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李文华

月刊

1672-2043

caep@vip.163.com

022-23674336

300191

天津市南开区复康路31号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是由农业部主管、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和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核心期刊。主要刊登农业生态环境科学领域内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包括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报道领域包括农业污染控制与治理、生态农业、环境修复技术与原理、环境毒理与风险评价、环境监测与评价、废弃物综合利用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榆林煤气化渣重金属生物有效性评价

    相微微李夏隆严加坤刘翠英...
    1097-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系统评价榆林煤气化渣重金属生物有效性,采用化学提取法和生物评价法(植物指示法和微生物评价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细渣重金属的非残渣态含量均在90%以上;粗渣中镉(Cd)、汞(Hg)、砷(As)、锌(Zn)、铊(Tl)、钒(V)和锑(Sb)的非残渣态含量约占90%,其余重金属含量较低.添加细渣培养的大豆苗茎和叶中Tl含量分别为2189.3μg·kg-1和570.1μg·kg-1,添加粗渣培养的大豆苗茎和叶中Tl含量分别为550.0μg·kg-1和99.6μg·kg-1,超过了可食用植物中Tl的安全限值(0.03~0.3 mg·kg-1);添加煤气化渣培养的大豆苗叶中铅(Pb)、汞(Hg)、镍(Ni)和铬(Cr)的含量超过国家标准限量要求.添加细渣培养的细菌菌体重金属含量都显著高于添加粗渣的菌体,大部分细渣培养的菌体含量都比粗渣培养的高一个数量级以上.化学提取法、植物指示法和微生物评价均表明榆林煤气化细渣的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更强,毒性较粗渣大,大量添加煤气化渣可以造成多种重金属在植物地上部分积累,因此煤气化渣直接用于土壤水体修复要慎重.

    煤气化渣重金属生物有效性铊(Tl)

    江苏设施菜地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增效减排效果研究

    徐丽萍巨昇容王远刘之广...
    1106-1114,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苏设施蔬菜集约化程度高,劳动力需求大,氮肥用量大,面源污染问题突出.控释氮肥在该地区集约化蔬菜上应用后的减量、增效和减排潜力尚缺乏研究.本研究通过连续三季田间试验,设置4个施肥处理:常规施尿素氮100%N(N1)、常规施尿素氮70%N(N2)、基肥一次性施氮70%N(N3,控释氮与尿素氮的比例为7:3)、基肥和一次追肥70%N(N4,基肥氮为控释氮,追肥氮全部为尿素氮,控释氮与尿素氮的比例为7:3),研究其对集约化花椰菜和番茄产量、环境效应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1、N2和N4相比,N3处理的产量和利润每季均为最高,花椰菜和番茄平均产量分别达到86.4 t·hm-2和87.0 t·hm-2,利润分别达到12.0万元·hm-2和12.2万元·hm-2,氨挥发量最低,仅为4.4 kg N·hm-2和9.3 kg N·hm-2,三季蔬菜种植后土壤中硝态氮的残留量最低.与N1处理相比,N3处理可使花椰菜和番茄分别平均增产3.7%和21.3%,分别增收10.7%和40.3%,并分别平均减少64.0%和46.9%氨挥发.基于此,在江苏设施蔬菜种植上,与常规(N1)相比,控释氮肥与尿素7:3混合一次性基施,可减氮30%且增效减排效果显著,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蔬菜氨挥发硝酸盐残留经济效益环境效应

