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李文华

月刊

1672-2043

caep@vip.163.com

022-23674336

300191

天津市南开区复康路31号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是由农业部主管、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和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核心期刊。主要刊登农业生态环境科学领域内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包括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报道领域包括农业污染控制与治理、生态农业、环境修复技术与原理、环境毒理与风险评价、环境监测与评价、废弃物综合利用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含硫添加剂对猪粪堆肥过程甲烷与臭气排放的影响

    闫召伟杨菲宇高兴祖陈杰...
    2448-2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寻合适的含硫添加剂,有效控制堆肥过程中甲烷和臭气的排放,以磷石膏(PG)、过磷酸钙(SP)、硫酸钠(NS)为添加剂,采用强制通风曝气的60 L桶状发酵罐,探究不同含硫添加剂对于猪粪堆肥过程中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堆肥原始物料鲜质量2%的PG、2%的SP、1.2%的NS处理分别能减少50.8%、43.3%、46.6%的甲烷排放;PG和SP处理能减少40.6%和37.2%的氨气挥发,NS处理减少了20.0%的氨气挥发;PG与SP处理对硫化氢气体没有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而NS处理的硫化氢排放量为对照(无添加剂)处理的3.8倍,且NS处理堆肥结束后种子发芽率仅为41.3%.研究表明,1.2%的NS处理不适合臭气减排,而添加2%的PG以及2%的SP等低硫添加剂较为适宜.

    堆肥猪粪含硫添加剂甲烷排放臭气排放

    腐熟堆肥回流对猪粪堆肥含硫臭气排放的影响

    杨佳李国学马若男王国英...
    2456-2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腐熟堆肥不同回流方式对猪粪堆肥含硫臭气排放的影响,本文以猪粪为研究对象进行好氧堆肥试验,设置不添加腐熟堆肥(CK)、腐熟堆肥覆盖处理(Cap)和腐熟堆肥混匀添加(Mix)3个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腐熟堆肥覆盖和混匀回流方式相较于CK均可促进堆肥腐熟,种子发芽指数(GI)分别提高12.50%和18.09%;甲硫醚(Me2S)和二甲基二硫醚(Me2SS)为猪粪高温堆肥过程中主要的含硫臭气(>90%),主要在堆肥前期和翻堆后排放.腐熟堆肥覆盖和混匀回流处理可分别减排Me2S 75.42%和78.64%、Me2SS 35.58%和56.17%,降低39.42%和58.31%的总含硫气体排放,增加堆肥产品总硫(TS)含量13.46%和24.07%.腐熟堆肥覆盖和混匀两种回流方式均可促进堆肥腐熟,减少含硫臭气排放,且腐熟堆肥混匀处理效果最佳.

    腐熟堆肥回流方式覆盖混匀含硫臭气

    Fe2O3对鸡粪堆肥过程中含硫臭气排放的影响

    陈文旭李国学马若男刘燕...
    2465-2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新鲜鸡粪和玉米秸秆为原料,在60 L密闭式发酵罐内进行联合好氧堆肥,研究了Fe2O3作为添加剂对鸡粪堆肥含硫臭气排放和堆肥产品腐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为期35 d的堆肥过程中,两处理的高温期(≥50℃)均持续10 d以上,满足堆肥产品无害化要求;种子发芽率指数(GI)均超过70%,达到完全腐熟,添加Fe2O3不会影响堆肥温度和堆肥产品腐熟度.鸡粪堆肥添加Fe2O3可有效降低含硫臭气排放,可使鸡粪堆肥过程中硫化氢(H2S)、二甲基二硫醚(Me2SS)和甲硫醚(Me2S)分别减少38.81%、73.59%和42.59%,累计减少总硫损失63.17%.总体而言,外源添加Fe2O3不会影响堆肥进程和腐熟度,可显著降低含硫臭气排放,增加产品中硫含量.

