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经济
农业经济

李思斋

月刊

1001-6139

nyjj2003@163.com nyjj@vip.163.com

024-88419905 23448979

110161

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84号

农业经济/Journal Agricultural Econom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领导机关宏观决策服务,为农业经济学科建设服务。读者对象为从事农经工作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经济类专业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食物安全观下粮食增产政策的逻辑反思

    武舜臣王兴华李京栋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系列政策扶持下,粮食生产连年获得丰收.然而,在高粮食自给率得以维持的背后,却是食物自给率的不断下降.本文梳理了政策推进粮食增产的诸多做法,并在大食物安全观下反思了这些政策带来的后果.分析发现,在达成一定粮食自给率水平下,强化资源"趋粮化"配置的做法会加剧食物自给率缺口.而且,在粮食比较收益相对偏低情况下,引导资源进入粮食生产领域的做法不仅会降低农业资源的整体产出效率,还会加剧农业发展对政策扶持的依赖程度.而这又会受到WTO框架和财政预算的制约.为确保食物自给率基础上的粮食安全,需转换粮食安全的分析视角,立足食物安全统筹国内资源.同时,也要在效率提升,尤其是非口粮市场的竞争力提升方面做文章.

    食物安全观政策扶持选择粮食自给率食物自给率

    经济发达地区粮食稳产保供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为例

    朱大威何泽新柏青朱方林...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粮食安全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本文在分析粮食稳产保供生态补偿逻辑关系的基础上,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为例,探讨了经济发达地区粮食安全面临的粮食面积萎缩、种粮收益偏低、种粮地块不稳、涉粮补贴不足等问题,总结了武进区探索粮食稳产保供生态补偿机制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研究结果可为保障粮食安全、优化农村生态补偿政策提供借鉴.

    粮食安全生态补偿经济发达地区

    "双碳"目标下东北地区粮食生产低碳发展研究

    何湾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目标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约束条件,也为当前和今后粮食生产低碳发展指明方向,东北作为我国商品粮基地和水稻主产区之一,粮食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不容忽视,低碳发展将是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必经之路.本文从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实际情况入手,通过低碳发展现状着重阐述技术创新瓶颈、思想意识薄弱和政策不完善三方面问题并分析其内在原因,针对性围绕重塑低碳技术创新模式、全面普及提升低碳意识、完善低碳生产政策体系提出推动东北地区粮食生产低碳发展的具体路径,为打造低碳农业和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双碳"目标东北地区粮食生产

    "香稻嘉鱼"立体农业模式案例分析与发展研究

    张琪张佳乐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体农业是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现代农业,是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将自然资源如光热水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将不同的农作物组合起来投入到不同的农业生产模式中去,并在生产过程中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来支撑农业生产活动的有序发展的一种模式.立体农业不仅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还有利于增加经济效益,是高产高效的农业模式."香稻嘉鱼"模式是典型的立体农业模式,文章通过分析"香稻嘉鱼"立体农业模式的优势,找出"香稻嘉鱼"立体农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立体农业"香稻嘉鱼"生态农业

    辽宁省畜牧业全链条产业数字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马亮亮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立足辽宁省实际,阐述了辽宁畜牧业全链条产业数字化发展现状、发展环境,分析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加快推进畜牧业数字化顶层设计,积极宣传引导;加快数字化基础体系和标准建设,深化农业数据整合;多措并举壮大畜牧业数字化人才队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拓宽数字农业融资渠道,构建社会金融适农合作机制.为此建议,加快统筹规划,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辽宁省数字畜牧业发展的数据平台,促进统一标准体系建立;搭建人才引进平台,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技术、金融、市场支持;加大政府资金支持,加快数字普及金融与畜牧业结合.

    辽宁省畜牧业全链条产业数字化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视域下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研究

    王佳锐吴国胜郑向群王德甫...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农村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阵地和短板之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应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实现广大农村居民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论述,是生态文明思想理论成果的重要文献.本文通过探究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论述所蕴含的价值意义,揭示我国近年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所取得的成效原因.同时,针对资金投入、农民参与度、长效管护等问题,提出新发展阶段应当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等建议,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参考.

    生态文明农村人居环境乡村振兴历史经验

    论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的正确取向、综合效应和具体举措

    李铜山付翔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时,应该把握的正确取向,是必须以县级的辖定性为界定,必须以富民的首要性为初衷,必须以本色的乡村性为亮点,必须以业态的制宜性为特征,必须以产业的经济性为根本,必须以效益的综合性为要求,必须以产业的融合性为抓手;应该讲求的综合效应,是助力农民稳定增收的主题帮扶效应,稳定放大脱贫成效的基础筑牢效应,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提振效应,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空间拓展效应,达成乡村全面振兴的产业支撑效应;应该践行的具体举措,是强力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强力建设现代产业园区,强力发展乡村产业主体,强力打造优质产品品牌,强力拓展乡村电子商务,强力强化产品质量安全,强力引导工商资本下乡,强力提升乡村产业价值.

    县域富民产业正确取向综合效应具体举措

    乡村治理中的新乡贤:内涵、价值与逻辑

    温福铨韩培培李文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乡村治理被赋予更多的时代内容."新乡贤"作为一支德才兼备的贤能人士队伍,对乡村治理来说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聚焦乡村治理中的"新乡贤",旨在阐释其科学内涵、价值意蕴与生成逻辑.研究结果表明:可以从内生乡贤、外源乡贤双重维度系统把握"新乡贤"的内涵;新乡贤有利于重构乡村公共生活、涵养社会文明新风尚、化解乡村矛盾;新乡贤融入乡村治理体系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新乡贤乡村治理三治融合三重逻辑

    后税费时代乡村基层治理研究范式嬗变

    何云婷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后税费时代的国家体制从汲取型向给予型转变,表现为对乡村公共资源输入的政策调整,资源输入后的乡村基层治理有效性引发学界广泛关注.主流研究从乡村精英这一主体分析视角来探究后税费时代乡村基层治理困境,经历了从单一主体到多元主体再复归单一中心的主体拓展格局,存在治理主体分析的去道德化、治理主体研究叙事的宏观化、治理主体研究场域的"国家回嵌"的三维变化.随着"治理规则"研究议题的引入与扩张,以治理规则为切入点来把握乡村基层治理样态成为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一个新的研究范式嬗变由此凸显:从"主体分析"到"规则研究".后税费时代乡村基层治理研究从"主体分析"演变历程切入,进而探讨"规则研究"的兴起及其与"主体分析"存在的逻辑差异.

    资源输入乡村治理主体分析规则研究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乡村治理的互动耦合关系探析

    王禾宗成峰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背景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乡村治理的互动耦合成为重要议题.本质上讲,两者是基层发展与治理的关系,都是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两者的耦合前提是,与传统模式相比,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更具社会属性、现代属性、高效属性,并充分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两者的耦合机理是介于目标与导向、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等要素产生的耦合互动性.两者的耦合目标是,促进两者在经济目标上的提质增效,社会目标上的主体参与,文化目标上的文明有序.基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现代化乡村治理的互动耦合关系,为打造现代化乡村发展体系赓续力量.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乡村治理互动耦合共同富裕现代化农村治理体系