    苏南麦田基施包膜尿素的农学和环境效应评价

    孙婷王孟兰王柏淳李运东...
    1115-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验证包膜尿素一次性基施、速效矿质氮肥分次施用在南方冬小麦系统中的可替代性,在江苏江宁麦田建立田间试验,通过连续3 a的3个作物季观测,比较了0、160 kg N·hm-2(低量)和240 kg N·hm-2(习惯用量)施氮量下树脂包膜尿素一次基施(PU)和非包膜尿素分次施用(U)对小麦产量、氮肥利用率及NH3挥发与N2O排放的影响,并从经济效益和气态活性氮减排两方面评估了包膜尿素施用的农学和环境效应.结果表明:U和PU处理小麦产量均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但PU下增产更显著.习惯施氮量下,PU比U平均增加小麦产量16.6%,提高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效率16.7%和26.6%.等氮量下PU虽不能提高氮肥生理效率,但却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35.7%~65.2%.同时,PU较U处理能有效削减NH3和N2O排放峰,习惯施氮量下可降低NH3和N2O季节累积排放量43.3%和37.6%.综合分析产量、肥料和其他管理成本的产投收益结果表明,施用160 kg N·hm-2 PU即可近似达到U习惯施氮量下小麦产量水平和净收益;且当PU施氮量增至240 kg N·hm-2时,可在不显著增加NH3和N2O排放情况下,显著增加小麦产量,近而大幅提高农户净收益41.8%.研究表明,与农户习惯施氮相比,供试聚氨酯包膜尿素一次基施不仅能够获得高产,而且也有利于农户增收和环境保护.

    产量氮肥利用率氨挥发氧化亚氮净收益

    不同水分对半干旱地区砂壤土温室气体排放的短期影响

    李平魏玮郎漫
    1124-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不同水分条件对土壤排放温室气体的短期影响,本研究以黑龙江省半干旱地区的砂壤土为对象,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60%田间最大持水量(WHC)、100%WHC和淹水条件下土壤中N2O、CO2和CH4的排放规律.结果表明:与60%WHC处理相比,土壤水分含量增加至100%WHC对净硝化速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促进了N2O的排放,平均排放速率(0.109 mg N2O-N·kg-1·d-1)是60%WHC处理(0.014 mg N2O-N·kg-1·d-1)的7.8倍.淹水处理显著抑制了硝化作用的进行,但显著促进了N2O的排放,平均排放速率(0.419 mg N2O-N·kg-1·d-1)分别为60%WHC和100%WHC处理的29.9倍和3.8倍.60%WHC处理土壤CO2和CH4平均排放速率分别为9.92 mg CO2-C·kg-1·d-1和2.99μg CH4-C·kg-1·d-1,土壤水分含量增加至100%WHC对CO2和CH4排放速率没有显著影响.淹水处理土壤CO2和CH4平均排放速率分别为12.7 mg CO2-C·kg-1·d-1和5.14μg CH4-C·kg-1·d-1,显著高于60%WHC和100%WHC处理.研究表明,半干旱地区砂壤土应注意田间水分管理,避免短期淹涝,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土壤水分砂壤土N2OCO2CH4

    活性铁铝矿物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的研究

    龙娟廖宇琴文首鑫木志坚...
    1133-1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活性铁铝矿物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的贡献,量化了重庆西部地区不同土壤类型与耕作制度下61个典型农田土壤的表层(0~30 cm)、中层(30~60 cm)、底层(60~100 cm)3层的活性铁铝矿物所固定的有机碳量(OCFe-Al).结果表明:OCFe-Al表现为表层(均值2.02 g·kg-1)>中层(均值1.37 g·kg-1)>底层(均值1.19 g·kg-1);OCFe-Al占土壤总有机碳的范围为12.8%~83.6%.3层土壤的活性铁铝矿物平均固碳量,在不同土壤类型中,石灰岩土最高(1.83 g·kg-1),紫色土最低(1.40 g·kg-1);在不同耕作制度中,水旱轮作用地最高(1.65 g·kg-1),旱作用地最低(1.50 g·kg-1);在不同地形中,陡坡地最低(0.97 g·kg-1),平地(1.53 g·kg-1)与缓坡地(1.54 g·kg-1)较高;OCFe-Al与土壤Fe、Al及TO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P<0.01).总体而言,活性铁铝矿物固碳是土壤固碳的重要机制且对底层土壤碳库的贡献率更大;而土壤类型、耕作制度、土壤pH等均会影响活性铁铝矿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固定.

    农田土壤活性铁铝矿物土壤固碳土壤类型耕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