    好氧堆肥鸡粪Fe2O3含硫臭气腐熟度

    国内外畜禽养殖粪肥还田利用研究进展

    张克强杜连柱杜会英沈仕洲...
    2472-2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养殖粪肥还田利用是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破解农业面源污染难题、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固体粪肥和液体粪肥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充分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粪肥分类、标准及粪肥农田利用主要技术,重点分析了粪肥还田对农田土壤中有机质、氮、磷含量影响及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水平,概述了固体粪肥和液体粪肥还田的主要机械设备,并针对粪肥还田技术创新、监测体系、环境与安全风险和还田补贴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畜禽养殖粪肥农田利用重金属抗生素

    基于沼液浓缩的液态有机肥利用现状与展望

    崔文静李施雨李国学陈清...
    2482-2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厌氧发酵是解决有机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手段,然而发酵残余物——沼液的处理利用成为限制厌氧发酵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沼液中富含养分及活性物质,可作为有机肥还田,在农田承载力和运输成本的双重约束下,沼液浓缩制肥技术迅速发展.沼液浓缩不仅可以减少储存和运输成本,还可以大幅度提高单位体积沼液中的养分含量,复配成高品质有机肥,分离后的水还可回用或达标排放.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根据现阶段的沼液浓缩技术及浓缩液利用现状,分析了不同浓缩技术的优缺点及浓缩液制肥潜力,并对沼液的应用潜力提出了展望及建议.

    沼液膜浓缩肥料化

    洱海流域不同有机肥替代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油菜产量的影响

    万辰马瑛骏张克强王风...
    2494-25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洱海流域油菜种植合理的施肥方式,研究不同有机肥替代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油菜产量的影响,在云南大理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进行油菜田间试验.田间试验设置不施肥(CK);常规化肥施用(CF);以CF氮素折纯计算,设30%固体、液体有机肥替代(T1、T4);70%固体、液体有机肥替代(T2、T5);100%固体、液体有机肥替代(T3、T6),共8个处理.结果表明:与试验前土壤相比,除CF和T6处理土壤全氮含量提升2.66%和6.57%外,各施肥处理土壤全氮和全磷含量有下降趋势,T1、T2、T3土壤全磷含量与有机肥配施比例增加呈正相关,而T4、T5、T6呈负相关,施用液体有机肥使土壤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含量在短时间内大幅提高;除T4处理外,有机肥的施用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有提升作用,其中T5处理效果最好,提升了28.66%;T1、T2、T4处理均导致土壤容重较试验前土壤上升,上升幅度分别为15.84%、16.83%、17.82%;液体有机肥替代处理均导致土壤pH值较试验前土壤有所下降,单施液体有机肥下降幅度最大,降低5.17%;与CF处理相比,随着有机肥替代比例增加,油菜株高、角果长度、单株角果数、千粒质量、油菜产量均呈下降趋势,T1~T6处理油菜产量减少18.06%~76.65%,30%有机肥替代(T1、T4)与CF处理差异较小.综合考虑不同施肥处理对环境和油菜产量的影响,30%固体有机肥替代(T1)是较优的施肥方式.

    洱海流域有机肥油菜土壤理化性质产量

    不同施肥模式对洱海流域稻田土壤中耐药基因污染的影响

    韩秉君沈仕洲杨凤霞高文萱...
    2503-2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施肥模式对洱海流域稻田土壤抗生素耐药基因(ARGs)和可移动遗传元件(MGEs)的影响,通过长期田间定位试验,采用高通量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施肥模式下稻田土壤中的144种ARGs和10种MGEs进行检测,全面解析了稻田ARGs的污染状况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土壤中ARGs分布特征不同,其赋存绝对丰度水平整体呈现施用粪肥>施用缓控释肥>施用化肥>不施肥;施加粪肥土壤中的ARGs的赋存多样性和MGEs的种类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土壤,不施肥模式则显著低于其他处理模式(P<0.05).不同ARGs的相对丰度在稻田土壤柱中出现垂直迁移富集趋势,但其在不同土层中的富集程度存在差异.不同施肥模式稻田土壤各土层中的优势ARGs为多重耐药类(占比均值为60.3%)、氨基糖苷类(占比均值为10.5%)和四环素类(占比均值为7.5%),其水平多与MGEs丰度显著相关(P<0.05),表明MGEs促进了稻田土壤中ARGs的传播,加剧了土壤中ARGs的积累富集.研究表明,不同施肥模式对稻田土壤中ARGs和MGEs的分布规律有显著影响,不同深度土层中ARGs的富集程度各异.

