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李文华

月刊

1672-2043

caep@vip.163.com

022-23674336

300191

天津市南开区复康路31号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是由农业部主管、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和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核心期刊。主要刊登农业生态环境科学领域内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包括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报道领域包括农业污染控制与治理、生态农业、环境修复技术与原理、环境毒理与风险评价、环境监测与评价、废弃物综合利用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河北省规模肉鸭场粪污重金属和抗生素调查分析

    马金智朱志平卢连水张万钦...
    421-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河北地区典型规模化肉鸭养殖场粪污中重金属和抗生素排放特征,分别于2019年8月(夏季)和10月(秋季)定点监测8家规模化肉鸭养殖场饲料和粪污中的重金属;于2020年4月按养殖方式监测17家规模化肉鸭养殖场(包含地面养殖4家、垫料养殖5家、网上平养8家)的粪污样品中重金属与抗生素.结果表明:肉鸭饲料和粪污中重金属以Cu、Zn为主,含量分布呈现出Zn>Cu>Cr>Pb>As>Cd的特点,饲料与粪污中Zn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依据德国腐熟堆肥限量标准,粪污中存在Cu、Zn、Cr超标.不同养殖模式下,肉鸭粪污中抗生素呈现出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与大环内酯类未检测出,粪污中抗生素浓度呈现出地面养殖>网上平养>垫料养殖的特点.研究表明,垫料养殖是一种环境污染物排放较少的肉鸭养殖模式.

    肉鸭饲料肉鸭粪污重金属抗生素规模化养殖场

    不同镁/磷盐添加剂对蓝藻堆肥的氮素损失控制效果

    唐尙柱赵晓海斯鑫鑫王顺永...
    428-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蓝藻好氧堆肥过程中较佳的氮素损失控制措施,以蓝藻为主要原料,菌渣、稻壳为调理剂,4种不同组合的镁盐和磷盐[Mg(OH)2+H3PO4(MP)、Mg(OH)2+KH2PO4(MKP)、MgSO4+H3PO4(MSP)、MgSO4+KH2PO4(MSKP)]为添加剂进行好氧堆肥试验,对不同处理下的氮素损失控制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P、MKP、MSP和MSKP处理组的NH3排放量相较于空白对照组分别降低了48.98%、45.95%、76.91%和38.65%;TN含量相较于初始值分别增加了66.31%、54.42%、30.15%和46.50%;氮素固定率分别为44.26%、41.36%、71.09%和33.54%.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证实不同处理组堆肥产品中均有鸟粪石(MgNH4PO4·6H2O)的存在.堆肥42 d后,除MSP处理组外,各组均已达到腐熟状态,且符合NY 525—2012标准.综合来看,MKP处理的氮素固定率略低于MP处理,但具有更高的微囊藻毒素降解率与总养分含量,是蓝藻堆肥工程化应用中理想的保氮方式.

    蓝藻好氧堆肥氮素损失鸟粪石结晶产品品质

    高CO2浓度和叶面施锌对稻米锌营养的影响

    杨阳户少武牛玺朝童楷程...
    436-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稻是全球半数以上人口的主食,增加稻米中的锌营养水平对解决人类锌缺乏至关重要.依托稻田FACE(Free Air CO2 Enrichment)平台,采用9个现代品种为供试材料,CO2处理设置环境CO2浓度(Ambient)和高CO2浓度(增200μmol·mol-1)两个水平,锌处理设置对照(不施锌)和叶面施锌(灌浆前期喷施0.2%ZnSO4)处理,研究水稻糙米产量、锌浓度、锌有效性以及锌肥利用率对CO2和锌处理的响应及其品种间差异.结果表明,与Ambient相比,高CO2浓度使所有品种糙米产量平均增加15.7%,但对糙米锌浓度、植酸浓度及植酸与锌摩尔比均无显著影响,不同品种和不同锌处理条件下趋势均一致;高CO2浓度下扬稻6号和隆两优1988糙米籽粒锌肥利用率显著降低,而其他品种无显著变化.花后叶面施锌对糙米产量及植酸浓度无显著影响,但使糙米锌浓度平均增加37.3%,植酸与锌摩尔比平均降低29.1%,不同品种间响应幅度存在显著差异.以上数据说明,在环境CO2浓度和CO2浓度升高两种情形下,水稻花后叶面喷施锌肥均可显著改善稻米的锌营养水平,幅度因品种而异,而高CO2浓度使部分籼稻品种的锌肥利用率显著下降.

