作,向上连通国家、省、市各级数字经济管理平台,向下打通乡镇、村庄的数字管理应用,实现对县域数字乡村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该框架体系为县域数字乡村发展的顶层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利于县域依据当地情况制定数字乡村实施路径,推动县域经济数字化转型.

    数据资源数字经济顶层设计实施路径

    《农业大数据学报》办刊宗旨与出版范围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