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经济
农业经济

李思斋

月刊

1001-6139

nyjj2003@163.com nyjj@vip.163.com

024-88419905 23448979

110161

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84号

农业经济/Journal Agricultural Econom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领导机关宏观决策服务,为农业经济学科建设服务。读者对象为从事农经工作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经济类专业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逻辑关联、困境检视和推进路径

    张江华李艳琼
    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发展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本质要求和发展动能,关系到中国式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究竟要以什么样的形态承载农业强国,关系到走出一条什么样的中国特色农村农业发展道路.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取得的决定性胜利,"三农"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但仍然面临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困境、农村现代化的建设困境、农民现代化的培育困境等问题.基于此,应该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构建乡村文化治理体系,推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高质量发展厚植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根基.

    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现实困境实践路径

    绿色发展视域下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

    梁炜昊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要求,必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农业产业作为我国经济重要一环,发展绿色农业是顺应自然、实现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绿色农业遵循"政策指引""技术驱动"和"探究新制度"发展路径,取得了卓越成绩.但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我国绿色农业发展仍存在人口与产业空心化、初始票赋资源分布失衡及数字技术和农业数字治理滞后等约束.对此,本文分别从发展理念与模式、制度创新和政策支撑以及科技创新等维度提出了解决方案.

    绿色发展农业经济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

    中国农业数字化转型:研究进展、前沿趋势与未来展望

    裴然侯冠宇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Co-Occurrence(COOC)和Cite Space文献计量工具,本研究选取了CNK1数据库中关于农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深度的可视化分析.绘制了研究作者、发文机构、高频词汇、研究主题聚类以及研究热点前沿的图谱.研究发现,农业数字化转型领域的文献数量持续递增,研究主题的演变与党和国家政策方针密切相关,展现出动态的调整和深化发展趋势.在研究机构方面,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农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的主要阵地,然而,目前尚未形成以某一机构为核心的合作网络.面向未来,农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需要深化合作,扩展研究领域,特别是探究数字驱动农业生产模式、打破农业数字化转型的阻碍以及探索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具体路径等方面.此外,未来研究应着重关注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实践和实证研究,深入探索科技成果如何有效地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并与传统农业模式相结合,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及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加强与产业界的紧密合作,推动农业数字化技术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将成为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重要策略.

    农业经济数字化转型知识图谱文献计量

    发达国家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能力成长态势研究

    刘丽伟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决定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变量是"能力成长",而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是决定"能力成长"的关键因素.发达国家基于科技创新优势,领先发展智慧农业等新业态,农业生产力大幅提升.发达国家的制度创新由防御型向进攻型转变,助力其农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不断加强组织创新,通过掌控跨国公司引领全球种业、农业生产和农业贸易日益集中."技术垄断、组织集中、制度完善与支撑"三者耦合作用,是发达国家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能力成长的密钥所在.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以政策激励农业竞争力提升是各国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能力成长的必要之举.

    发达国家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能力成长

    东亚主要经济体农业转型进程的共同趋向对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启示——以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为例

    罗浩轩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合理展开可以将与中国土地禀赋相似的东亚主要经济体农业转型的经验作为基础.本研究以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为研究对象,总结了东亚主要经济体农业转型展现出的鼓励农业规模经营、以资本下乡和技术下乡带动农业工业化、以土地节约型技术为主的技术选择以及大规模农业兼业化、渐进式形成乡村振兴政策体系等共同趋向.这些共同趋向为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包括全面放开农地流转约束、全力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多措并举优化农业支持政策以及强调乡村振兴战略的针对性、延续性和自主性等启示.

    东亚主要经济体农业转型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农业规模经营

    新时代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路径研究

    唐金武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命题,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应运而生,成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方向.新时代以来,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如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与公共服务有待完善、科技水平有待提高与人才队伍有待充实、农产品成本较高与农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城乡二元结构壁垒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不均衡.因此,为解决以上困境,需进一步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粮食安全、食物供给、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经济体制、经营主体、土地制度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的提升与完善,以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新时代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路径

    建设农业强国背景下北京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研究

    李冬冬夏兆刚王华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快速发展能够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助推农业强国建设.北京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在公益性服务体系、服务主体、信息技术运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也面临服务体系优化、服务主体能力提升、产后服务环节薄弱等三大问题与挑战.本文结合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特点和服务体系发展趋势,针对性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农业社会化服务都市型现代农业农业强国

    "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视域下的农业生产托管与农户经营方式变化

    杜洪燕陈俊红刘宝印龚晶...
    2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对农业生产托管及农户经营方式变化提出了新的解释.从生产力的发展角度,分析了农业生产托管的形成与演变;从生产方式的变化角度,探讨了农业生产托管的发展前景;从生产关系的演进角度,分析了农业生产托管的全局意义以及农户权利的拓展.本研究有助于各界从理论层面上深入理解农业生产托管这一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农业生产托管农户农业经营方式

    辽宁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葛立群张睿王辉齐琦...
    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新时期辽宁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当下辽宁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深入分析辽宁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发现辽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有待完善,农业科技服务导向性有待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有待调整,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有待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有待补增等问题,本文对此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高水平发展对策研究

    赵慧娥李东璇贺壮
    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个拥有五亿多农村人口的大国,如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是实现我国共同富裕目标的重点之一.本文从农村产业、农业生产、农村经营主体三个方面,梳理了我国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为了借鉴成功案例,本文分析了浙江曹村镇的乡村振兴样板,以及荷兰的小国大业,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从科教投入、产业发展、金融支持、基层治理等角度提出了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高水平发展的对策.

    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