    水稻叶面施锌锌浓度植酸锌有效性

    磷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何竹薛利红杨林章许琛...
    445-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关于磷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研究较少,为此,本文检索了已发表的磷对稻田甲烷排放的相关文章,并对文献数据进行了再挖掘分析,总结归纳了磷对甲烷产生和氧化的可能影响,并对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发现磷对稻田甲烷排放的调控主要受种植系统和其他施肥情况的影响,一季中稻下大都表现为磷肥施用降低甲烷排放,降幅受其他土壤养分情况影响而不同.磷通过影响水稻根系及其分泌物进而影响土壤碳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土壤磷的有效性,并改变土壤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的丰度和群落组成来调控甲烷的产生及氧化过程,最终影响甲烷的排放.

    稻田甲烷排放甲烷产生甲烷氧化菌

    施用生物炭和硅肥对增温水稻叶片光合及荧光特性的影响

    邢钰媛娄运生王坤刘健...
    451-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夜间增温幅度大于白天是气候变暖的主要特征之一.夜间增温、施硅或施生物炭单因子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已有报道,但三者耦合如何影响水稻植株光合及荧光特性,尚不清楚.通过田间模拟试验,研究了夜间增温下施硅和生物炭对水稻不同生育期叶片光合作用和灌浆期荧光特性的影响.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用铝箔反光膜夜间(19:00—6:00)覆盖水稻冠层模拟夜间增温,设常温对照(W0)、5 mm铝箔膜覆盖(W1)和11 mm铝箔膜覆盖(W2)3水平;生物炭施用量设不施生物炭(B0)、施7.5 t·hm-2(B1)和施17.5 t·hm-2(B2)3水平;硅肥设不施硅(Si0)、钢渣粉(Si1,200 kg·hm-2)和矿粉(Si2,200 kg·hm-2)3水平.结果表明,5 mm和11 mm铝箔膜可使5 cm土层夜间均温分别提高0.72℃和0.28℃,10 cm土层提高0.43℃和0.05℃.夜间增温降低水稻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Pn)、气孔限制值(L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提高平均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导度(Gs);增加灌浆期的荧光耗散,抑制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和光合性能,其中对Ls、Gs、Ci和光合性能的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施用生物炭(7.5 t·hm-2)和硅肥可提高Pn,缓解夜间增温对水稻光合作用和荧光特性的抑制作用.在增温和不施硅条件下,施用生物炭(7.5 t·hm-2)可促进光合作用,实现增产.

    夜间增温生物炭硅肥水稻光合作用产量

    不同遮阴处理下施肥对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

    王坤娄运生邢钰媛刘健...
    464-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阳辐射减弱是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太阳辐射减弱下不同肥料种类和施用量对水稻生产、稻田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的影响尚不明确.通过田间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育期遮阴条件下施用氮磷钾复合肥和硅肥对水稻产量、稻田土壤CH4和N2O排放的影响.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遮阴设3水平,即不遮阴(S0,遮阴率为0)、水稻开花-成熟遮阴(S1,遮阴率为64%)和分蘖-成熟遮阴(S2,遮阴率为64%);氮磷钾复合肥设3水平,即100 kg·hm-2(F1)、200 kg·hm-2(F2)和300 kg·hm-2(F3);硅肥设3水平,即不施硅(R0)、钢渣200 kg·hm-2(R1)和钢渣400 kg·hm-2(R2).结果表明,遮阴明显降低水稻产量,与S0相比,S1和S2分别降低了43.33%和48.51%.遮阴极显著降低CH4累积排放量,与S0相比,S1和S2分别降低了7.46%和57.71%;氮磷钾复合肥可显著提高CH4和N2O累积排放量,与F1相比,F2和F3 CH4累积排放量分别增加了48.34%和57.03%,N2O累积排放量分别增加了85.81%和192.98%;施钢渣硅肥显著影响CH4累积排放量,与R0相比,R1降低了20.42%,R2增加了17.56%.所有处理CH4增温潜势占总温室效应的比例均高于91%,稻田CH4排放在稻田总温室效应中起主导作用.研究表明,太阳辐射减弱背景下,保证产量的同时控制氮磷钾复合肥和钢渣硅肥施用量可有效降低CH4和N2O综合温室效应和排放强度,最适组合为复合肥100 kg·hm-2(F1)和钢渣硅肥400 kg·hm-2(R2).

    遮阴施肥施硅水稻温室气体排放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