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李文华

月刊

1672-2043

caep@vip.163.com

022-23674336

300191

天津市南开区复康路31号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是由农业部主管、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和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核心期刊。主要刊登农业生态环境科学领域内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包括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报道领域包括农业污染控制与治理、生态农业、环境修复技术与原理、环境毒理与风险评价、环境监测与评价、废弃物综合利用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秸秆与缓控释肥配施对双季稻田氨挥发的控制效果

    肖其亮朱坚彭华简燕...
    2788-28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减少双季稻田氨(NH3)挥发损失,以农民常规施肥采取的尿素一次性表施(CF)为对照,在氮肥深施条件下,设置秸秆还田(R1)、秸秆移除(R0)两种水稻秸秆利用方式和常规尿素(CU)、包膜尿素减量(PU)、控释尿素减量(LU)3种不同施肥模式,研究了在双季稻种植模式下深施、秸秆利用方式及施肥模式对稻田田面水氮浓度、pH值及NH3挥发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晚稻NH3挥发均主要发生在施肥后一周,且晚稻NH3挥发量远大于早稻.不同施肥处理双季稻NH3挥发总量依次为CF>CUR0>CUR1>LUR0>LUR1>PUR0>PUR1;秸秆利用方式显著影响NH3挥发,但对田面水氮素浓度影响较小.与R0处理相比,R1处理NH3挥发显著降低了8.67%;施肥模式显著影响NH3挥发和田面水氮素浓度.与CU处理相比,PU和LU处理NH3挥发分别显著降低了75.68%和39.14%;秸秆利用方式与施肥管理交互作用显著,其中R1与PU结合效果最佳,PUR1处理较PUR0处理可降低15.07%的NH3挥发.研究表明,适当降低施氮水平,采取包膜尿素深施并搭配秸秆还田的施肥管理模式,是具环境友好性的氮肥管理模式.

    秸秆还田缓释肥控释肥双季稻氨挥发田面水

    双氰胺减少铵态氮肥施用后潮土N2O排放的机制

    马兰李晓波马舒坦
    2801-28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双氰胺(DCD)减少铵态氮肥施用后氧化亚氮(N2O)的排放机制,通过开展好氧培养试验,研究DCD配施铵态氮(NH+4-N)或亚硝态氮(NO-2-N)对潮土土壤N2O排放的影响,同时添加不同浓度NO-2-N模拟NO-2-N累积对N2O和CO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DCD仅对NH+4-N氧化过程中N2O排放有抑制作用,对NO-2-N还原过程中产生的N2O没有影响;培养前7 d,DCD显著抑制NH+4-N的氧化过程,降低净硝化速率,而在添加NO-2-N土壤中加入DCD后净硝化速率显著增加,培养30 d后,DCD对NH+4-N和NO-2-N氧化过程均没有影响;添加外源NO-2-N明显促进了N2O排放,其排放通量显著高于不施肥的对照处理;N2O累积排放量同NO-2-N浓度呈正相关,CO2累积排放量同NO-2-N浓度呈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DCD可以避免NO-2-N大量累积而产生的毒害作用,但仅对氨氧化过程N2O减排有效果,因此亟待研发适于抑制NO-2-N产生N2O的新型抑制剂.

    氧化亚氮双氰胺亚硝态氮硝化细菌反硝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