    粪肥还田施肥模式抗生素耐药基因污染谱图分布模式

    水旱轮作条件下畜禽有机肥氮素矿化特征

    沈仕洲万辰马瑛骏胡玉康...
    2513-2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水旱轮作条件下不同畜禽有机肥氮素矿化特征,试验设置空白、羊粪、牛粪、鸡粪和猪粪共5个处理,采用田间原位培养法监测了不同有机肥施用后300 d内铵态氮和硝态氮的矿化规律.结果表明:有机肥矿化过程中矿质氮主要为铵态氮,而硝态氮含量很低;不同有机肥处理的铵态氮含量总体呈先上升后逐渐稳定的变化趋势,鸡粪处理的铵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有机肥处理;不同有机肥处理的硝态氮含量呈波动下降趋势,硝态氮含量在前30 d迅速下降,不同有机肥处理间硝态氮含量差异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小;雨季淹水条件促进有机肥矿化作用,但抑制了硝化作用发生,各有机肥处理的净氮矿化速率在雨季淹水条件培养下较高,旱季好气条件下有机肥矿化速率平稳,无明显上升或下降,各有机肥处理的净氮矿化速率较低;各有机肥处理的净氮矿化速率在培养前期较高,集中在前60 d,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其中鸡粪和牛粪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培养后期各处理的净氮矿化速率较低且稳定,不同处理间差异较小.经过300 d培养,鸡粪、牛粪、羊粪和猪粪处理的氮素累积矿化量分别为32.99、17.60、13.90、12.83 mg·kg-1,总体来看各处理氮素矿化效果表现为鸡粪>牛粪>羊粪>猪粪.

    水旱轮作有机肥畜禽粪便氮素矿化

    长期粪肥还田条件下稻米品质及氮肥利用率

    孙国峰王鑫盛婧张丽萍...
    2521-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等氮量粪肥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稻米品质与氮肥利用率的长期累积效应,本文基于长期定位田间试验,于第8~9 a采用2种粪肥(猪粪、沼液)和2个氮替代比例(50%、100%)处理,对水稻产量、稻米品质及氮素吸收与利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等氮量猪粪、沼液和化肥处理水稻产量差异不显著.与化肥相比,等氮量猪粪、沼液处理提高了整精米率和稻米食味值,有助于改善稻米食味品质,其主要原因是降低了稻米蛋白质含量.等氮量猪粪处理降低了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有利于改善稻米外观品质;沼液处理对稻米外观品质影响较小.水稻氮肥吸收利用率(NUE)整体呈现等氮量沼液>化肥>猪粪处理的规律,并与氮肥生理利用率、稻米胶稠度呈显著负相关.其中,沼液处理年均NUE为41.9%~44.0%,高于化肥处理(40.7%),主要原因是增加了稻草氮含量.但与化肥相比,50%沼液、100%沼液和50%猪粪处理NUE差异均不显著,而100%猪粪处理显著降低了NUE.等氮量猪粪、沼液替代化肥有助于改善稻米食味品质;等量沼液、半量猪粪氮替代对水稻产量及NUE影响较小,而全量猪粪氮替代会显著降低水稻NUE.

    猪粪沼液水稻产量稻米品质氮肥利用率

    秋闲期沼液施用对黑土区土壤氮素损失的影响

    刘聪郑瑶琪刘爽刘庆平...
    2528-2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非种植期施用沼液的可行性,采用喷施加深翻及注施方式于2018年10月和2019年10月将不同氮素替代量的沼液施于东北黑土中,研究了黑土区作物收割后(秋闲期)沼液施用对玉米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考察了黑土区玉米土壤铵态氮挥发和铵态氮及硝态氮淋溶特性.结果表明:沼液施用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注施沼液对土壤有机质的升高幅度要高于喷施处理.秋闲期在低温条件下以喷施加深翻的方式施用沼液能够减少土壤氨挥发量.秋闲期当喷施氮素替代量在135 kg·hm-2·d-1以下时可以施用沼液,此时未发生铵态氮和硝态氮淋溶风险,而采用注施方式时,即使沼液氮素替代量为90 kg·hm-2·d-1时仍有潜在发生铵态氮淋溶的风险.两年试验结果初步表明,黑土区秋闲期采用合理的氮素替代量及施用方式施用沼液是可行的.

    沼液秋闲期氨挥发氮淋溶黑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